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好,很有精神!

冬眠的龙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你的帝国最新章节!

    一间窗明几净的学堂中,两排学生各自站成一排,站得整整齐齐的反而是新生,随意站在另一面墙下的那排反而有些散乱,但各个锋芒毕露,好似一柄柄出鞘的利剑。

    这些是刚刚升到二年级的军官六班,已经在书院中读了一年的书,吃住都在书院,而且年纪最大。

    新生则是买来的辽东、陕甘流民的孩子,不是签了卖身契,就是父母都死绝了,个个怯生生的,与那些鹰隼似的老生一比,简直好似群鹌鹑。

    军官六班的班长按住腰间的御赐短剑,向前跨出一步,牛皮军靴落地有声:“我是,二年级军官生林一木下士!是来,监管你们的!”

    新生明显被他洪亮的嗓音吓到了,个个噤若寒蝉,林一木运足丹田之气,接着喊道:“我们高年级学生,是你们最好的,老大哥!”

    “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大哥!我们会,亲切的告诉你们OTg2NTc=!”

    “现在,请大家做自我介绍!把每个人的籍贯、姓名介绍一下!”

    面目扭曲狰狞,两眼几乎要从眼眶中飞出的林一木下士猛地指向最北侧的新生:“从你那,开始!”

    那个新生被吓一跳,赶紧大喊:“是!长官!辽东金州卫,郝十……”

    一直在旁观的二年级老生鼓噪起来,打断了他的话:“没有劲!”

    “听不见!再说一遍!重来!”

    “这么小声还想进书院?”

    新生用尽全身力气,震声:“辽东金州卫!郝十四!”

    林一木总算满意了,赞许道:“好!下一个!”

    第二个新生也使出了吃奶的劲:“延安府!府谷县!李定国!”

    这孩子骨瘦嶙峋,一看就知道是穷苦人家出身,声音却很大,也不似刚才那个一样胆怯,将来或许能有一番作为,朕不由得暗中赞许。

    林一木也点头,尽管依然板着脸,眼中却透露出一抹喜色,这是起了爱才之心:“好!很有精神!下一个!”

    “陕甘绥德州,米脂县,孙……”

    众多二年级军官生恶狠狠的骂道:“江浙湖汉北听不清!根本听不清!声音太小!重来!”

    林一木也不满的骂道:“怎么,你没听见吗!”

    一个老生冲着东张西望看热闹的其他新生骂道:“眼睛别往别处看!”

    那帮鹌鹑先前已经吃了不少苦头,顿时站直了身体,不敢再乱动。

    另一老生也叱喝道:“不准东张西望!”

    “你那是立正的姿势吗?”

    林一木目光炯炯,在新生脸上一一扫过:“在忠嗣书院,二年级学生说听不见,就是听不见!”

    然后他声音高了八度:“重来!”

    因为被训斥,连名字都没说完的新生鼓足力气,喝道:“陕甘绥德州,米脂县,孙可望!”

    这时窗外传来了集结号的旋律,那是午餐的讯号,但显然这些老生在打完杀威棒之前,是不会放鹌鹑们去吃饭的。

    朕吃不起宫里好几两一顿的午膳,决定在书院蹭顿饭,顺带检查一下厨子有没有克扣幼童伙食。

    对于厨子偷吃,朕一贯是比较容忍的,俗话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北方旱灾已经这么严重了,要是再绝收朕就该上吊了。

    可惜番婆子不懂这个道理,她刚上任就送了两个厨子去研究琉球料理。

    文化差异真是要命,倘若一个厨子连自己做的饭都不偷吃,只能说明他厨艺很差,唯有胖的和猪一样的厨子才是合格的厨子,朕拒绝吃体重低于一百六十斤的厨子做的菜。

    因为朕的忠嗣童子军训练基本照搬刘之纶写的那几本步兵操典,因此孩童们平日作息都是按士兵来的,吃饭并无专用的食堂,都是自备一套铝制饭盒和茶杯,打了饭再去各自的教室吃饭。

    铝不会生锈,重量又轻,是理想的材料,可惜刘之纶用掉了五十斤番茄,三百斤柠檬也没鼓捣出来,最后只能用锡做餐盒。

    他还鼓捣了一堆鸭娑饼干,可是并不好吃,嗜鸭如命的番婆子吃了一次,评价说这玩意只配拿去砌墙,而且里头并没有鸭肉成分。

    朕也好奇这被刘之纶吹上天的玩意究竟啥味道,偷偷弄了几块试吃过,其实就是烤过的死面饼,分量十足,就和面粉不要钱一样,比起当口粮,这饼干更适合当投掷武器,抓俘虏用新烤的,没那么硬,也可以把人掷晕,决战时换上凉透的隔夜饼,穿着两层甲都能给你砸个穿心。

