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飞天

策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血掌乾坤最新章节!

    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云罗唤醒。三人用过了晚膳。三郎护送云罗出了许府。

    一轮圆月如一面镜子悬挂中天。大地如同披了一层霜。暮春的晚上。和风习习。带给人的是舒适和惬意。

    “云罗妹妹。想不想体验下飞的感觉。”

    “想。可是人家沒翅膀。怎么飞。”黑夜里。月光下。三郎几乎可以看到她发亮的眼睛。三郎暗忖道:“这个女子贵为公主。为了与自己在一起甘愿为妾。自己一定要给她幸福。让她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一念及此。他双臂环住公主纤腰道:“走。相公带你飞。”

    说着。足尖点地。带着云罗攸然上了房顶。沿着屋脊缓缓飞弛。云罗吓得闭上了眼睛。只觉得微风拂面。衣袖飘飘。惬意无比。

    “睁开眼睛吧。沒事的。”

    “我不敢。”

    “有三郎哥在怕什么。”

    “对呀。有三郎哥在有什么怕的。”

    云罗睁开了眼睛。万家灯火的开封古城映入眼帘。灯火似乎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灯光映在河面上。澄带摇红。琼台飞火。真个是人间仙境。

    她张开双臂。靠在三郎的身上御空飞行。广袖飘飘。鬓飞带舞。宛如广寒仙子下凡。泰坦尼克号里在船头飞翔的罗丝?道森若见了这一幕恐怕也要后悔自己沒有穿越到北宋了。

    此时的云罗觉得自己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她只愿时间永远停留在此刻。两人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

    官员升迁要请朋友宴饮。贬黜。好友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友谊也会设宴相送。请歌舞伎人助兴。在北宋是一种时尚。

    三郎与寇准私交甚笃。又曾在澶州城头共同御敌。更沒有不到场的道理。

    两日前他已去拜访过寇准。因为王钦若的阴谋。真宗开始有意无意疏远寇准。近日里封禅泰山的事又开始喧嚣尘上。起因是因为真宗皇帝偶得一梦。

    就在五日前。真宗突然将朝臣们召集起來。煞有介事地对大臣们说:“两月前将近半夜时分。朕刚灭烛就寝。忽然室中亮堂起來。有个穿绛衣的神人对朕说:‘來月于正殿建道场一个。将降天书“大中禅符”三篇。’说完就不见了。从三月初一起我即斋戒于朝元殿。并建道场以伫候神赐。适才城皇司來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报说帛布还包有类似天书的东西。封口隐然有字。原來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

    枢密院事王旦。副相王钦若等人当即再拜称贺。真宗于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门。诚惶诚恐地把那所谓的“天书”迎奉到道场。当众开了封口。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

    真宗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后。依旧包起。郑重盛入预先准备好的金柜中。另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即在崇政殿设斋宴。接受百官朝贺。为了扩大影响。真宗趁热打铁。接连下了几道诏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门为承天祥符、群臣加恩、特许京师聚饮三日以示庆祝。等等。又授意一班吹鼓手如陈尧叟、丁谓等益以经义加以附和。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

    于是就有大臣提议封禅泰山的事。寇准觐见说:“此乃迷信。奸佞小人故意为之。我皇应不予采纳。”

    此事乃皇帝与王钦若等人策划好的。他这么说明显是在讽刺皇帝。皇帝受命为天。自命为天子。本就对他有隔阂的真宗盛怒之下。将他贬到了陕西做知州。

    丁谓为人处世圆滑老道。不仅与王钦若等人素有私交。而且对寇准也极尽奉承之能事。因此寇准被贬他邀了陈尧叟等大臣为寇准饯行。

    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城内水系极为发达。开封水运十分兴隆。贯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条。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当时仅汴河一路。每年从江南运往京城的粮食就有五百万石到七百万石之多。丰富的水系使开封城内湖泊遍布。素有“北方水城”的美誉。而这次宴会就设在月明湖的水月汀洲之上。

    水月汀洲位于月明湖的中心。自岸边有十二孔桥直达汀洲中心的水月亭。寇准曾为当朝宰相。在澶州立了大功。他为民请命。深受百姓们爱戴。不少百姓自愿來为之送行。虽然他们到不了水月亭。但在岸边遥望也自觉心安。

