第一章 阴阳八卦

王远小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山野诡谈最新章节!

    道家文化流传千年,世人敬仰,并非虚妄。

    而我,正好恰是道家子弟中的一员。在讲叙我的故事之前,得先说说我的师父。

    师父祖上世代单传,而且世代为将,族谱往上数十几代都是清一色将军,可谓将运甚兴。等到我师父出生时,师父的父亲、祖父可说是瞪大了眼珠子,提心吊胆,这连续十几代都是单传,要是这生出来的娃不带个把,这么大的家业无人继承事小,这祖上的香火断了事大!

    等到接生婆扯足了嗓子带着兴奋劲从里屋传来“老爷,是个带枪的”,全家人悬着的心全都放了下来,师父的父亲、祖父愁容方展,面露喜色。就连丫鬟仆人们干起活来都带劲了起来。

    师父祖上十几代基业、家大业大、财大气粗,师父的祖父见后继有人香火得续,一时高兴,大赏所有仆人丫鬟,更是给了接生婆布匹丝绸绢带无数。

    要说我这师父放在今天也算是官N代、军N代,天上飞的、地里长的、水里游的,只有他想不到的,没有他吃不到的。可是等到师父断奶以后,喂他鱼不吃喂他肉也不吃,唯独喂他素菜才吃。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大家为了减肥或者控制三高刻意吃素菜,那个年代有鱼有肉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啊。一般的老百姓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只有一些大的商贾或者官宦家庭才能吃得上鱼肉。

    师父家因为祖业厚实,那基本上是顿顿鱼肉,基本上每道菜都是荤菜,素菜只是零星用来做点缀或者是留给下人吃剩饭菜时吃的。

    师父刚开始只吃素菜倒还没引起注意,小孩子嘛,哪里知道要吃什么,吃着玩呗。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师父还是顿顿只吃素菜,这让他父亲犯起了愁。

    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光是素不吃荤拿来的气力;而且在他们眼里,师父未来也是要跟他们一样,当将军上战场的,当将军可以不大碗大碗喝酒,但是大块大块吃肉是必须的。不然哪来的虎背熊腰,力能扛鼎?虽说现在不是冷兵器时代,上战场杀敌不再靠刀枪棍棒,已经用上洋人的玩意枪炮,但是兵家底子还是要基本具备的。

    等到师父渐渐长大,会自己拿筷子吃饭时,师父的父亲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吃饭前,让下人把那鱼啊肉的都弄成碎末事先拌在师父碗里,先让他吃上一段时间,没准吃上一段时间他就爱上了荤油味,时间长了就离不开,不吃都不行了。

    可是等到师父坐上桌子,拿起筷子刚要往嘴里送饭,饭还没入口,闻到饭里那味道,“哇”地一声就给吐了出来,以后连续几天没有胃口,茶饭不思。

    经了此事以后,家里也就任由师父去吃他的独食“素菜”了。要说师父父亲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半也没发生一半,发生的事情是师父随着年级的增长确实长得十分瘦弱,弱不禁风,完全不像他小时候那般浑厚的身材,甚至都没有同龄的那些饿着肚子的孩子长得敦实。

    没有发生的事情是师父都没有像他想得那样不长个子,个子反而窜的很高,比同龄孩子要高上半个头。

    只是这又高又瘦的身材哪里像个战场上的将军啊,活活一个道士的形象!随着师父一天天的长大,那眉宇间的清秀之气以及那仙风道骨的形象越来越凸显。

    一般来说,官宦商贾人家,都有小孩过一周岁让小孩抓东西以试其志的习惯。《红楼梦》中,贾宝玉一周岁时,父亲贾政为了试其志向,在桌上摆了官印、金银、四书五金等让贾宝玉去抓,结果贾宝玉抓的是胭脂钗环,贾政大失所望怕他将来成为酒色之徒。

