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本

冬眠的龙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你的帝国最新章节!

    啊,肚子痛。

    肚子好痛啊!

    为何会这么痛?番婆子生吞了刺猬全家吗?

    这般刀绞针扎的痛楚,怕是不止吃了刺猬,板栗、流星锤两族怕是也被番婆子囫囵吞了。

    你肚子饿就让御膳房加菜嘛,身为九五之尊,八旗之主,所有女真人的皇帝……

    等等,现在是明朝。OTg2NTc=

    吓死朕了,还以为又要在中都当一个月完颜守绪呢。

    蒙古人是打不过的,忽必烈这厮可比黄太极、穆拉德凶残多了,能守得住完颜家的国土,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不求复土,只求吊命。

    那就杀南朝的赵宋吧,可我大明国号是“日月重开大宋天”,哪有自己拆自己台的道理?

    说起来这个金哀宗完颜守绪也真是惨,先是蒙古人三峰山一役打光了大金全副家当,蒙军进围汴京,原本据城死守还有一线生机,结果汴京大疫,病死了九十万人。

    好不容易突围而出,南下逃到蔡州,又被蒙宋联军围困,只好吊死在幽兰轩,成了亡国之君。

    为什么听起来这么耳熟?

    演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就罢了,还要给女真人当皇帝,这算个什么事嘛。

    康斯坦斯!这刺猬吃得好!

    大金朝也是要留金钱鼠尾的,虽说管得不严,朕也不喜欢。

    强不强也就一辈子,但好不好看那是几千年的事,除非后世戏班子被女真人把控,每年砸个几百万两,尽演些大金朝的戏,鼓吹“峨冠博带乃旧国之陋习,髡发左衽乃新朝之雅政”云云,不然正常人怎么可能觉得这发型好看的?

    “嗯?这小内官怎么在这儿睡下了,天子眼皮底下也敢偷懒,胆子倒是不小。喂喂,醒来,这儿地凉,睡久了可是会着凉的。”

    着凉了药钱他妈的还不是朕出?

    朕一手扣住他肩颈,一手抓着胳膊,江浙湖汉北把人从地上扶起来。

    手感似乎不太对。

    他是不是……

    没洗澡?

    怎么手上这么油腻,似乎随手都能搓下一层老泥。

    除此以外,他的心脉也停了,口鼻间也了无气息,他这是死了!

    朕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肺活量较常人大,御书房内的凉气被朕吸干大半,屋里顿时热了起来。

    天父上主皇上帝啊,风寒药几钱银子就能抓两个疗程,御医的工钱朕也早就付过了,最多耽误几天活,损失只有几两银子。

    但死了人。

    烧埋银两,棺材钱,还有寻找顶替人员的花费,朕光是想想就背脊发凉。

    如果是寻常的内官,死了也就死了,可是他识几个字,又会打算盘,用番婆子的话说,算个预备干部,这样的人死了不好补充啊。

    而且他才十几岁的年纪,如果好好养着,起码能给朕打五十年白工,如果一年作价四十两,那就是整整两千两。

    两千两!

    朕在拂菻拿脑袋换银子,杀上个把月也赚不得万把两银子,刨去人吃马嚼,你这忘八旦一命呜呼,朕就得旬月白干,就这么死了便宜你小子了!

    气沉丹田,炼血为元,化为龙虎,水火相济。

    朕将双手一撮,掌心闪过雷火,水火阴阳之力已经附着在手掌上,用番婆子的身子只能打出五福一安,但朕的本尊却能使出二百二十福的雷法。

    撕开内官的衣服,朕将双手摁在白净的胸脯上,雷法打入他体内,这内官全身一阵,却依然了无生机。

    罢了,皇兄说过,寻常凡人能接触的雷法,分为生、活和宫、业两大类,其中生、活二门的雷法有二百二十福,再往上的宫、业二门,须得加到三百八十福。

    朕站起身来,调动五脏六腑中的潜能,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脾土循环相生,往复数次后,掌心又开始有电光噼啪作响。

    “生死在天,你能否撑过这关,就看这一回了!”