    尤其今年春季的会试刚刚结束。各地赶考的举子都在等着发榜。但凡能入京应试者。皆是经过乡试、省试层层选拔考上來的。而能有精力读书者。大多家境殷实。家徒四壁登科者毕竟少之又少。那些整日为生计发愁的贫穷子弟有多少时间能读圣贤书。品味诗词文章。四大行首齐聚水月汀洲。这些自命风流的文人才子。纨绔子弟自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接近美人的机会。

    湖中心画阁楼阑内。寇准、丁谓、陈尧叟等人已经到了。三郎身为三品紫金光禄大夫也已经早早來到。坐在寇准下首相陪。举目望去。水月汀洲名不虚传。蟾宫圆月倒映于水上。光晕生寒。水光清澈如镜。在灯光辉映之下。宛若瑶池仙境。

    一乘小轿沿着孔桥长堤到了水月亭前停下。轿子落地轿帘儿一挑。一袭青衫。发髻上插着一支碧玉簪。须发飘飘。疏狂放荡的逍遥子潘阆从轿中负手踱了出來。

    这个人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工于词赋。潘阆早年因宦官王继恩推荐。得到宋太宗的召见。赐进士及第。国子四门助教。因其恃才傲物。过于狂妄。未几诏书被追回。太宗驾崩之前。潘阆与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枢密赵镕、知制诰胡旦等谋立太祖之孙惟吉为帝。事情败露。潘阆逃往舒州潜山寺。真宗即位。将其逮捕入狱。因怜其才。潘阆获宽释。任滁州(今属安徽)参军。

    后來潘阆辞官不做。遨游于大江南北。放怀湖山。与青楼歌妓多有往來。月前到了东京汴梁。因见林舞儿生的貌美。竟动了一尝恩泽的念头。主动去帮“潇湘阁”的当家姑娘雪媚娇与林舞儿作对。想以此作为要挟。让对方就范。沒想到在林舞儿受意之下被莹莹连骂带损赶了出來。他更加怀恨在心。只想将她彻底击败。让她亲自來求自己。侍奉枕席才甘心。

    他下了小轿。目光扫处。只见水月亭周围的游人摩肩接踵。翘首期盼。湖中也有许多掌灯的小船和豪华的画舫。中间不乏名流士绅。显然是听说四大行首齐至。许多人赶來看热闹的。他撇撇嘴巴。冷笑一声。举步向亭中走來。

    潘阆在北宋名声极胜。太宗时期的翰林学士宋白写给潘阆的诗甚至说:“宋朝归圣主。潘阆是诗人”。简直视他为诗歌方面的国宝。潘阆有《叙吟》一诗。说自己:“高吟见太平。不耻老无成。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此外非头念。人间万事轻。”表明了他对诗歌的执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自己的极端自负。

    正因为有此盛名。寇准等人也对他极为尊重。已遣人迎了出來。把逍遥子请入席中。彼此寒喧几句。菜肴酒水次第上席。寇准词赋也是一绝。虽心中不快。见有众多学子到场。受气氛影响也渐渐开怀起來。

    逍遥子对寇准贬迁与否并不在意。他今日赴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四大美人也。眼见四大行首迟迟不至。不禁悻悻然道。“这些歌舞妓架子忒大了。丁大人相邀为席宴助兴。为寇大人饯行。那是多大的面子。竟然迟迟不至。”

    与他同席的词人笑安居士宋黎笑道。“若是你我迟到。各位大人面前难免逾礼。至于美人儿嘛。呵呵。总是姗姗來迟的。我们要有耐心。”

    宋黎明显说他來迟有逾礼之显。太过托大。逍遥子面现不快之色。刚想反驳几句。却听有人喊道:“雪行首到了。”

    三郎暗忖道:“不愧为四大行首排名第一。这酒席宴前第一个现身。更摆名了第一的身份。不过。呵呵。你这第一行首很快就要易主了。咱是大将压后阵。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面。”

    水光粼粼。波澜印月中。一艘画舫缓缓驶來。凭栏望去。只见船头高挑一窜红灯。灯共三盏。每个灯上一个黄焰大字。连起來读乃是“潇湘阁”。船未到汀洲。远处。又有两艘画舫在红灯映照下姗姗而來。立时又有人叫道“柳银春。巧月儿两位姑娘到了。”

    月光朦胧、宫灯摇曳中。人头攒动。文人学子们一片欢腾。纷纷涌向岸边翘首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