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道

鱼不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长生武道:开局一把剪彩刀最新章节!

    第295章 天道

    闻听夏至已过,苏鹤连忙快步走到殿门前,感受着周边的温度是否急剧升高。

    然而一切如常,非但没有他想象中的热浪漫天,此时此刻的长安城,仍处于几场甘霖过后所带来的舒适的凉爽。

    望着苏鹤呆呆的样子,上官婉儿眼嘴轻笑,开口将苏鹤唤了回来,笑道:

    “夏至虽至,只要金乌尚未攀升上天,炎炎烈日还未露面,人间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变得更热,这场大旱究竟如何,要在日出之后才见分晓。”

    “只不过,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自旱灾爆发以来,每天日出的时间日复一日地提早了许多,其提早的幅度远超太史局和浑天监的记录,只怕不出两个时辰,今日的炎日就要升起了。”

    苏鹤于是点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长安府库里的存粮现有多少?”

    李令月轻叹一口气,幽幽道:

    “你自己看吧。”

    言罢,女皇将置于御案上的传国玉玺抓了过来,玉手轻轻贴在玉玺之上,周身法力悄然流转。

    心灵一动,朱雀大阵赫然发动,三人凭空就从太极殿中消失不见,来到了长安城的粮草府库里面。

    这就是朱雀大阵的各种小法阵的妙用,凡是长安城内的每一寸土地,只要愿意,住持大阵的人都可以随意传送过去。

    且这种小法阵只不过是朱雀大阵的附属法阵,对大阵本身和李令月的心神消耗都极其微弱,平日里也可以随便使用。

    自李令月登基、上官婉儿担任右相主政后,便对长安的各个府库极为重视,增派了大量的人手驻防,此刻府库内就有数队巡视的禁军兵士,听到这里有动静,连忙都循声而来。

    见是女皇陛下和上官右相亲自来此,禁军们纷纷下跪行礼,李令月开口让他们起身各司其职,禁军们便恭敬地起身退去了。

    一进来这方府库,苏鹤就感觉到了一股远超外界的清凉,原本在几场大雨过后的长安城已经足够凉爽了,然而这里的温度几乎可以用寒意逼人来形容了,他注意到,先前那些四处巡视的禁军兵士们,人人都穿戴得极厚,宛如严冬一般。

    反复确认过自己的感觉没有错后,苏鹤惊讶道:

    “此处如此寒冷,是怎么做到的?”

    道门虽有类似的法术,但不是不能肆意更改自然天地么?府库虽然是人类所建造的场所,也终究挣脱不开天地之间啊。

    李令月应声道:

    “一方面,此处早在修筑之时,匠人们就利用了类似地窖等降温的手段,当年的工部也派遣修士安设了各种法阵以维持冷热均衡。”

    “而另一方面么……”

    李令月得意地一笑,“是师尊几年前出手平定那一场天地大寒的时候,三位护国天师联手截断的一道冰寒彻骨的寒流,师尊亲手以灵宝道的太玄金锁篆法将其封存了起来,藏在了终南山内。”

    “这几年,几位护国天师和十二天师轮番参详感悟那道寒流中所蕴含的天地大道,明悟了几分冰寒之意,从而创出了众多新的道法,这些道法皆出于天地大寒本身,属于自然之力,因此不会被天道所反噬。”

    苏鹤听得目瞪口呆,全然没有想到叶法善居然这么大胆,敢直接将天道之力截了下来充作崇玄署的感悟之物!

    他心里明白,能够被护国天师和天师反复参详的妙物,绝对不是随便在河边搬运了一些冰雪回来,而是实实在在蕴含天地至理的寒流本源!

    这是要何等通天的修为才能办到此事啊……

    苏鹤本来一直以为叶法善是一位朝元境巅峰的道士,然而经历过阴间的几番遭遇,见识了罗酆六天宫主、十殿阎罗等恐怖存在之后,眼力大大扩展的苏鹤忽然意识到,他此前对叶法善的实力预估可能还是太低了些。

    俗话说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此言不仅展现了黔首百姓和帝王之间的关系,也对应了万物生灵之于苍天。

    《道德经》也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于天道而言,无论是寒灾还是旱灾,根本上都是天道的意志,而叶法善骇然朝天道本源之力下手,这何止是干预自然?简直就是在干预天道本身的运行啊!

    这样的行为,只怕是十殿阎罗乃至罗酆六天各天宫的宫主,也轻易不敢尝试。

    毕竟无论是人间还是阴间,天道都是绝对不容质疑和反抗的至高无上的存在。

    苏鹤心底惊叹于叶法善的艺高人胆大,乍一下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连忙道:

    “既如此,何不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直接释放那道天地寒流,令其与旱灾相互抵消,灾情自然就消除了,岂不妙哉?”

    李令月闻言螓首微摇道:

    “哪里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啊。”

    上官婉儿轻声道:

    “师尊称,那道天地寒流虽然强大,但毕竟只是此前寒灾的一小部分,而这场天地大旱背后则有无穷无尽的天道之力,纵然释放禁锢中的寒流,也只能救的了百姓一时,并不能一劳永逸,日后酷暑烈日还是会卷土重来。”

    “既然如此,还不如留着寒流以供崇玄署弟子感悟,这样一来,寒流的价值就可以延顺下去,福泽后人无数。”

    苏鹤这才明白过来,于是将话题又转回了来此的本意,环顾着周围的粮草袋子,苏鹤凭借本能的感觉,猜测道:

    “这里的粮草……怎么这么少?恐怕只占了整个府库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吧?”

    苏鹤到底还是亲自挂帅出征过的人,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对粮草也算是颇为敏感了。

    再加上他早年间在长安县、京兆府的述职,以及后来在南诏国对南诏子民的治理,都极大地加强了他的主政能力,因此一眼下去,就能分辨出粮草总量的多寡。

    听着苏鹤的询问,李令月点头道:

    “比你感觉的还要少,连这处府库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而其余几所长安府库,所贮存的粮草也都不多。”

    苏鹤奇怪道:

    “开元、天宝数十年盛世,长安竟一点家底儿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