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通天教主的三重考验

铁头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纣王的人生模拟器最新章节!

    过往巫教,太过重视祭祀先祖。

    但忽略了底层巫岘的发展和生存。

    这数百年间,任由底层巫岘家族生生灭灭,而不曾有效借助巫岘帮助大商控制新征服的疆域。

    但现在看来,他帝辛要借助这些巫岘来迅速掌控诸国,又岂能不给他们激励?

    大秦为了扫灭七国,以二十等爵位制度将大秦子民绑上了大秦战车。

    如今,他帝辛难道就不能依葫芦画瓢将大商巫岘们和百姓们绑上大商的战车么?

    想到大隋世界之中,佛门居然一度能威胁王权。

    帝辛不由得暗笑,他大商巫教乃是他帝辛所执掌,巫教和朝堂,都是他帝辛借以统治大商的工具。

    后世君主需要平衡朝堂、军队之间的派系,方能坐稳天下。

    而他,有巫教、朝堂、军队三大体系,地位天然便较之寻常帝王更加稳固。

    大隋世界之中,君王为了掌控佛门,也曾为佛门定下规矩。

    这便是“三纲”,寺中有纲、僧中有纲、监中有纲。

    其中,“寺中有纲”是指僧团内部的等级制度,“僧中有纲”是指僧人的等级制度,“监中有纲”则是指监寺制度中官员的等级制度。

    只是眼下,莫要说巫岘,即便是朝堂,都未曾建立其监管制度。

    独独一个内卫,刺探些许情报尚可,但要监管朝堂文武百官,却是做不到。

    但大商世卿世禄已久,新被他任用的小臣还算勤勉,短期并不虞大商局势恶化,监管体系可以慢慢图谋。

    但巫岘扎根民间却已有多年,若是放任这些巫岘家族扩张,必然会形成隐患。

    故而,帝辛决意将巫教巫岘分作五级。

    在巫院之外,令设巫部,统管天下巫岘任命。

    最底层的乃是巫徒,经由巫院学习之后,考核成功,方才能晋升为准巫。

    准巫可执掌一里的巫岘之事,分润一里之中的助田一成收获,准巫立功足够或者资历足够,便能晋升为小巫。

    小巫可执掌一乡的巫岘之事。

    倘若此乡之中有野巫胆敢阻挠小巫行事,还可请当地县卒出手相助,剿灭野巫。

    小巫功劳或者资历足够,便能晋升为准大巫,执掌一县巫岘之事。

    准大巫功劳或资历足够,则能晋升为大巫,执掌一郡巫岘之事。

    大巫功劳足够,则能晋升为巫教长老,参与祭祀典礼。

    同时,大商也不再沿用五服制度,而逐渐改作郡县制。

    中央朝廷之外,按照地域划作郡、县、乡、里四级。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

    郡守,主持民政。

    郡尉,主持军事。

    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

    帝辛又参照大秦,设置了郡监,主持监察事务,同时负责监察郡中官员和巫岘。

    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县丞和县尉。

    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再加上巫岘。

    倘若顺利推行下去,帝辛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全国百姓。

    而且,因为有巫教,帝辛就避免了被官僚体系糊弄的问题。

    只是郡监之位,还是设置得太过粗糙。

    眼下大商人才有限,只能借助这一套监管机构同时监管巫岘和官员。

    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远比单个人才更强大。

    帝辛以数次人生模拟的经验来看,他大商先祖探索出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实际上便是极先进稳固的一种继承制度。

    大商在商太祖建立之后,继承制度一度与其他夏朝相似,采用的乃是兄终弟及继承制。

    所以,问题就来了,当上一代幼弟临终之前,王位便不愿传给兄长之子,王室权力传承便出现了纷争。

    从大商先祖仲丁开始,商朝一度中衰,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当继位之弟死时,弟之子都不肯把王位交还给兄之子,因此造成了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局面。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阳甲在位时期,共经历五代、九王。