    师父家实属名门望族,当然也不能免俗,过一周岁时师父的父亲就考虑过让他抓抓看。不过一想到红楼梦这典故,也怕师父随意抓了个东西最后就决定了他一生。再说了,一周岁的小孩知道哪对哪啊,还不是闭起眼睛来瞎摸,摸到啥算啥。

    于是师父的父亲一拖再拖,一直等到师父四周岁那年,才在桌上摆满了东西,让师父去摸。师父的父亲怕发生贾宝玉那样的事,刻意将那些女儿之物、三教九流之物放到离师父最远的桌子斜对角处。

    一家大大小小,主人仆人都在等着师父这个焦点人物“伸手”。师父直接爬到桌上,伸手便去取了一只毛笔到了面前。

    师父的父亲悬着的那颗心放了下来,祖父更是高兴,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看来我林家世代为将,从成儿(师父小名)起要出一位文官啦!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师父的父亲一下释然了好多,之前疑心重重,看师父那样子活活一个道童,原来是自己多虑了!自己的儿子这是儒生,以后是要当文官的!

    师父接下来的表现更加验证了他的想法,师父紧接着又去抓了纸和墨来。这一番抓下来,引得全家老老少少连连点头。可是师父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居然用笔蘸了墨在纸上画了起来。

    虽说像我师父这样的豪门府邸都会请个先生从小教小孩读书写字,可是我师父那时候才四岁,哪里会写字啊!单看师父那握毛笔的姿势,就知道他断然不会写字的。

    可是师父居然两只手握着毛笔乱画起来,师父的祖父本来看到他抓了笔墨就已经乐呵了天,现在师父居然要在纸上写东西,他连忙兴高采烈地走过去,笑着说道:“我要看看我孙写什么字哦!”

    见师父在那纸上画了一个圆,满意地点头说道:“我孙年幼不会写字,画了一个圆,天圆地方,实乃人生第一次提笔就知道要敬天啊!”

    师父的父亲也兴奋地走了过来,满意地直摸师父的头,儒家向来敬天,更加肯定了师父以后定是要做一儒官。

    可是师父并没有因为大家所说停下手中的笔,又继续在那圈内歪歪扭扭地画了一个S形。师父的父亲看了这多出来的S形之后,脸色一下煞白,忙要去夺师父手中的笔,可是师父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着实又在那圆圈的一半图形中,匀匀实实地涂了一层黑。

    那纸上分明是一个阴阳八卦图!

    师父的父亲哪里还能受得了,当着众人的面就要教训师父,给师父的祖父拦了下来,毕竟是隔代亲,师父的祖父说,小孩子嘛,瞎写瞎画,知道个啥子,你小时候就没乱写乱画过?

    虽说逃过了这顿皮肉之苦,但是从此以后师父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师父的父亲哪里能让他以后去做道士,这种三教九流的职业,在他们这种武将看来压根儿就是下三烂,就是江湖上的贩夫走卒。

    师父的父亲给师父请来了一个专门的先生,整天把师父关在书房里,让他读书写字,诵读四书五经。师父的父亲认为,我整天不让你接触道家之事,你当真以后还能无师自通当了道士?

    可是师父的父亲毕竟是武将,忘了四书五经中有个《周易》,而且《道德经》是讲四书五经都逃不过去的。那先生来给师父将《论语》、《春秋》什么的,师父都爱听不听,一讲《周易》或者《道德经》时师父就专注得不得了。

    那先生也没法,给这样的官宦人家当先生要是教不好学生,不光光是有没有赏钱有多少赏钱的事,闹不好掉脑袋也是可能的。看师父这样,倒不如索性顺了他的意,给他把《周易》、《道德经》都给讲通了,精通一门两门功课总比门门功课都知道些但都是半吊子好。

    师父真是如鱼得水,先天的秉性都被这后天的教育给激发了出来。没过多久,论起阴阳两极、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来如数家珍,而且就连教书先生一直浅尝辄止弄不太清楚的卦辞,师父都能排卦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