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村里来了下放的人

生活进行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两个菜都是母女俩爱吃的菜,这个年代国营饭店的菜量本来就大,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所以一不小心,两个人就给吃撑了。

    因为中午吃得太饱,于是母女两个人不紧不慢的往回家的方向边走边消食。

    母女俩走着走着,刚拐过弯来走到另外一条街上,就看到迎面有不少人慌慌张张的朝着自己这边跑过来。

    母女俩十分的诧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杨绣枝抬头朝前看,就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两队红小兵正在进行激烈的辩论,双方人马一个个吵得脸红脖子粗的,相互指责,一时群情激愤,大有大打出手的架势。

    现在大街上除了吵得不可开交的两队人马,其他人早就跑的没有了踪影。

    再看街道两旁的铺子也都大门紧闭。

    杨绣枝心想,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是要干仗的节奏,难怪街上的人都被吓跑了!!

    担心双方真的会打起来,杨绣枝可不敢跟钱小满在此久留。

    她弯腰背起钱小满拔腿往回跑,母女俩也要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要不说女人的第六感就是灵呢,她背着钱小满刚刚拐到另外一条街上还没跑多远。

    忽然就从隔壁街上传来“砰…砰…”的枪声响起。

    杨绣枝一边快速的跑着一边心想:我的个乖乖,还真动枪了!

    钱小满也小声的惊呼道:“老妈,他们打起仗了,咱们快跑。”

    隔壁街上的枪声开始密集起来,子弹啸叫着好像就在房顶上飞。

    杨绣枝跑的更快了!要是不小心被流弹击中就悲催了!

    真的太吓人了!

    杨绣枝背着钱小满跑得飞快,汗流浃背、喘着粗气一路跑到家,进门就立马关上家里的院子门,心有余悸的母女俩这才放下心来。

    街上又发生了武装械斗的事情,在外面跟朋友吃饭的杨老汉也知道了。

    子弹可是不长眼的!他知道母女俩在家是待不住的,心里担心母女俩的安危,所以跟好兄弟周铁山酒都没喝完,就火急火燎的往家里赶。

    杨老汉一进家门,当看到母女俩好好的待在家里的时候,他的一颗提着的心也放下了。

    担心这个时候留在长春不安全,所以父女俩决定赶紧离开长春。

    既然长春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杨绣枝下午就赶到火车站买了两张回家的火车票。

    杨绣枝还是买的每次回去时坐的那趟车。

    进站排队上车的时候,才发现上这趟车的人还真不少。

    除了像她们父女俩这样的普通旅客,还有不少去串连的红小兵正在排队上车。

    居然还有被四个军人押解的一群下放改造的坏分子也在排队上车。

    这群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还有两个瘦瘦小小的小男孩子,一个是看上去应该有个五六岁,另一个孩子大一些,有个八九岁的样子。

    看到那些人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他们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的仿佛行尸走肉的样子。

    看到这些人的惨样子,父女俩心里都不好受,是十分的不忍,但也无能为力。

    心里只能说声:真是造孽啊!

    这些人被分别安排在另外两个车厢里。

    杨绣枝的力气大,等父女俩背着小满和行李好不容易挤上车,车上已经没有可以坐的位置了!

    车厢里到处都是人,父女两个放下行李,只能背着钱小满站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

    见杨绣枝要挤进车厢里找座位。

    杨老汉忙出口阻止道:“车上人太多了,大丫头别去,爹站一会儿不碍事儿,实在累了爹可以坐在地上,反正要不了多久就到家了。

    你还是护好满丫头要紧,别让人把她给挤着了!”

    杨绣枝听杨老汉的劝,也没有勉强。

    在车上站了好几个小时,腿都快站断了,火车开了几个小时总算到了抚松县站。

    父女俩刚刚一下火车,没想到在抚松县下车的还有那群下放的改造分子。

    也不知道这些人会分到那个村。

    父女两个快速走出火车站就直接回了杨家庄。

    回到杨家庄的第二天上午,村里来了一辆拖拉机,拖拉机拉着满车的人直接开到村大队部。

    从车上先跳下三个人,有两个人戴着红袖章。

    两个红袖章从车厢里喊下来四个大人加两个孩子,一共六个人。

    因为父女俩这次带回来的订单量比较大,正在村部商量扩大香皂作坊这件事情的村干部们,听到动静就迎了出来。

    走在最前面的二大爷一看来人,有个人他认识。

    一个是公社的办事员李兴平,其他两个是县革委会的人。

    李兴平一看到二大爷就说道:“杨村长,这是上面下放到你们杨家庄的改造分子。

    这些人都安置在牛棚改造,你们村要做好安置和看管教育工作。”

    二大爷看了一眼李兴平身后的六个人问道:“李干事,这两个孩子也是?”

    李兴平回道:“也算也不算,来你们杨家庄改造的是两家人,孩子是他们两家的。你们村要好好监督他们改造,给,这是两家人的资料。”

    他说完就递给二大爷两个牛皮纸袋子。

    这时杨老汉也认出来,是昨天那群跟他们一起下车的改造分子,没想到杨家庄还分了六个。

    他只是没想到下乡改造还带着孩子。

    二大爷接过牛皮纸袋点了点头,还做了保证。

    李兴平跟两个革委会的人急着把车上的改造分子送到各个村,所以也没多停留,交代了几句,就开着拖拉机走了。

    等人走了,二大爷看了那几个人一眼,他半天没说话。

    此时天空灰蒙蒙的,灰黄色的浊云厚厚的、低低的,低沉的气压混着冷风扑打在人心上。

    六个人里有老有小,身上穿得都是破破烂烂的,被冷风一吹,一个个都被冻得瑟瑟发抖,两个孩子的手都被冻的又红又肿。

    他叹了一口气对民兵队长杨勇兴说道:“牛棚那边还有间放草料的仓库,年前才修过了,还算暖和。

    你们再辛苦一点,安排人帮着修两个火炕吧!”

    说完他看着杨老汉说道:“老三,这些人都没有带粮食,你安排人给他们送些粮食过去。”

    杨老汉答应了一声就带着仓库保管员走了。

    二大爷说完,也带着其他几个村干部朝着香皂作坊走去。

    看所有的人都走了,民兵队长杨勇兴也带着那几个人往牛棚那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