    最后此事不了了之,刘之纶自掏腰包花了几百两做了一堆面粉做的板砖,到街上送都送不掉,一怒之下索性捐给了工部,拿去修广渠门。

    不过他鼓捣出来的便携餐车倒是不错,这种车分大小二型,大的是四轮马车,小的是二轮的,四轮马车上面摆着各色炊具和炉灶,菜刀锅铲砧板蒸笼齐全,可以供六个火头军使用,为步兵连提供伙食。

    后者只能做简单的菜色,最多配备四人,不过胜在车轻,山路也能走,通过性更强,如果道路过于崎岖,还能把炊具都搬下来,用骡子驮运。

    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配备了一个大型蒸饭釜,可以用很少的柴火和水迅速蒸出五十人份的米饭。

    四轮的叫特三五型炊事车,两轮的叫特二六型炊事车,才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大批量生产,朕实在不知道刘之纶究竟中了什么邪才会给餐车取这种名字。

    民以食为天,当这种餐车在新军和帝选营列装时,朝堂上的衮衮诸公纷纷开始弹劾刘之纶,指责这是奇技淫巧,暗示弄两口锅随便炖点咸菜稀饭就能对付一顿,大头兵和武官也配吃这么好?刘大人一口气造了三四百辆餐车,作价几十两一辆,究竟从中捞了多少好处?

    武人也算人?

    因为当场没能忍住,朕直接在那封奏疏上批覆了傻屄二字,吓得司礼监自作主张给留中了。

    孩童们的伙食,半数日子是书院的厨子提供,另外半数,则由各个班的值星官与专职的火头兵来烹煮,倒不是朕请不起那么多厨子,而是将来外出打仗,总不能也带着一帮厨子吧?

    一开始,这些还没灶头高的萝卜头坐的饭不是生的,便是味道让人鬼哭狼嚎,不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外加朕亲自指点厨艺,不管是火候还是刀功朕都颇有心得,这些孩子的手艺见长,很快就不输外头的苍蝇馆子。

    朕从自己的银质餐盒里夹起一个饺子,不敢直接吃,而是小心的拨开,看到了预料中之的东西。

    这东西呢,学名叫做猪皮,上面还有几根诘屈聱牙的毛发,在猪皮旁边,躺着俗话叫白菜根的好东西,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菜根里的就有几点春泥。

    此外还有不知怎么混进去的土豆皮,全须全尾的虾仁。

    方才看了今天的菜色,原以为饺子这么简单好做的吃食,应当不会出纰漏,没想到啊没想到,一盘饺子也能做的这么可怕。

    “天,学生就吃这个?”

    锦衣卫千户陪笑道:“掌柜,学生们毕竟忙于功课,没多少功夫钻研烹饪,再说了,您看他们不都吃得挺香吗?”

    朕抬头看去,许多学生各自从各班的火头兵处打了一大碗饺子,坐在各自的书桌前,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吃完还要午睡,抓紧消食,不然下午的课顶不住。

    千户接着解释道:“这饺子都是值班的学生赶着做的,在这书院,一天要掰成三天用,哪有时间让他们细细的洗菜择菜,几个人就要管全班伙食,若是动作慢些,过了饭点,全班都得挨饿,晚上回去少不得挨揍。”

    太惨了,不过很合朕的心意。

    人就是不能过得太舒服,否则容易变得骄奢淫逸,朕花了大把银子,废了大把心思,掉了大把头发,可不是为了养一帮兵痞和纨绔,就该多吃点苦头,才能培养出坚定的战士,将来为老朱家鞠躬尽瘁。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多了不好,虽说还有一半的日子是吃厨子做得菜,这样的饺子还是少吃为妙,容易消化不良。这样,你让人去厨房拿一桶醋出来,这周学习训练表先最好的那个班,吃饺子可以沾醋。”

    千户:“……”

    朕知道,他已经在心里大骂朕的厚颜无耻了。

    你懂什么,醋不能多喝是有道理的,首先醋并非盐,不是人所必须服用的必需品,不吃也不会死人,其次,醋酿造需要用到米麦,国家现在粮食紧缺,朕正要号召全民节省粮食,怎么可以吃醋这么奢侈呢?

    粮食是国家战略屋子,即日起禁止随意吃醋。

    朕还下令,全国的餐馆不能随意点菜,去店里多少人就只准点多少个菜,也不准拿攒盘糊弄。直隶各府积极响应朝廷号召,很快就执行了这一条,不仅如此,还更进一步,去三个人,只准点两个菜。

    而山东更是坚决贯彻,登莱的进奏官上报说,登州三个人只准点一个菜,四个人只准点两个菜,那位进奏官一个人出去吃饭,按这规矩,自备食材给饭店做了拍黄瓜才走。

    可是朕有什么办法,现在是封建时代,是万恶的旧社会,刘之纶的争气鸡一点都不争气,炸了好几回,在这么下去别说工业革命了,朕迟早被闯王革了命。

    现在所做的一切挣扎,都是为了保住大明,保住朱家,保住天下苍生。

    为了保卫我们的封建生活,朕不能颓废下去,不得不支楞起来,变得很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