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线装古书

丰都狗叔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阴间电波最新章节!

    我狠狠吞了口唾沫,生怕自己一时冲动之下,忍不住就要在险地撸上一发,于是不敢再看,以大毅力将照片重新放回抽屉,又急忙将抽屉关上。

    尼玛,这些照片也太诱人犯罪了,六根清净的和尚看了,也忍不住要犯戒,更何况我这又宅又废的俗人?

    作为资深宅男,最大的爱好,不就是想着女神撸啊撸吗?

    我暗下决心,等把这些烂事搞明白后,一定要重返这间小屋,将这所有的照片都带走。

    看着叶欣眉的性感艳照,再骑在充气娃娃“阿眉”身上弄,这尼玛想想都让人流鼻血,何其爽哉?

    但那时不行。

    那时,我还身处险地,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做,不能因小失大,被美色迷住神魂。

    我阖上那个抽屉后,又拉开其他抽屉,结果发现里面全是些无关紧要的小玩意儿:断成半截的铅笔,做工粗劣的夹子,散落得到处都是的别针,甚至还有针头线脑、钢蹦毛票,看得我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在一幢欧式豪华别墅里,布置一个如此充满草根气息的房间,居然只为了放这些日常家用的小玩意儿?

    这些东西也太平常了,任我怎么看,都看不出有任何特殊含义。

    可是,在一个极不平常的环境里,放着些极其平常的小东西,这事本身就不平常。

    物反常则为妖,这里面,绝对有猫腻。

    我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可就算绞尽脑汁,最终也还是不得要领,想不出一丁点头绪。

    右边上数第二个抽屉里,倒是放了个破旧的本子,搞得我很是兴奋了一阵,以为会是本日记之类的东西。

    根据悬疑恐怖片的通用逻辑,一般来讲,所有迷案的线索,基本都会存在于某本日记当中。

    可惜,当我无比激动地打开本子后,结果发现那就是个普通账本,里面记着每次进货花掉的钱,以及卖掉光盘后赚到的钱。

    我把账本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还是没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什么蛛丝马迹都没看出来,感觉那就是本流水账,记的东西都很程式化,看不出记录人的情绪,也看不出记录这些东西的深意。

    在账本的最后一页上,我倒是发现了几个人名和联系方式,有些人的联系方式后,还打着括号,里面备注着一些琐碎的东西。

    譬如,有一个是这样记录的:

    赵华蔚,1398001xxxx(5月9日进货款未付,共赊2873元。)(6月15日欠款已清。)

    李建军,1307606xxxx(8月17日欣眉生日,去快乐面馆庆祝,暂赊127元,承诺月底前还清。)(29日面馆催款,再借赵老板200元还账。面馆欠账已清,尚欠赵老板1200元。)

    等等,全是些诸如此类的记录。

    这些记录乍看上去没什么意义,但看在我眼里,却让我忍不住一阵阵心酸:原来张志亮在发迹前,居然也如此困顿,如此饥寒交迫过。

    通过这些账单我发现,张志亮下海时,九眼桥的岛国爱情动作片生意,应该已相当难做,跟他嘴里所描述的供销两旺场面,简直大相径庭,有云泥之别。

    当时,他跟叶欣眉的日子,过得远比我这个小公务员艰难。

    俩人甚至连庆生的一百多块钱都拿不出,又是何等凄凉悲惨。

    同时,这也越发让我坚信,张志亮的一夜暴富,绝对跟九眼桥卖盗版碟无关,绝对有他不为人知的路子。

    对于这条财路,他讳莫如深,别说不肯告诉我,就连叶欣眉都不知道。

    除了这些流水账外,本子上再无其他内容。

    我看着手上的本子,心里相当不甘:好容易发现个看似有价值的道具,结果张志亮那厮根本没按剧本来,狠狠诳了我一下,搞得老子怅然若失,恨不能学武侠片和谍战片里的套路,生把火烤一下本子,或者拿眼药水往本子上滴几滴,看有没有隐藏的字迹显现。

    当然,我也知道这不靠谱。

    生活不是戏,没那么多曲折和悬念。

    所以,最终我还是放弃了那条线索,信手把本子丢回抽屉,继续翻找其他地方。

    最终,写字台其他抽屉,统统被我翻了个遍,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只剩下中间那个大抽屉没动,因为那个抽屉居然是落了锁的。

