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建造纸厂

生活进行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杨老太嘴里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大棉袄给他披上。

    杨绣枝忙问道:“爹,您怎么病了?我走的时候不是跟您说过吗?让您放宽心,您闺女有办法嘛。”

    杨老汉摆摆手哑着嗓音回道:“爹没事儿,不小心着了风寒,现在已经好多了,不碍事儿的。

    老大,快跟爹说说,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杨绣枝伸手从衣兜里拿出托运单交给他看。

    看着手里的托运单,杨老汉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脸上,病也一下子好像全好了。

    他穿好大棉袄就要穿鞋下炕,说是要把这个好消息早点告诉他二哥。

    杨绣枝说外面太冷还是自己去送信,老爷子非要自己亲自去跟二大爷分享喜悦。

    看到自家便宜爹一下子就生龙活虎起来,杨绣枝也只能放行了。

    只是让他换上今年给他新做的新棉袄、新棉裤再出门。

    她心想,还是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需心药治,真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古人诚不欺我也。

    托运单给了便宜爹,杨老汉按照买废铁的价格给杨绣枝结清货款和托运费,还给她报销了来回的路费。

    杨绣枝看着拿到手里的报销款,也只能无奈的苦笑了!

    唉!只要便宜爹高兴就好!毕竟跟这次出去一趟的收获相比,花出去的都是些小钱。

    二大爷和村干部们具体怎么安排,杨绣枝就没再管了,快过年了,家里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在家休息了一天,她就跟杨老太一起着手准备一家人过年的吃食了。

    六七年过年,杨志刚兄弟俩没回家过年,两个人留在长春市陪自己的对象。

    杨绣枝他们一家人在村里过年,除了要给二大爷,给村里族老们拜年,余下的时间一家人就是猫在家里吃吃喝喝的。

    杨绣枝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写了好几年的小说结尾,再怎么说小说今年也该完结了。

    她写着写着,就自嘲的笑了笑,自己是个难产的作者,一本小说断断续续写了三四年。

    看样子写作这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对自己来说是行不通的!自己是不适合靠写作来养活自己的。

    ……

    因为有维修工具,加上钱小满准备的拖拉机配件非常齐全,所以张工程师和钱教授带着杨志国和杨志平两个徒弟,在猫冬的这段时间已经修好了两辆拖拉机。

    两个人还说在春播前最少还能修好两辆。

    如果春播的时候有四台拖拉机帮忙春耕,就可以省下不少劳动力,春播的时间最少可以缩短一大半。

    春播之前,二大爷用一辆拖拉机为代价,跟公社齐书记换来杨家庄三辆拖拉机的用油指标。

    有了足够的柴油,杨家庄的春耕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春播结束后,地里的活计就不算多了,大多都是除草等不算很重的活计,这些妇女同志们就可以完成。

    于是杨绣枝就有在杨家庄再办个作坊的打算。

    自己空间家里的各种纸都快用完了,想到村里人用那些稻草、树叶、竹片上厕所。

    哪怕条件好的上厕所也只能用黄草纸。

    又想到自己上厕所如果没有卫生纸用的日子,杨绣枝的后背不由自主的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杨绣枝虽然喜欢归隐山林的生活,却从来没想过成天与泥巴打交道当一辈子的农妇,过着苦哈哈的日子。

    所以她十分迫切的想在村里开一个造纸作坊。

    既然有想法,就要付诸行动。

    于是在六七年的春播刚一结束后,她就跟二大爷和杨老汉说了自己的计划。

    就是在杨家庄再办一个造卫生纸的作坊,专门生产日用的卫生纸。

    在六十年代由于全国生产卫生纸的厂家很少,所以卫生纸算是奢侈品,不是有条件的家庭根本就买不起。

    二大爷尝到了开香皂作坊的甜头,对于杨绣枝打算再给村里开一个卫生纸作坊的提议,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并且积极配合。

    他答应道:“我这就让人把村干部们都找来,等开完会后,我就去公社找齐书记落实给杨家庄架电线、送电的事情。”

    在召开的村干部会议上,村干部们也是一致同意在村里开卫生纸作坊的提议。

    因为有别的村原先开过草纸作坊,草纸的主要原料就是麦秸秆、芦苇等,生产的成品就是黄草纸。

    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因为吃不饱,才被迫关停了。

    加上村里人大多都有做黄草纸的经验,所以都认为建个造卫生纸的作坊应该不难。

    运动期间,各省对于纸张的需求量大增,所以很快公社齐书记就批准了在杨家庄建造纸作坊的和送电的请求。

    但是齐书记说建一个卫生纸厂牵扯的面太大,必须公社也参与其中,公社和杨家庄各出资一半,否则上面不会同意。

    公社会安排一个会计到杨家庄,跟杨家庄的村会计共同管理建厂资金。

    对于这里面的弯弯绕,二大爷自然十分清楚,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来,他说没意见,只要卫生纸厂开在杨家庄就行。

    经过协商,双方最后约定铺设电线和修路由公社出面负责完成,建厂房和购买设备由杨家庄负责完成。

    就这样本来准备开个卫生纸作坊,因为有公社的参与,最后变成了在杨家庄开一个造纸厂。

    有公社齐书记牵头,组织村民架电线,修路就不需要杨家庄来操心了。

    担心会造成环境污染,杨绣枝建议造纸厂要建在离村远一些的石头荒地上。

    说干就干,村干部们迅速行动起来,在离村两三公里的山脚下,选了一块石头荒地。

    然后就组织村里的拖拉机手平整地面,又组织村民脱土坯,盖纸浆作坊、造纸作坊、原料盖仓库、成品仓库,污水处理站。

    造纸的原料很容易找,麦秸秆、芦苇、稻草、木材等都可以。

    造纸最关键的就是把原料粉碎,为了减少作坊工人的劳动强度。

    杨绣枝又带钱小满去了长春市,钱小满从她的App里购买了两台发动机不能用的二手粉碎机,还有造纸厂淘汰下来的一些老旧设备,维修用的各种配件。

    张工程师和钱教授用杨志刚兄弟俩组装的发动机,用买回来的配件对粉碎机和造纸设备做了维修和改装。

    秋收结束后,造纸厂也建造完成,杨家庄的家家户户都有人进厂上班。

    杨绣枝跟二大爷要了一个进厂名额,就赶着牛车去了钱家屯。

    她这趟去钱家屯既是给钱村长送进厂名额,又打算在钱家屯给自家买些细粮。

    十月中旬卫生纸厂也正式开始投入生产。

    杨绣枝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卫生纸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