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原主娘

生活进行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杨绣枝估计也就是这几年的政策还算宽松,各家各户的院子里可以种些东西。

    等再过两年,到了六六年大革命的时候,自家的院子里如果再种这些东西,估计应该会被割尾巴。

    等到那个时候,家里的菜园子也不能随便种,家里有果树的也都会被砍。

    每家每户不管是鸡鸭鹅就只能养两只,超出的部分就会被割资本主义尾巴。

    唉!不想了!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从原主的记忆里,杨绣枝知道原主的娘是个讲究人,所以家里的茅厕,柴火垛,还有家里的鸡窝和猪圈都被安排在后院。

    杨老汉也在家里的后院开了一道门,这样从后门出去就可以直接上山。

    住的房子是座北朝南并排着一趟建有四个大房间,房间里还都有个小套间,不进屋子里根本就看不出来。

    也可以说是未雨绸缪吧!要不都说老杨头精明呢?虽说他现在只是杨家庄的一个小小的村会计,但是你不能低估了老杨头的能力和见识。

    当初老杨头在建这栋房子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家孩子们将来成家立业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了。

    所以才会把四个大房间开了两个大门。

    当时建的时候,老杨头特意把四个房间都做的都是一面砖墙挂面。

    这样跟村里其他人家相比算得上是中上游,但是也不算是特别的出挑。

    在现在看来,原主的爹杨老汉是位有着高瞻远瞩的人。

    杨绣枝挑着担子推开东边的那扇门进了主屋,进屋就看到一个老太太盘着腿正坐在炕上补衣服。

    杨绣枝知道这就是原主的娘萧云英。

    屋子里的摆设也很简单,几口斑驳掉漆的大木箱子,还有两个同样斑驳掉漆的大柜子,小柜子,炕头摆有炕琴,炕上有个炕桌。

    老太太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色斜襟粗布褂子,虽然衣服上有好几个补丁,但是十分的干净整洁。

    杨绣枝知道原主娘是个利落人。

    老太太头发有些花白,但是十分整齐利落的在脑袋后面挽了一个发髻,面上的皮肤有些蜡黄。

    三年自然灾害刚刚才过去,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面色都是这样。

    听到有人进屋,老太太就问开口道:“是谁呀?”

    杨绣枝十分自然的喊了一声:“娘,是我,我回来了!”

    老太太眼睛有些近视,正眯着眼睛想看是谁来了。

    听到杨绣枝的喊声,立马放下手里正在补的衣服。

    老太太心里有些纳闷,把大女婿的后事办完之后,他们一家刚从大闺女家回来没两天,怎么大闺女后脚就回家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老太太虽然心里直犯嘀咕,但是还是一边准备下炕,一边答应道:“唉!是老大你回来了呀!快进屋,你今天怎么有空回来呀!这次把孩子们都带回来没有?”

    杨绣枝急忙开口制止道:“娘,都带回来了,您别下炕了,您眼睛不好使,可别摔着了!”

    老太太笑着回道:“不碍事的,在自己家里,娘熟得很。”

    这时双胞胎兄弟俩开口喊道:“姥姥,我们今天全来了,小满也来了。”

    说罢,两个小家伙都急着要从箩筐里爬出来,吓得杨绣枝赶紧说道:“都等会儿别急,别急,等娘把担子先放下。”

    老太太一听把小满也带来了,于是急忙说道:“快,老大,快把小满抱到炕上来,让姥姥好好瞧瞧我们满丫头好些了没?”

    杨绣枝一边把挑着的担子放在地上,一边回道:“娘,您放宽心,小满已经全好了!她现在精神着呢!

    我们家小满肯定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小满,乖,快叫姥姥。”

    老太太一听立刻双手合十,接着冲着天上摆了拜,然后嘴里念叨着:“感谢菩萨保佑,今后也要多多保佑满丫头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接着用一块破手绢擦拭了一下眼睛,叹了一口气回道:“好了就行,好了就行,小满这孩子从出生就遭了老罪了,现在好了就好,就好!大丫头,我猜八成应该是孩子他爹给孩子挡了灾吧。”

    杨绣枝没有想还有这个说法,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于是就岔开话题问道:“对了娘,小妹不是都已经毕业放暑假了吗?怎么今天没在家?”

    老太太又用手绢擦拭了一下眼角回道:“他们兄妹三个都跟着你爹下田挣工分去了,这年月工分就是粮食,不挣工分就得饿肚子。”

    这个情况杨绣枝也了解,她看了一眼老太太拿在手里的手绢。

    在原主的记忆里,老太太老是流眼泪,杨绣枝心里猜测老太太应该眼睛感染了,得的是应该结膜炎,要不就是沙眼,所以才会老是流眼泪,最后影响到视力。

    自己在前世看手机久了,也有眼睛干涩,视力模糊,老是容易感染的毛病。

    正好自己空间的家里存有好几瓶消炎的眼药水,一会拿出来一支给老太太用着试试看。

    能治好更好,不能治好也可以起到消炎缓解症状的作用。

    钱小满小朋友因为原主还太小,没有多少小原主的记忆。

    所以她没听明白老太太说的啥意思,但是她还是十分听话的甜甜的喊了一声:“姥姥好!”

    此时她心里却想的是,杨绣枝同志这么快就进入到角色里面去了,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老太太听到钱小满奶声奶气的喊声,甜的心都快差点快融化了。

    于是急忙说道:“老大,快,把满丫头抱到炕上来,建国、建设你们俩也快上炕。

    对了,老大,你们娘四个还没吃晌午饭吧?来,先给三个孩子拿点果子垫垫。”

    这边还没等杨绣枝回答。

    老太太说罢,又扭头对三个小家伙说道:“你们三个先吃果子,等一会儿姥姥给你们擀白面条吃。”

    说罢,就从怀里掏出一串钥匙,扭转身就打开炕琴上的那把铜锁头。

    老太太从炕琴里拿出半包点心来,放在炕桌上打开,杨绣枝一看是蜜三刀,估计是原主回娘家的时候给老太太买的,应该是老太太没舍得吃。

    老太太招呼三个孩子吃零嘴垫垫,接着转身就要准备下炕。

    杨绣枝肯定不能真的让眼睛不好使的老太太给自己一家人做饭吃了。

    于是急忙说道:“娘,哪能让您去给我们做饭呀!您快歇歇,回到自己家,我自己来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