    当然,像这种老式写字台的抽屉,落锁跟不落也没啥区别,老子至少有几十种办法能搞开。

    不过,我宁愿把这个落锁的抽屉当成惊喜,留作我最后的希望,所以,决定暂时不动那里,先搜其他地方。

    “连三柜”里装着的,则是些普通的衣物和鞋子,有男式的,也有女式的,看大小肥瘦,应该是张志亮和叶欣眉穿的,无论从材质还是做工上看,都相当廉价,多半是从荷花池批发市场批来的地摊货,从中看不出任何富有深意的“蛛丝马迹”。

    这样一些发现,让我十分纳闷。

    看这房间的布置陈设,以及里面放着的东西,似乎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根本没有任何异样,就像一个贫寒人家的蜗居,毫无特别。

    这样一个房间如果放在别处,绝对属于那种毫不起眼的普通民居,英国条子福尔摩斯来了,估计也找不出屁的蛛丝马迹来。

    可是,当这样一间屋子,堂而皇之地在一幢豪华别墅里占有一隅时,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醒目刺眼了。

    不说别的,违和,不搭调,就是这个房间最大的怪异之处。

    除了写字台中间那个抽屉,这间屋子里,也只剩下屏风后我没搜了。

    那几扇老式屏风,被放在屋子的一个角落,圈出了一个相对隐私独立的空间。

    因为屏风是紧挨着承重横梁摆放的,所以,几乎将那个独立空间,完全围了起来,就算我在天花板上,也根本看不到那里。

    这几扇老旧屏风,总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过,我又说不上来,自己在哪儿见过这些东西。

    我走到屏风前,轻轻将最右边一道拉开,然后,我惊讶地瞪大了双眼。

    屏风后,居然另有天地。

    我原以为这个房间,只是个十多平米的规整单间,结果在打开屏风后才晓得,这个房间,居然是个套间。

    屏风后,居然还有两扇门。

    这两扇门的款式用料,与整个房间的风格统一,都是那种老式单元房常用的黄漆薄木门,黄漆多处脱落,显得整扇门都很斑驳破旧;门板是拼凑起来的,裂缝很大。

    当然,最让我惊讶的还不只这些,而是屏风后的两扇门间,居然还见缝插针地摆着个书柜。

    书柜同样老旧破烂,一如上面摆放的那些书一样。

    那些书显然有点年头了,很多甚至是线装书,封面写着晦涩难懂的小篆。

    其中,部分书老旧泛黄,甚至还有破损残缺,打眼看去,不太像高仿做旧的假货,应该是真家伙。

    这些书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本。

    一本是《金色瓶子里的那朵梅花》,另一本则是《大唐钦天监堪舆全书》。

    两本书都是竖版线装。

    《金色瓶子里的那朵梅花》,是毛笔端楷写就的手抄本,并非雕版印刷出的工业品,无论价值几何,绝对算得上孤本;《大唐钦天监堪舆全书》,则是雕版印刷本,已经破烂得像团浆糊,多处有粘贴修补的痕迹。

    我之所以对这两本书印象深刻,并非因为它们的历史积淀和珍藏价值,而是因为张志亮那厮,曾拿这两本书当道具,摆拍过他的“书房”。

    看到这两本书后,我脑海里如电光闪过,一下子想起来,为什么自己会对这排屏风,有如此熟悉的感觉了。

    无论是这排屏风,还是屏风后隔离出的“书房”,原来,都是张志亮发迹前用过的家什。

    那时,他还跟叶欣眉租住在川大附近的民房里,住着面积不到二十平米的地下室,听说,还曾与人合租过一段时间。

    不过,对那段贫寒经历,张志亮始终讳莫如深。

    发迹前,他从不邀请任何人,去他俩的出租屋。

    除了那张得瑟自己“书房”的朋友圈微信外,张志亮也从不晒他们的出租屋。

    所以,对那里,我知之甚少。

    不过,当我看到那排老旧屏风,再看到那两本线装书时,我便瞬间明白了一切、想通了一切、理顺了一切。

    根据我的分析判断,张志亮别墅里这个房间,应该完全照搬他们当年的出租屋设计布置的,甚至里面的家具摆设,也应该是当年他们出租屋里用过的东西。

    以张志亮那厮的尿性,这种事,他绝对干得出来。

    无论出于纪念目的,还是出于得瑟目的,甚至是出于讨好叶欣眉的目的,那货都能干出这种鸟事。

    出人意表是那厮的招牌。

    当年,那货放弃深圳一家外企的优厚待遇,果断带叶欣眉到九眼桥卖黄盘,就不晓得让多少人跌破眼镜。

    所以,在如此豪华的欧式别墅里,搞这么一间破烂流丢的“忆苦思甜房”,绝对符合那货的性格。

    除了张志亮,正常人干不出这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