    只听天上闪过一个闷雷,这小内官两腿一蹬,悠悠转醒:“痛,痛煞咱家了。”

    朕见两千两银子活了,擦了把额头的汗:“你醒啦,定是平日太过劳累,这才犯了急病,朕这回把你救醒是你命大,以后可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这样吧,你以后就跟在朕身边,免得又发病了。”

    也不去管小太监磕头谢恩,朕运转正法,将腹中的刺猬尽数熔毁成雷珠电浆。

    这些天在拂菻从早到晚都忙于军务,也没吃什么好东西,现在回了北京,可得好好补一补,不能亏了自个儿。

    朕重新坐回位置上,看着桌上的残羹冷炙,四个菜碗已经被吃了个底朝天,唯独还剩半碗河豚鱼汤。

    这好吃懒做的康斯坦斯,怎的还有钱吃河豚?她不怕中毒吗?

    而且这味道鲜美异常,一吃就知道血没放干净。

    是了,朕身体壮实,连道录司的仙丹都能当糖豆磕,吃两条河豚最多拉两天肚子,真是好算计。

    于是朕把剩下的河豚全部吃完,撂下碗筷,打道回府了。

    医书上似乎说,河豚鱼有助眠之效,对于普通人来说吃了会长眠,朕最近正好忧心国是,还是同时关心东西方两国,有些失眠,正好用河豚来安眠,今天就不去找周后了,反正朱慈烺这臭小子迟早会来的。

    朱慈烺是长子,立长立嫡是应有之意,西域老有些蛮夷整什么诸子分家,结果老子一死,辛辛苦苦挣下的偌大家产,兄弟几个和取经队伍散伙分行李似的,拆了个碎,或是均沾,或是排辈,每人拿一份。

    这家产一分,你拿东村的田,我占西山的地,也没个皇帝在头上管着,铁定没有兄友弟恭的和谐景象,大明朝几亩口粮地,还有亲兄弟争家产,这可是分皇位,指望兄弟几个和和气气的相互谦让不成?世间俗人有几个像朕这样淡泊名利的,肯定打得十室九空,兵连祸结啊。

    不过小孩难养活,容易早夭,十个里有五个能养大就不错了,按说宫里不愁吃穿,也不缺衣少药,但皇考的子嗣里,就朕和皇兄两个长大成人的。皇兄更惨,朕的侄儿被地府烧了整整一张户帖,让人疑心是不是地府的小鬼太少,世间活人太多,总想多搞死几个小孩,免得都长大成人后,将来要记要算的功过太多?

    公羊传就说过,立嫡以长不以贤,因为谁先出世,先读书,是侧室所出还是贵妃所出,一眼就能看出来,可是“贤”又有谁能拍板呢?是看哪个皇子结交的大臣最广,收买的军镇最多吗?鄂图曼是回部贱民,不懂礼仪,让各位皇子各凭本事,经营地盘,培养心腹,扶植党羽,老苏丹一死,兄弟几个就真刀真枪打上一场,打赢的升官,打输的升棺。

    要是哪一代年景好,几个明君圣人当了亲兄弟,彼此僵持不下,岂不是要把江山百姓全打空?

    而且这么玩,容易崽卖爷田不心疼,收买军队时胡乱许诺,慷亲爹之慨,等真当了苏丹,被迫兑现时,几代攒下的老底都要赔光啊。

    由此可见还是嫡长子继承制好,江山不会越分越少,皇爷爷再宠福王那死胖子,也不可能点名说送你两个省,只是把执政二十年搜刮的内帑赏了一半给皇叔,再找了个富庶的府当作皇叔的之国,让他就藩。

    人忧患一世,临死都不得安稳,皇考和皇叔两个就弄出个大礼议来,扰得皇爷爷养老都不得清静。

    大儿子出息,能嗣大统自然再好不过,怕就怕大儿子夭折,容易弄成正德帝的下场,得去宗室里过继一个表亲来续香火——他娘的最后还没续上。所以皇帝才要娶三宫六院,生多了虽说有些麻烦,但生不出儿子才难受,满朝文物勋贵都对你指指点点,好似一张遮天大网,压抑下来,好似乌云一般。

    生不出人,朕很抱歉。

    其实这女子不得继承皇位的陋习是不是能改改?

