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横跨怒江之勇气,于敌后作战的构想

葫芦开小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最新章节!

    人猿泰山计划的重点是一路从印支那反攻,路过野人山,突击缅甸北部。

    一路从滇省出发,渡过怒江,反攻小鬼子。

    两股兵力在密支那汇合,联合起来反攻曼德勒,反攻至缅甸的首都仰光。

    日军的主力15军已经改编成驻扎缅甸方面军,单独应对华夏、日不落、鹰酱的三方联合。

    对于远征军而言,第一个门槛是集结部队,第二个门槛是渡过怒江,反击日军的防御阵地。

    靠什么反攻,靠手上的轻重机枪,还是靠手榴弹。

    没有他娘的重火力武器,反攻个屁。

    陈辞修拿到了两三个师的武器装备,这点玩意儿距离所谓的31个美械师的目标有点远啊。

    至少得有重武器,没有火炮跟榴弹炮,这反攻的仗怎么打?

    他连忙向山城的西皮先生吩咐,想要更多的美械装备。

    显然没看明白局势,美械装备的分配也不是老头说了算,而是鹰酱安排过来的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说了算。

    这两人互不对眼,史迪威宁可自己飞机拉人到兰姆伽受训,也不愿意把装备交给山城。

    他相信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兵,足够干翻小鬼子。

    可要是把武器援助给国军将领,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浪费了武器装备不说,反攻小本子的计划更是不知道推到何年何月去。

    史迪威始终认为华夏军人是最好的军人,但那些无良的军官比恶魔还要奸诈。

    基于这种情况,让他分配31个师的美械武器,想屁吃。

    想要装备啊,不如去怒江对面,跟鬼子拼命,缴获日军的武器。

    张岚清也来江防附近转了一圈,滇缅公路被拦腰截断,鬼子在松山构建了坚固的永备工事。

    储备的弹药足够支撑一两个月作战。

    浑身上下包裹的跟刺猬一样,摆足了架势,要把通往南部的这座南天门给死死守卫住。

    不管你有多少部队,总不能翻山越岭吧?

    必须从这条路经过。

    滇西的地形复杂,高耸的山脉林立,不走滇缅公路,那就只能穿越山川丛林。

    小股部队还行,正规军如此多的辎重物资,不可能穿山越岭。

    孙阳跟王洪两人迎了上来,脸上皱着眉头,看着鬼子的坚固工事,密布的暗堡,心里没啥滋味。

    进攻是肯定难进攻的,缺乏火炮掩护,更没有渡河的工具,仅有几个木筏子,也在日寇的炮火下变得支离破碎。

    “司令,渡江作战需要先造船,再以火炮掩护,挑选精锐突击部队,杀入堡垒之中。

    否则一切免谈。”

    “好一座堡垒密布的南天门,鬼子打造工事的水平不错,挖空了这座山,打造成了一个纯正的乌龟壳。”

    “如果不从正面进攻,在他后方搞一搞事情,你们二人有没有兴趣?”

    王洪跟孙阳都是游击作战出身,立马就明白了张岚清的意思。

    去敌后方的丛林山区打游击?

    心里是有些发怵的,对环境不熟,对敌人的部署不熟,对丛林作战毫无经验,不妥不妥啊。

    王洪倒觉得可以试试,挑选一支精锐,杀到后方去。

    主动打击日寇的补给线,顺带着站稳脚步,配合主力部队进攻。

    关键主力部队在哪?也不是张岚清的第五路军啊。

    “司令,恕我直言,若是您来指挥远征军,此事可行。若是仅仅只有两三千人,倒不如随波逐流。”

    听着王洪的分析,张岚清点了点头,看来他还是需要那半吊子团长龙文章。

    敌后方的散兵游勇不少,如能收敛起来,至少是过千人的队伍。

    一旦驻印军展开攻势,这支奇兵便可以发挥出优势来。

    前提是他来指挥远征军,且远征军各部能够听令于他。

    想想也不可能。

    远征军两大主力,分别是11集团军跟20集团军。

    这两位集团军司令跟他几乎平级,宋希濂又是西皮先生的门生,靠着黄埔出身这一个条件,足够进入中央军嫡系行列。

    让他一个地方军阀出身,去指挥中央军嫡系。

    那不是闹着玩呢。

    再加上资历问题,张岚清年纪轻轻,想指挥那些成名多年的将军,别搞笑了。

    这个远征军副司令,更多是一个雅称,没有实权。

    他所能指挥的,唯有手上的一个师。

    “川军团编练的怎么样?”

    孙阳往前一步,介绍川军团的情况。

    收编散兵217人,分配了武器装备,暂时由他来坚固训练。

    这群老兵都是战场上存活下来的,战斗力没问题,军纪太差,需要好好敲打一番。

    张岚清认可这个做法,老兵的战斗力不用多说。

    战场的灵活反应能力很强,但前提是摆正他们的心态,矫正军纪。

    要做到令行禁止,而不是战场抗命、逃命。

    在怒江西岸,还有不少溃散的士兵,或躲在山林,或躲在异国他乡。

    六月份的天气多雨,雨水冲刷下来,让中原地带的这些兵难以忍受。

    即便蒙着防水布,工事内也遍布水坑。

    泥土沾满了全身,索性光着膀子,比穿衣服还舒服。

    陈辞修的反攻计划搁浅,他本人也对反攻保持了怀疑,来之前的信誓旦旦,变成了犹豫不前。

    想让马儿跑必须给马儿吃草,否则一切免谈。

    调集的部队越来越多,拥挤在江防一侧,足有十余万人。

    但这位远征军主官,却失去了反攻的勇气。

    身体也突发恶疾,十二指肠的病痛再度缠绕在他的身上。

    不知道是真的恶疾,还是有心装病,这位远征军主官,突然告病要撤了。

    楚雄司令部内,只剩下张岚清空荡荡一个人。

    这场反攻还没开始,正司令先跑了。

    等着吧,等山城再安排一个代理司令过来。

    部队整训变成了笑话,16万军队到达怒江东侧,美其名曰准备渡江反攻。

    实则在这里等着新的命令。

    日15军之主力,已向缅西动作,此时反攻滇西是最佳的时机。可与驻印军一同夹击作战,但山城始终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

    没有主官,谁来指挥?

    没有指挥,打什么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