    直到盘庚即位之后,盘庚迁殷,大商由衰转盛。

    盘庚死后,商王之位依然是兄终弟及,传到其幼弟小乙之手时,大商方才开始探索嫡长子继承制。

    小乙传位武丁,武丁传位其子祖乙。

    但在祖乙这代,王位又是兄终弟及,最终传到祖甲之手。

    而祖甲之位传于其子禀辛,在这一代,又是兄终弟及,禀辛传位其弟康丁。

    但在康丁之后,大商便开始彻底施行嫡长子继承制,传位武乙,再到文丁,再到帝乙,再到帝辛。

    而这五代商王权力的稳固交接,也奠定了如今大商兴盛的根基。

    但在更久远的未来,他大商覆灭之后,关于嫡长子继承制的探索与施行,便归功于周人了。

    但这制度,确确实实影响了后世诸国。

    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中原王朝,大多能维持数百载国运。

    而周遭西戎北狄等草原部落,即便强盛到能威胁中原,但大多不过数十载,便分崩离析。

    帝辛令巫院选出准巫之后,便令他们和常备军、小臣们一同出发了。

    飞廉带着邬文化和申公豹,不过两个日夜,便赶到了密须国都城——灵台城。

    虽然密须国联军被准提圣人拐走,但此时通讯极其落后,联军所处之地,距离灵台有数百里之远。

    联军覆灭的消息,还是在飞廉彻底掌控三国,方才传出。

    对于密须国联军消失不见,西岐却开始联系虢、虞、芮、卢、共、阮,对他们宣称,这联军消失,乃是大商阴谋。

    吕尚甚至开始集结军队,准备吞并这六国。

    但飞廉却未曾给西岐机会,整合三国之后,便开始宣称密须国联军全军覆没,乃是因为虢、虞、芮、卢、共、阮这六国有人勾结西戎,引来神魔,方才遭此厄运。

    现在大商要带着三国士卒,灭掉这六国,为死去的将士复仇。

    三国国君,乃至整个皇室,都被飞廉打包送去了朝歌,在邬文化的恐怖战力加持下,三国联军组成,便直接挥军杀向虢国。

    邬文化的排扒木也早就淘汰,换做了精制的狼牙树。

    而申公豹也未闲着,施展飞头术刺探情报,不过一夜,便打听清楚六国城池虚实和布防情况。

    三国联军在邬文化的带领下,摧枯拉朽,便灭了虢、虞、芮、卢、共、阮六国。

    丰厚的战利品,迅速抚平了三国士卒哀痛之心,也拔除了西地隐患。

    但西岐却怨声载道,军队才集结完毕,还未行至六国,便已经传来六国破灭的消息。

    帝辛却并未仅仅着眼于密须国。

    西岐即便未来有可能灭他大商,但却并非是因为他实力强横,而是因为西岐背后站着几尊圣人。

    帝辛自忖,能对付圣人的只有圣人,先前他借助气运,汇聚了陈塘关一地百姓的力量,全力爆发,方才击退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

    那作为阐教掌教的元始天尊,又该何等强大?

    而西岐背后,分明不止一尊圣人。

    但幸好,人族先祖早有先见之明,历代先贤,不知以何等牺牲,绝地天通,定鼎天下,形成了天人界限,让圣人也不能妄自在人间动手。

    密须联军能在西戎地界为准提道人所拐走,那说明西戎地界在天人界限之外。

    探查天人界限大小,势在必行,这关乎着他大商防线大小。

    虽然帝辛有系统相助,能兑换纵地金光符日行五千里,更有白龙马为胯下坐骑,但眼下,大商并无继承人,他不宜亲自出动,探查天人界限,那此事,便只能拜托其他人了。

    孔宣乃是元凤之子,遁速极快。

    但他要护卫他帝辛安全,坐镇朝歌,不能轻动。

    十天君还在为他大商布置十二都天神煞大阵,脱不了身。

    三霄仙子也在巫院之中教授巫岘们接生之道。

    太师闻仲前去蓬莱,为他帝辛求取拜入通天教主的机会。

    那何人能助他帝辛呢?