    要是男女平等,朕还有个刚刚嫁出去的姐姐,大可以请她回来当大明女皇,朕封个共治皇帝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不行,我大明自有国情在,你说这个共治皇帝和皇帝究竟是谁给谁磕头呢?朕当了共治皇帝,定然是领军为国戍边,身穿甲胄,不便施礼,只能行军礼,跪不下去,但让皇姐给朕磕头,也说不过去啊。

    若是太祖当初没有驱赶明教,姐弟倒是可以夫妻对拜。

    咳咳。

    当初夺门之变就是礼部没弄明白太上皇和皇帝谁大,见面到底谁给谁跪,才搞得血染宫墙,因此一国岂能有二主?现在国家是朕在打理,等朕驾鹤西去,就是太子灵前即位,不用培训,披上龙袍当天就能抄家。

    皇帝好比人的头,一个头是人,两个以上的那是许德拉,南明这许德拉就是死于一帮朱皇帝窝里斗。

    朕是鬼门关回来的人,所谓死后原知万事空嘛,其实只要姓朱,谁当皇帝朕不怎么在乎,甚至哪怕不姓朱,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凑合。

    但要是弄出个勃尔只斤、爱新觉罗来,朕就该从槐陵里蹦出来了。

    其实也不是不行,朕看后世的僵尸片,穿的都是顶戴花翎,朝珠补子,俱是我大清的官服,故事讲得又多是民国、清末,算来埋下去才一二百年就已经飞天遁地,刀枪不入,朕明末就上吊,到时候被刨出来,怎么着也是个旱魃一类的僵尸王吧?

    就是朕心肠软,不知道会不会在成僵前烂光了,虽说朕老被人夸头铁,到时候或许头颅能剩下来。

    唔,既然朕可以借猫还魂,朕的脑袋从棺材里爬出去之后再抢个新鲜的肉身就是了。

    想到那时血流成河的光景,朕不由得叉腰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现在朕是肉身凡胎,洋枪洋炮还能伤到朕,等到朕成了千年僵尸王,就全部没用,没用,没用啦!”

    一个不耐烦的女声传来:“什么没用了?”

    发神经时被人撞见,朕顿觉尴尬,把剩下的没用全都咽进肚里:“梓潼你来啦,朕这是在想,你啥时候给朕生个大胖小子,你看咱家这地段,是北京最好的学区房,还不用摇号,直接进国子监附小、太学院预科班,将来直接保送五军都督府少年军官班,这么好的机会,梓潼可得多生几个才是啊,不然不是亏了吗?”

    周后虽是清贫人家出身,却也熟习宫中礼仪,举手投足间贵不可言,比起朕这半路出家的皇子更像个正牌的皇亲国戚,但听到朕的胡言乱语,还是不禁翻了个白眼,语气不善:“姓朱的,前几月是你借口说皇后要过生日,让顺天府所有富人都纳捐了?”

    朕:“梓潼你看这个饭碗上画着一只公鸡诶。”

    皇后大人被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问你话呢!我嫁到宫里,就是为了给你当敛财的幌子?”

    朕:“这只公鸡还是三黄鸡哦,三黄鸡还是得吃走地鸡,上林苑养的肉太柴了,下回朕让南海子放养几只,年假的时候咱们去猎来吃。”

    周后愤愤一甩手,通红的眼眶里泪水打着转:“我辛辛苦苦操持后宫,天没亮就要赶宫女上工,你就这么败坏我的名声!”

    左脚进前,右脚斜跨,然后朕使出一式慈禧太后用过的金蛇缠丝手,揽住皇后的纤腰,轻轻搂进怀里:“周姑凉,咱老朱就是个不知礼节的乡野汉子,什么声誉名分,咱朱家素来都是不管的,捞到的银子才最是实在,那些捐纳……”

    准确来说是捐纳的一部分,别的都被某人挥霍一空了。

    “朕已经叫银作局做成了首饰,不日就会送到坤宁宫。”

    周后狠狠的瞪了朕一眼,甚至伸出手想掐,但顾虑到朕是皇帝,最后还是罢手了。

    朕摸了摸胸口,掏出个小巧的木盒子,轻轻打开:“梓潼你看,这是西洋流行的铂金宝钻戒子,正是南京近来流行的样式,所谓钻石衡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枚戒说不定可以给咱儿子讨儿媳妇开心呢。”

    周后推了朕一把:“什么儿媳妇。”

    “朕天天处理公务好累,赶紧给朕生二十个阿哥出来,替朕分忧吧!”

    “这里是御书房啊!你要当着孔圣人的面要吗?”

    “没关系,这可是定国本的大事,孔夫子会原谅咱们的!你要不愿意,那朕去外面随便抓个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