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黑衣大食

策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血掌乾坤最新章节!

    她又以婚姻作为诱饵。其实三郎心里早有想法。别人去他又怎能放心。因此上前道:“三郎与排风愿前往大食。”

    宝镜一听三郎要去大食立刻出班。“母后。孩儿愿意陪同驸马前往。”

    这么大的事完全交给一个外人。萧后毕竟不放心。宝镜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女儿。虽然说女儿心外向。可有她在怎么也能督促下三郎。因此当即应允。

    众将下殿。宝镜也欢天喜地的下去准备了……

    ※※※※※※※※※※※※※※※※※

    大食国的都城巴格达东城前的官道上來了三个男女。男的俊秀绝伦。举首投足潇洒飘逸。女的一个英姿飒飒。一个高贵美丽。中原离此地近万里。大食人极少能见到天朝上邦人物。而且又是如此超凡脱俗的男女。因此三郎几人一出现便引得路人侧目观望。

    这些大食男女男的穿着倒与辽人极为相似。喜着马裤桶靴。不同的是女子。她们不仅穿的极为严谨。而且头上多戴布巾。以纱巾蒙面。而且无论是军队中还是寻常百姓家。用的旗子等物多以黑色为主。少部分人用白色。

    这些波斯女人们多为金发碧眼。高鼻明腮。也有少部分是象琳娜那样的灰色眼睛。不过不象琳娜的眼睛那么迷人就是了。她们看着两个姑娘倒也敢低声议论。可看象三郎只一瞥就赶紧把眼睛挪开了。匆忙的开始低头走路。显得极为羞涩。

    这一路上他们对大食的历史也了解了不少。知道他们崇尚天方教。信奉真主。他们的首领被尊为哈里发。相当宋辽的皇帝。三郎几人边走边与当地军民交谈也渐渐的熟悉了这里的风俗。见怪不怪了。

    大食国的前身是阿拔斯王朝。因其旗帜尚黑。故有 “黑衣大食”之称。阿拨斯王朝时期乃是阿拉伯的黄金时代。

    公元747年。奴隶出身的艾卜?穆斯林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于752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阿拔斯派首领、伊拉克的大贵族艾卜勒?阿拔斯利用人民起义的力量建立起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的建立与巩固。标志着阿拉伯帝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王朝以伊拉克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营建了新都巴格达。该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世界性大都市。

    随着新王朝的建立。阿拉伯帝国的社会面貌也发生相应变化。阿拉伯帝国的君主**统治空前膨胀。此时的哈里发们不仅自称是先知的代理人。而且也是安拉真主在尘世间的代表。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

    他们凭借庞大的官僚机器。对广袤疆域内的各族人民进行封建统治。官僚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维齐尔”。也即宰相。辅佐哈里发总理万机。权势极大。同其他各**队是阿拔斯王朝的有力支柱。

    天方教也即现在所称的伊斯兰教。是七世纪时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首先兴起、建立的。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

    强盛时的唐朝为了争夺中亚霸权。曾派名将高仙芝率四万大军与阿拔斯王朝的十七万大军在怛罗斯(今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一带展开激战。这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大帝国的对抗。最终以唐王朝的失利告终。并因此退出了中亚霸权争夺战。中亚的历史进程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怛罗斯战役之后。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唐朝无力染指西域。并自此退出对中亚霸权的争夺。原本臣服于唐朝的中亚诸国转而臣服于阿拔斯王朝和吐蕃王朝。对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起了作用。尽管阿拔斯王朝取得了怛罗斯战役的胜利。阿拔斯王朝也未有东进扩展领土的打算。伊斯兰教在中亚开始全面传播。

    唐朝末年。随着阿拔斯王朝的堕落和大辽的兴起。强大的帝国开始分裂为大食、回鹘、月氏、哈剌鲁等多个小国。而且多向大辽、吐蕃臣服。

    三郎几人向城门望去。城门两侧各立了一队披甲荷枪的士兵。对來往行人严加盘查。想是因为辽兵压境的缘故。

    几人身为辽国使臣。也无须顾忌。直接上前欲找城门官向里通报。就在此时。就听身后人喊马嘶。真身看时。只见有约千余人的队伍马蹄蹋蹋正向城门弛來。这些人趾高气扬。跑的很快。呼啸着从他们身旁经过。

    三郎一打眼。不由吃了一惊。这些人中除了一位身着大袍。外罩金色披风。包头巾上戴头箍。脖颈上戴着金圈的年轻人。因为所乘坐的坐骑高大。而他又撇嘴龇牙、得意洋洋比较显眼之外。尚有两个和尚跟在年轻人身后。三郎看他们的背影象极了刚刚背自己打败的赖沃僧和他的师父火工头陀。