    帝辛想了又想,提着数坛灵酒,便去找赵公明和九龙岛四圣了。

    赵公明这人急公好义,本事大,脾气好。

    九龙岛四圣,则与太师闻仲相交莫逆,在北伐之战中,便来到了大商。

    虽然截教仙长在他旨意下,夺尽阐教金仙所占的洞天福地,但这几人却未曾去洞天福地修行,反倒在朝歌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帝辛平日没事,也会宴请这几人,增进情谊。

    故而,帝辛提着当初夺自乾元山金光洞的灵酒,便又找这几人相聚了。

    三杯灵酒入肚,酒未醉人,人已自醉。

    赵公明拍着胸脯对帝辛道:“陛下!我截教教义乃是截取那遁去的一!虽然道祖说汤数将尽,周室当兴,但我等不信!有我截教,必能从大劫之下,为你大商截取一线生机。”

    “比起其他诸侯国,独有你大商,对我胃口!”

    “只要你开口,我赵公明便能为你帝辛做到!”

    九龙岛四圣之首,王魔运转着手中的一个双层鬼工球,道:“若非陛下鬼工球,我岂能制造出这水火珠!”

    “陛下助我等练就法宝开辟新路,我等无以为报!若有差遣,尽管开口!”

    帝辛见这几人都如此豪爽,便也不藏着捏着,道:“我人族先祖,绝地天通,定鼎天下,方有这片人间之地!朕听闻,人间之地,有天人界限,能让入人间之仙神,实力受到压制,但人间纷争多年,却是不知这天人界限到底覆盖多广!”

    “朕希望诸位仙长能替朕查探一番!”

    赵公明毫不犹疑,道:“这有何难,包在我赵公明身上!”

    九龙岛四圣亦道:“我等胯下异兽,遁行极快,正好可以助陛下一臂之力!”

    帝辛便道:“那便劳烦众位仙长了!待众仙长查明而归,朕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

    赵公明便道:“那我们五人,便一起出发?”

    王魔却道:“公明道兄修为高深,即便是阐教副掌教,也不一定是你对手!我们兵分两路,你负责西北,我们兄弟四人负责东南,尽快查探清楚,然后朝歌相见,如何?”

    赵公明听闻此言,极为受用,道:“四位道兄,亦非同小可!且按王魔道兄之言,我等兵分两路吧!”

    五位仙长便跨着坐骑,飞遁而去。

    他们走了之后,太师闻仲便赶回朝歌,未曾歇息,便到王宫求见帝辛。

    帝辛听闻太师闻仲已经回来,都顾不上穿鞋,便光着脚,前去宫外迎接太师。

    月光下,太师闻仲见到帝辛居然赤着脚,前来见他,不由得感动之极,道:“陛下!幸不辱命!”

    “我已经求得我师尊金灵圣母,前去向师祖相求,收你入门!”

    “虽然师祖通天教主并未明言,可以收伱入我截教门墙,入他门下,但他却给出了条件!”

    “截教教众,不论贵贱。过往,未曾有似陛下这般尊贵的人间之主,拜入截教门下,师祖担忧你向道之心不坚固,故而,通天教主对你定下以下考验:

    第一,隐姓埋名!

    师祖要求陛下能隐藏自己的身份和权力,化名为一位普通百姓,过三个月的平凡的生活。

    这一项,乃是测试陛下是否能够摆脱自身的身份与权势,真正以平等的态度来追求修炼之道。

    第二项,则比较难。

    师祖希望你能真心悔过,要陛下你在公开场合下,向百姓忏悔自己以往的过错和暴政,并表达自己真心的悔过之意。

    这个考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陛下是否能够真诚悔过,放下过去的错觉,并以此为起点展开新的修行之路。

    第三项,师祖说,截教内门弟子,皆是聪慧之辈,都有革新之能。

    师祖要求你以天下万民为中心,制定一套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来改善你大商子民的生活。

    大道五十,遁去其一,截教求得便是这一线生机。

    于我大商而言,则是给治下百姓一条生路。

    这个考验,便是师祖要看看陛下你对权力的理解是否符合他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