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骨螺紫

冬眠的龙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你的帝国最新章节!

    安娜放下货摊上的布料,诧异的问:“诶,姐,真的只买红布,不要紫布吗?庆功宴上穿紫袍不是更好吗?”

    朕摸了摸她的脑袋,她额头上还有被突厥人的马弓射中留下的箭伤,伤虽好了,也结了痂,也不知以后会不会留疤。

    安娜虽然得了朕的真传,天理拳和五雷正法倾囊相授不说,就连只在朱家内秘传,且传儿不传女的庶人剑,朕也没有藏私,可刀剑无眼,任凭你穿多厚的甲,骑多快的马,指不定哪天就死的不明不白。

    终究是女孩子家,舞刀弄枪本就不像话,也就拂菻这弹丸小国,有点血性的男人都死完了,剩下的都是孬种,才要让未出阁的丫头片子上战场。

    整个西南五省,就一个秦良玉能打,朕看大明的气数也尽了。

    安娜点点头:“姐,等咱们有钱了,紫袍和红衣都买上两个衣柜OTg2NTc=,穿完也不洗,直接扔了买新的。”

    这些猩红布具是威尼斯运来的上品,色如葡萄美酒,西域很难找到适合做龙袍的金黄色丝绸,再说朕是马上天子,免不了要沾血,这衮龙袍还是用红罗布剪裁,免得被血迹腌臜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肥皂可贵了。

    穷啊,连紫布和红布都不能一并买,是朕这个当皇帝的躬德薄,没本事治国理政。

    本想买紫袍的,可是千万颗骨螺才能出一点紫,眼下兵荒马乱的,百姓吃都吃不饱,朕再这么铺张浪费,西域雷公托尔该降雷劈朕了。

    看着妹妹贫穷,可怜,但血债累累的眼神,朕安心的从梦里醒过来。

    周后还在枕边说着梦话,都是些下个月带朱总和新员工一起去宫外团建云云,朕不禁失笑,谁能想到资本主义的萌芽会出现在坤宁宫呢?

    龙床对面的桌子上,燃着檀香的炉子已经熄了,倒是花瓶里插着一束景山采来的紫堇,这花没什么香味,须得萃取之后才能闻出味来。

    这是拂菻皇室的花,是以番婆子颇为喜欢,宫里的小太监虽然受了她的蛊惑,时常去采摘紫堇,但天气入秋了,这堇花也不好找。

    素雅的青瓷瓶里插着的花是许多天前摘得,尽管女官天天给花换水,花瓣也难免干枯凋落,今天最后一朵也谢了。

    冥冥中,朕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但一开始没有在意,多半是陕甘又有农民军起义了,等过两天把皇叔放焖炉里烤了,片完大饼卷着葱分给百姓,这些闯军立马就会接受招安的。

    刷牙,洗脸,二十个包子,二十个火烧,然后去上朝,大臣们面色难看至极,好似死了爹妈,要被迫回家丁忧一样。

    说来给朕听听,是哪个县被闯王攻破了?还是说失陷的是个府?

    周延儒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江浙湖汉北,拱手道:“皇上,您先前让臣等去请西安请西儒汤若望回京说法,您还记得吗?”

    他是礼部右侍郎,外邦觐见面圣都是礼部所领,基督会的传教士要和皇帝商量事情,自然也绕不开礼部。正儿八经的礼部尚书徐光启也来了,但人昨天看星星看到公鸡打鸣,这会儿还站在柱子边不停点头呢,朕岂是那种扰人清梦的人?

    前世朕派人去西安请汤若望,他很快就来了,但这一回因为所有的车马都被番婆子征调用于运输粮草,去请的厂卫因此在路上来回多耽搁了两个月,一直到现在才带人回京。

    朕看着这个天主教异端,突然福至心灵,问道:“葡萄牙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与罗刹国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

    三位军机处大臣向朕投来怪异的目光,好似朕说了什么怪话。

    “这个,耶稣会葡人的母国与大明相隔万里,孤悬海外,不过臣出生在神圣罗马帝国……”

    朕打断了他的解释:“行了,朕知道你们在哪儿,也知道你们欧洲在打仗,那些波希米亚人都是脑后长反骨的,一天到晚就知道把人从窗户里丢出去,太野蛮了。”

    汤若望听得目瞪口呆,说实话朕也很惊讶,毕竟把人从窗户丢出去这件事是两百多年前的旧事,虽说引发了胡斯乱党,这汤若望居然也记得?

