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七后人

冬至那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天书残卷最新章节!

    漆黑的通道只有我们几个人的跑步声,前面有个灯光影影绰绰的也不知道是谁打的手电,现在我的感觉很不好,那种恶臭实在是太‘美妙’了,我不敢用鼻子呼吸,如果我这样做了,那么在下一秒我很有可能就会晕倒。

    虽然现在是靠着嘴巴呼吸,但是依然还是有着丝丝的腐味顺着口腔冲击我的味蕾。

    这种煎熬没有持续过久,因为这种味道是挥发在空气之中的,而后面那四层鬼楼现在正在燃烧,产生了高温烧灼着空气,使周围的空气都变成了而空气。

    大家都知道热空气是往上升的,之所以是上升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空气受热膨胀后,密度减小,体积增大,但事质量没有变化,收到周围空气的浮力就增大,也就往上窜了,像热气球和孔明灯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不过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通道是朝下,虽然我没有看到,但是有一个很微妙的变化却是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我越跑越快了,越跑越轻松了。

    终于等到再也感受不到周围燥热的空气,和那种恶臭我才放缓了脚步,再小跑几步就看到前面的项季等人已经停了下来。

    我走了过去一屁股坐了下来,喘着粗气问道:“刚才那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触发机关啊,怎么鬼楼就塌了。”

    大家都没有说话,对于刚才的事也是不知所然,不过杆子倒是大大咧咧地说道:“没什么好奇怪的,那个东西不是我们祖师爷搞进来的吗,肯定是有很高深的玄妙没有被我们发现。”

    虽然这话没凭没据,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毕竟是温韬的手笔啊,祖师爷的手段岂是我们能妄加评论的,一提到祖师爷,我们都把目光投向了项季,看着他手上的那本盗墓编年史。

    项季也懂我们的意思,直接把那本书交给了景秀,说道:“还是让倒霉丫头来念给我们听吧。”

    他的做法很有深意,毕竟景秀是一个专业的考古家,接受了国家的培养和教育,这么一本东西对我们土夫子来说,就是一本书,看了也就看了。

    但是交给景秀的话,那么意义就不同凡响了,其中所蕴含的各种考古价值自不用说,还印证景秀被鬼附身时说的那句话,把它上报给国家,现在应该算是上交给国家了吧。

    景秀伸手接过书后就翻看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读了出来。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中招灾招难的莫过于百姓大众,他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开始铤而走险盗挖官宦的墓穴,刚开始还是零零散散各自为战,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们开始拉帮结伙,划分势力和底盘。

    其中最开始组织势力的,就要数东汉末年太平道的教主张角,为什么他能一呼百应,喊出‘苍天已经,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追随者就无数。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有钱,有很多的钱,那时的社会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吃,是那时每一个人最大的奢望,但是没有钱怎么能在那些官宦商贩上买到粮食,没有粮食那只有饿肚子。

    张角就是看准这时机,他开始整合了那时还是零散的盗墓贼,把他们归类划别,创建了两种特殊的职业,卸岭力士和搬山道人。

    这两种人是由他手下的黄巾力士和黄巾法师,两个兵种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卸岭力士负责探龙定穴,专门寻找王侯将相的墓穴,而卸岭力士找到墓穴所在打开之后,那么就轮到搬山道人出场了,他们的任务也很简单,一个字:搬。

    凡是在古墓里能值点钱的,通通搬走一个不剩,两种职业的相互配合协作,让张角赚得盆满钵满,不然凭借他的一张嘴怎么能煽动,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农民跟他一起造反。

    那时的刑罚严明,一个人造反最后死的不止那一个,甚至是以前和他说过话的人都要受到株连,如果不是那时实在是没东西吃,就要饿死,再加上张角的太平道的救济,那么历史上也不会出现太平起义了。

    虽然张角的太平起义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他给世人带来的功绩不是那种起义,而是整合了盗墓界的规范,这也为后来的一个人奠定了基础。

    这个人就是和张角同一时期的曹操,在打败了张角的黄巾军后,他不像各个诸侯一样忙着分封土地,追杀黄金余孽捞取战功,当时只有二十出头的他看中了张角留下来的遗产。

    卸岭力士和搬山道人。

    因为曹操看到了张角能掀起这么大一场**的根本,那就是钱,但是在乱世做什么事来钱最快,无疑就是盗坟掘墓。

    古时谁最有钱,这点毋庸置疑是皇帝,但是皇陵不是那么好盗的,因为只要有朝廷在,就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如果你这个朝代当皇帝的不去保护别的朝代的皇陵,那么等你死后,你的皇陵还会有没有人去保护。

