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南诏辛秘

鱼不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长生武道:开局一把剪彩刀最新章节!

    第345章 南诏辛秘

    这几行形状古怪的文字和符号,都是来自于苏鹤不久前刚刚待过的小千世界岛屿上的那些石刻。

    苏鹤当时在看过一遍之后,虽然不解其中深意,但也能够揣测出那些石刻绝对来历不凡,因此强行记在了脑子里,准备出来后在询问婉儿或者叶天师他们。

    现在看来,既然是西洱河的小千世界,想必或多或少与南诏国扯不开干系,问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想必会更行之有效。

    本来以苏鹤的才华和能力,是不足以强行记住这么多鬼画符一样彼此之间完全看不出一丝关联的文字的,毕竟他只是根骨达到了(10\/10)的顶尖水平,悟性还只是(7\/10)的中上之姿,婉儿和令月来还差不多。

    但当苏鹤突破至武道七境先天境后,先天一气在体内流转一遍,身体顿时就会气脉和顺、神清气爽起来,连带着大脑的记忆力也有了质的提升,因此苏鹤可以说是不算费力地就将岛屿石刻上的文字都记了下来。

    清平官端详了一会儿纸上的文字,忽然咦了一声,面色古怪道:

    “这……这文字……难道是昔年龙洱诏的文字?”

    苏鹤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龙洱诏?”

    清平官解释道:

    “龙洱诏是大约八百年前南诏之地的一个诏国,其国力在当年是南诏诸国忠最强的一个,因此在后来几百年的时间里都成为了各诏公认的宗主国,统御整片南疆之地。”

    苏鹤了然,龙洱诏其实就相当于中原先秦时期的夏、商、周三代王朝,为天下之共主。

    但是回过头来仔细一琢磨,苏鹤顿时感到不对劲,疑惑地问道:

    “可是如今南诏的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等六国,并无龙洱诏之名啊?莫非是其国名做了更改?”

    清平官闻言略表尴尬道:“大王有所不知,龙洱诏自始至终从未更改过国名,只是后来……”

    “大约四百年前,日渐贫弱的龙洱诏被越析和浪穹两诏国合攻,其国土的百姓最终被两诏瓜分吞并,龙洱诏也就此从南诏历史上消失了……”

    “几百年过去,还会龙洱诏文字的南诏百姓恐怕不过两手之数,大王若是想找,恐怕有些不易……”

    “原来如此。”

    苏鹤沉吟起来,清平官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许久后,小心翼翼地低声问道:

    “如大王要寻觅龙洱诏的旧人,下官这就去办。”

    “呃不,不必,本王就是随口问问,你且回去吧。”

    “是。”

    清平官向苏鹤行过一礼,随即毕恭毕敬地退出了大殿。

    苏鹤在等他走远了后,才传令叫大唐来的几个儒士进殿内来见。

    开玩笑,当然不能让清平官去找寻龙洱诏的旧人了,要知道清平官本身就是六诏权贵推举产生的南诏实际上的宰相,各自代表了本诏国的利益。

    而这位清平官本人更是浪穹诏的部族中人,与龙洱诏几百年曾有血海深仇,让他去找寻传承了龙洱诏文字的人,怕不是找到之后当场就杀人灭口了。

    什么人才会在亡国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地代代传承、教习后辈其国的文字和语言呢?

    除了龙洱诏的王室后代,几乎没有别的答案。

    南诏小国,更何况龙洱诏也只是南诏诸国中的一个小诏国,国弱民寡,并没有孕育出什么璀璨一时的辉煌文化。

    而即使是孕育出了独特地域文化的先秦山东六国,楚国的花鸟虫篆、齐、魏的游侠之风等等风俗,在秦皇书同文、汉承秦制之后,也都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何况龙洱诏。

    日夜垂死于饥饿与战乱中的百姓、眼里只有家族利益的世家和贵族,都不会在意一个已经亡国了的小诏国的文字,只有这个诏国的王室,才会有足够的信念和一定的财力支持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

    即使隐姓埋名,远遁他乡,但曾经身为王室的骄傲,使得他们能够忍耐常人所背负不了的痛苦,坚持一代代地将先祖的文字传承下来。

    只是眼下距离龙洱诏亡国已经有四百年之久,也不知这些改姓其他姓氏的王室子弟还是否有后人存世,就算有,寻觅起来想必也是颇为不易。

    但此事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如果是曾经的南诏王和王庭想要找龙洱诏后人,必然会遭遇千难万阻,但出身并非六诏权贵的苏鹤以及来自大唐的儒士们要找,反倒轻松了许多。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仇恨,和利益上的冲突,甚至平定南诏兽潮的苏鹤一样也是龙洱诏后人的救命恩主,毕竟后者依然属于南诏国民。

    因此,当苏鹤将此事吩咐给儒士们后,找了才六七日,就寻找到了上百位识得龙洱诏文字的百姓,他们都很乐意于为南诏王办事。

    苏鹤十分欣喜,但并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颇为谨慎地将各个石刻上的文字抄录成分行的文字,分别叫他们每人只翻译一行的文字,如此一来,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藏在小千世界里的秘密泄露出去。

    另外,每一行的翻译他也会交付给不同的人验证一遍,当然这些验证者也都是未曾翻译过的人,以避免出现错误。

    虽然麻烦,但好在找到的龙洱诏后人足够多,能够容得下苏鹤这般折腾。

    就这样,苏鹤最终得到了石刻的完整文字翻译。

    一个人窝在宫殿里,苏鹤认真地将这份整理后石刻文字阅览了两遍,内心顿时掀起一股股惊涛骇浪。

    原来,石刻上记录的,正是进入西洱河小千世界的方法以及离开小千世界的通道,另外,文中还记录了一个上古年代的故事。

    与苏鹤的猜测大差不差,当时龙洱诏的君王的确发现了这个小千世界,并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小千世界的一界之主。

    当时一场大型兽潮爆发,各诏都损失惨重,唯有龙洱诏的国民近乎一人未损,各诏都很奇怪,于是派人秘密查探。

    在得知龙洱诏的国民居然是进入了小千世界里避难后,各诏都怒不可遏。

    我等奉你为主,认你为诸侯国,每年上缴那么多的钱粮,如今兽潮来临,汝龙洱诏居然只顾本国百姓,全然不理睬各诏如何度过危机,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恼怒的各诏组成联军,气势汹汹地前往龙洱诏问罪,却不想联军节节胜利,兵临龙洱诏国都城下时,城中突然窜出一条神威无比的神龙,张口一吐,就是漫天的风雪寒霜!

    联军顿时崩溃,龙洱诏从此彻底奠定了南诏宗主国的地位。

    而读完了这个故事后,苏鹤瞬间就联想到了那条从龙洱诏都城里窜出来的神龙来自于何方。

    神外龙雪山,南诏第二大圣地内传说中的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