    胡斯党后来如何,朕也不清楚,毕竟与拂菻关系不大,朕在后世时又没有幕僚替朕打探此事,军机处的几位后世来客又不是两脚书橱,也一问三不知,不过看汤若望的反应,那伪西罗马帝国应当是把胡斯战争当成了靖康一般的国耻吧?

    不过朕关心的可不是这个,波希米亚就算千里无鸡鸣,又与朕何干?

    “信士从西方世界前来东土大唐,不知可曾听说过罗马帝国?”

    汤若望两眼冒光:“陛下,臣的祖国国号就是罗马。”

    要脸不?

    “咳咳,朕说的是信仰正教的那个。”

    “臣信的天主,就是正教。”

    朕不由骂道:“正个屁,圣经哪章有规定让你们搞教会组织了?”

    汤若望听闻大骇:“皇,皇上?教廷和教会机构是代替上帝放牧羊群必备的工具啊,什么废除教会,自牧自传,都是敌基督马丁·路德那帮异端编出来祸害苍生的!”

    放你娘的屁,朕给教会捐钱,买赎罪券,交什一税,也不见混元剑、启真剑有半分进步,天主教异端那套根本不管用,倒是日日自省,培养七美德,践行善功,再拿突厥人的脑壳给移鼠当三牲,反而神功大成。

    “爱卿,千般变化,万种法术,朕只知道一句——因信称义。唯有用异端和异教徒的脑袋,才能彰显虔诚,你杀过多少突厥人和女真人,就和朕说这些?几年十字军经验啊?毛都没长齐就来教训朕?”

    汤若望还没满三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不然可以倚老卖老,拿阅历和经验对付朕,但他正准备和朕辩经,朝堂上本就对天主教颇有微词的士大夫开始给朕帮腔。

    “邪教!”

    “从我们中国滚出克!”

    “阿弥陀佛,中国人就该信中国人的教!岂能容你这妖僧胡言?”

    朕寻思你拜的阿弥陀佛也是进口的吧?

    见大臣们说得越来越离谱,朕抄起金刚杵,猛地砸在铜磬上:“肃静!”

    “汤若望,且不论罗马帝国是哪一国,你倒是说一说,鄂图曼这回部贱族,现在可还窃居君堡否?”

    汤若望这才想起来自己面对的是万物之主,就算大明皇帝宣称因信称义,是异端,吵下去多半也是他上火刑架,赶忙收敛起狰狞的面容:“是,前两年鄂图曼政局不稳,苏丹废黜的废黜,遇刺的遇刺,但天主教王公也腾不出手去收复拜占庭帝国,后来又有个穆拉德上台了,不过也是个年轻的小苏丹,没有实权,科斯坦丁尼耶的大臣和外戚都把他当成傀儡,打算让他垂拱而治,现在是太后垂帘听政……毕竟主少国疑。”

    他的官话说的不错,比不少南方籍贯的大臣都要好,垂拱而治、垂帘听政、主少国疑这几个词说完,诸位大臣脸都绿了。

    朕咳嗽两声,指正道:“第一,不是拜占庭帝国,是东罗马帝国。第二,你们收复之后,也会变成拉丁帝国,难道真会把收复的土地还给拂菻百姓?你且说说,当初这拜占庭是怎么亡国的,末代君王又是何人?”

    被朕揭了短,汤若望有些尴尬:“这拜占庭末代国主,就是巴列奥略王朝的安娜女皇了。”

    那丫头?

    “安娜女皇战功赫赫,曾经一度杀得鄂图曼人头滚滚,但她兵力不足,最后还是被苏丹大军合围在君堡,力战而亡了,相较于她的姐姐,她在军事上的建树更为出众,内政也不遑多让,摒弃东西教会的门户之见,她的虔诚也有目共睹。”

    可怜的乔治,朕估计政务都是他做的,安娜就挂个名。

    “只可惜,千年古都,还是毁于一旦,不过您问她的姐姐?那位女皇只统治了不到一年,就死在君士坦丁北伐了。”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

    尽管万历年间留下的鄂图曼敬献鲁密铳就摆在朕的书房。

    尽管朕从来没听到过拂菻国的消息。

    但听到这个消息从正牌的西洋人口中说出时,朕还是险些一口气没上来。

    番婆子,你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