    于是间历朝历代做皇帝的都有一个很微妙的默契,那就是不管皇帝谁来做,做了皇帝就要尽到保护所有皇陵的责任,所有那时的盗墓虽然猖獗,但是没人敢去挖皇陵。

    那么除了皇帝还有谁最有钱,很明显的就是给皇帝办事的高官。

    那时的曹操就是打的着这个主意,他也看准了机会,招募了很多黄巾余孽,并且找到了掺杂在其中的卸岭力士和搬山道人,这也为他后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等到董卓乱政,曹操行刺失败后,他就更加的看重这两种职业,因为他知道了天下的大势即将改变,他还收罗了各个地方的散盗加以培养。

    直到曹操击败袁绍,一统北方,盗墓史才真正的发展起来,而曹操也不管什么皇帝默契,把盗墓的手掌伸向了各个皇陵。

    还有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永不称帝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动了皇陵,怕自己死后会被人挖出来,不仅仅如此,就算他自己死了,他的墓到现在也没人知晓在哪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把他手下的盗墓贼漂白洗黑了,把有功之臣拉出来论功行赏,在他的军队中设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两种官爵,用来激励他们更加卖力的给他挖取宝藏。

    但是等到曹操死后,这两种人就不受人待见了,一来是因为这种人长期与古墓打交道,受到里面毒气和各种机关的侵蚀已经中毒匪浅,二来则是因为那时的局势相当的稳固,曹魏已经不需要太多的金钱。

    或许是感受到自己被轻视,所以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纷纷辞官隐于山野,风光一时的盗墓能手不在往昔,我们盗墓史暂时的陷入到了一个低谷。

    直至盗墓界出现了另一个史诗级的人物:温韬。

    温韬生活的年代同样是战火纷飞的时代,他盗墓不是为了钱财,他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因为有一天,有一个自称是七后人的组织找到了他,和他达成了某种协议,七后人能给温韬各种盗墓的技巧,但是作为报答温韬要帮七后人找到他们指定的墓穴,并且进去改变里面的风水和大势。

    七后人还明确的告诉了温韬,他们在这之前不仅仅找了他,他们还相继找到了张角和曹操,但是这两个人最后都失败了。

    但是温韬不是一个笨蛋,通过几次的接触,他就知道了这七后人组织不是一个简单的势力,他们作风低调,行为怪异,好像是在防着什么人。

    更让温韬觉得惊恐的是,张角和曹操两个人的背后居然也有七后人的身影,一个张角就让他这个小小的节度使惊恐,更别说是半个皇帝的曹操。

    不过不管怎么样,七后人交给温韬的技艺和传承都是上层的,让他也受益匪浅,从中得到的好处也就很多,而温韬也按照七后人的吩咐进入到一个又一个的神秘古墓之中,设计了种种布置,改变了里面的风水大势。

    他们就这么相互利用合作,不过温韬也从种种痕迹中发现了这七后人丝丝端倪,首先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七后人居然不会衰老,从第一次看到这七个人开始到他的晚年,这群人的体型和形貌都没有改变,声音也是没有丝毫的变化。

    一个东西瞬间出现在温韬的脑海里,长生不老药。

    这种东西或多或少他都知道一点,传说秦始皇不就想要炼制那个宝物,但是最后他也没有长生不老,但是流传下来的种种传说却让人想入非非。

    这对一点温韬也是,于是在第三次帮七后人办事的时候,他就动了歪主意,利用自己手上的力量,杀死了七后人的一个人,也得偿所愿的从他的身上得到了长生不老药。

    但是对于七后人的恐惧他从来没有消除过,事情也正如他想的那样,他遭到了七后人剩余六个人的疯狂报复,最后无奈躲到了以前为他们布置风水大势的墓中,以为七后人不敢进来。

    不过他还是想错了,七后人进来了一个,并且是最暴力最凶残的一个,他和温韬在那个墓里激斗了很久才靠着自己的徒弟的牵制害死了那个人。

    但是最后温韬也是深受重伤,即将要死的他也看开了,虽然他不知道七后人的是谁,他们有什么目的,但是这样随意的摆布他,也让他心声怨恨,他不想让这一切深埋在黄土之下,为此他写下了这本书,希望让后人知晓。

    事情就是这样,景秀把书合上,叹了一口气补充了一句话。“上面还有一副地图,貌似是通向主墓室的,上面用一个红点标识,旁边还写了通天巨宝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