    难道真的是他们。他们也來这做什么。他正寻思。这些人已经向城门官交接完毕。浩浩荡荡向城内开去。

    几人也來到城门前向门官说明身份。大辽使者來了。城门官哪敢怠慢。引着他们径直來皇宫。着他们在宫外等候。门官一溜小跑进了宫门。

    过了足有半个时辰。门官出來了。说皇帝有令先让他们驿馆休息。明日再行接见。几人无奈。只得跟着门官又到了驿馆。暂时在驿馆先住下來。等着大食皇帝接见。

    三人直等了两天。直到第三天早上朝官才來宣他们进殿面君。

    几人随着朝官进入皇宫。大食国的宫殿几乎青一色的白墙黑顶。虽有些单调却也显得庄严。他们觐见大食皇帝首先要经过“万国之门”。这是波斯帝国强盛时留下來的规矩。乃是各国使团进入或离开时的必经之门。

    万国之门门前矗立着四座人面牛身巨型雕塑。看到它们。三郎很容易就想起了中国的麒麟。但它们是人首、牛身、鹰翅。每座雕塑体魄强健。头戴王冠。下颌像古埃及法老一样戴着髯套。不过尺寸更大些。四座雕像朝西朝东各两座。都有五六丈高。可以想见当年前來朝靓的使臣。在离开时面对这样的巨像必为帝国的威严所折服。朝官告诉三人。这里每座雕像的仪容都是依照波斯帝国国王的面容塑成。

    三人穿过雄伟的万国之门。就到了阿帕达纳宫。这里就是大食国皇帝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也是皇宫内最大的殿宇。

    三郎侧眼向这座殿宇望了望。暗暗惊叹不已:“好宏大的殿宇。”

    只见之座宫殿由三四十根根石柱支持顶部。每根石柱目测也有七丈高。柱顶雕塑着承托横梁的双头牛怪物。在这座大殿的东、西、北三面都有石柱门廊。每一面又有十几根根石柱。大殿的墙壁上隐隐约约绘有飞牛图案。

    呵呵。三郎感叹着。自己在现代时都沒有瞻仰波斯帝国遗址的机会。沒想到现在居然看到现成的了。真是造化弄人啊。

    他正在寻思。就听朝官喊道:“大辽国使臣到。”

    就听一个女子的声音道:“宣。”

    几人跟着朝官转过两根石柱就看了高高的白色玉阶和矗立两边的百官。这些大食官员皆着宽大的高领长袖大袍。头上裹着各色各样的头巾。

    向中间玉阶上看去。只见中间宽大的白色牛头高角椅上坐着一名身着紫金缎罗衫。高髻云鬟。耳坠夜明珠。头顶王冠的女人。

    三郎吃了一惊。怎么会是她呀。她居然是大食的国王。排风二人也惊诧不已。因为王座上坐的是一个美丽已极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就是他们前日所救的少女琳娜。在琳娜的身后两侧还战着两名白衣黑巾、金发碧眼的美貌女郎。呵呵。确切的说法应该叫女官。

    紫金缎罗衫。高髻云鬟。耳坠夜明珠。头顶王冠的琳娜此着一身单调的黑色衣衫更显的靓丽明艳。美。美极。

    女王琳娜向下望了他们一眼也有些吃惊。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柔美的声音仿佛不认识他们一般飘了过來:“你们可是大辽国派來的使臣吗。”

    三郎忙以辽人的礼仪抚胸颔首道:“正是。在下笑雪风。见过女王陛下。”

    琳娜面无表情道:“你们此來所为何事。”

    呵呵。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不过三郎并不怪她。女王必然有女王的苦衷。于是他不紧不慢道:“萧胡辇夫妇被辽军所败逃入贵国。还望女王陛下将她二人交给我们带回大辽。以免两国妄动干戈。还请女王陛下明鉴。”

    女王沒回答他。而是转向旁边一名着黑白剑条衫长袍。头戴墨绿色头巾的大臣道:“维齐尔。你意下如何。”

    维齐尔在大食既是丞相的意思。不过他们不知道。只以为这人的名字就叫维齐尔。于是齐把目光投向他。

    这名被琳娜女王称为维齐尔的官员向女王施了一礼。转过身來望着三人傲慢道:“你们大辽陈兵十万在我边境我们就怕了吗。我大食铁蹄也不是吃素的。何况我们大食国与萧王妃乃唇齿相依的兄弟之国。又岂能背信弃义毁弃盟约。你们几人请回吧。若萧太后同意就让萧王妃夫妇留在我国安享晚年。他们年龄大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这样一來两国岂不是相安无事。何來战端。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