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寒霜剑宗

鱼不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长生武道:开局一把剪彩刀最新章节!

    第296章 寒霜剑宗

    见苏鹤不明所以,上官婉儿于是一笔账一笔账地跟苏鹤解释了起来:

    “开元、天宝年间虽然民殷国富,却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国泰民安,朝廷对突厥、吐蕃等蛮族用兵不断,仅你亲身在敦煌经历过的那一场河西对吐蕃的大战,就不知耗去多少钱粮,更不必提在石堡城的数次大败,亦是损失重大。”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将河北道、河东道、都畿道和长安以东的京畿道洗劫一空,而我大唐大半的良田都在关中和太行山东西之地,受战火牵连,秋后的收成自然是减少了八成以上。”

    “安史之乱刚刚平息,紧接着就又是南疆兽潮之乱,为应付北上流窜至国内的高阶妖兽,朝廷不得不招募新军以修炼天河荡妖阵,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每一样都耗费钱粮无数,因此现如今长安和洛阳的府库储粮,都已经所剩无几了。”

    苏鹤面色严峻道:

    “如今岁秋后真的因旱灾颗粒无收,府库存粮能保住多少百姓?”

    上官婉儿与李令月对视一眼,叹息道:

    “只怕连京畿的百姓,也最多只能保全四成罢了。”

    对于大唐这样的帝国而言,寻常的天灾,无论多么恶劣和难以抵抗,终究只能波及一部分疆域,影响那一处地域上的百姓,帝国拥有足够辽阔的疆土和纵深来抵御天灾的侵袭。

    毕竟南方洪涝了,北方的一片片麦林还能安稳收割;北方大旱了,南方仍有万亩稻谷在茁长生长;西南之地有地龙翻身、山洪崩流等大难时,河西、关内等地还有蓄养的牛马千万,无论何时,总能有一个地方扛起帝国的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会竭力让疆域尽可能的大一些,至少也要有九州之地,因此只有幅员足够辽阔,疆土足够广大,帝国才能拥有足够的纵深来应付各种天灾人祸。

    后世诗人陆游在临死之际留给家中子孙的那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就道尽了没能一统九州之地的南宋朝廷和国民的辛酸和无奈。

    听到婉儿的回答,苏鹤意识到,要想让大唐延续下去,就必须保证在旱灾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保证天下各地田亩的收成。

    否则一旦因饥荒而导致各州郡十室九空,百姓百不存一,没了庞大的人力维系军队的兵源,吐蕃蛮族轻而易举地就能东出并征服除了长安外的每一寸土地。

    毕竟乌斯藏之地——即后世称呼的青藏高原,一向都是苦寒之地,这一次大旱的降世,反倒使得高原上的气候变得舒适宜人起来,尤其更加利于农事的生长。

    吐蕃虽是蛮族,却与突厥、回鹘、室韦等北方的草原游牧部落有所不同,其国民采取的乃是半牧半耕生产方式,在河湟谷地和雅鲁藏布江等地都有大片的青稞田地。

    而炎炎烈日的急剧升温所带来的冰雪融水的大幅加剧,也正好解决了吐蕃蛮族扩张农田的用水需求,由于吐蕃居于上游地界,这些冰川融水的水量虽然有所加大,却也不至于达到洪涝灾害的级别。

    因此,此番天下大旱,虽然对于中原百姓是灭顶之灾,然而却成为了吐蕃的国运上升时机。

    婉儿和李令月可以想象到,此时此刻,吐蕃蛮族上下必然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下,大力开垦新的农田以便更多的繁衍人口。

    一旦让他们顺利发展起来,不出十年,吐蕃蛮族的丁口人数总量就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到那时,大唐再想剿灭这一个卧榻之侧的心腹大患,可就难于登天了。

    要知道,即使是历史上那个内斗不止、并无什么国运上升时机的吐蕃,都在与大唐的交战中屡屡取得胜利,大唐直到临死之前,才回光返照了一把,灭了吐蕃的国祚。

    事实上,很难说究竟是大唐拖死了吐蕃和回鹘,还是吐蕃回鹘耗死了大唐。

    “要想让农事不因旱灾而完全荒废,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水来维系稻谷麦子等庄稼的生长,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水呢……”

    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苏鹤还是抱有比较乐观的心态的,须知在地质历史时期,有的是气温远超现在的时代,而植物依然能够茁壮生长,这就说明庄稼还是有一定的耐热能力的。

    更何况浇水灌溉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庄稼附近的热度。

    思索了一会儿后,苏鹤突然灵机一动,兴奋地向李令月问道:

    “令月,你说的那个剑南道的武道宗派,一共有多少弟子?”

    李令月立刻就猜到了他的想法,女皇沉吟了一会儿,轻声道:

    “寒霜剑宗在嘉州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宗门了,门下约有弟子三百,四境、五境以上的执事和长老共有十几人。”

    “一个寒霜剑宗的易筋境弟子,一日之内耗尽气血之力施展寒霜剑法,也最多能凝聚半石不到的冰霜出来,而三境之下的弟子则全然无用,只能将水化为冰,并没有将空中蒸腾而起的热浪直接化为冰霜。”

    “寒霜剑宗只有不到三成的弟子是三境及以上的修为境界,全部征调而来,也做多只能维系一县之地的农田用水。”

    如果只能做到化水为冰,那就对农事几乎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农夫们有水直接拿来浇灌就是,何须再费力凝聚成冰呢?

    苏鹤想了想,突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太宗皇帝以武立国,天下武道修士极多,是道修、儒修和佛修加起来的十倍不止,如果能将全天下的武修都聚集起来,令他们修炼寒霜剑宗的功法典籍……”

    “如此一来,岂不是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能够施展化冰之术了么!届时政事堂再根据各地的田亩数量分派武修前往施救,今岁的夏粮和秋粮就不至于颗粒无收了!”

    这时,上官婉儿身边的一个女官担忧地问道:

    “事涉寒霜剑宗的武道根基、功法道统,若是寒霜剑宗不肯将功法交出来,又将如何呢?”

    苏鹤呵呵笑道:

    “事关天下苍生,不容他们不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