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诸子现状

香雪海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调教大秦最新章节!

    当乐正回到扶苏府邸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有些郁郁寡欢的扶苏。

    “咦,公子今日心情不好,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我私下相处直接称呼名字就好。”

    扶苏看到乐正回来佯装怒道。

    “哈哈,好,扶苏,今日可是遇到难题了?”

    乐正笑呵呵的换了个称呼,可以跟扶苏如此亲近是乐正没想到的事情。醇厚温善的扶苏能够这样对自己,也让乐正一直很是欣慰。

    “今日我去拜访了治粟内史陈辛。”

    治粟内史这个官职乐正是知道的,大秦九卿之一。掌诸谷物、金玉之贮,相当于国库司库。属官有太仓令、太仓丞,掌国库中粮食的贮存以及督导全国农事。

    决定进行大计划的时候乐正和扶苏就商量过,乐正负责造纸的事宜,而扶苏负责接触大秦朝堂上的百家官员。扶苏今天去拜访治粟内史就是为了这件事,在乐正的计划中只有诸子百家联合起来,才可以对抗强势的法家。不然就算纸张造了出来,法家来一出强取豪夺的话,乐正所做的一切就成了为他人做嫁衣了。

    看到扶苏郁郁寡欢的样子,乐正知道拜访的结果一定不好,果不其然,扶苏紧接着就叹了口气。

    “治粟内史陈辛不想参与此事,毕竟焚书的书籍里面没有农家的典籍。”

    “什么?农家的人想作壁上观?”

    乐正对这样结果也是很失望,在乐正的计划中,诸子百家借着这次的机会一起发难法家,那就有很大希望可以抵消焚书影响的,甚至可以直接让法家罢黜百家,独尊法家的计划直接破产。

    但是万万没想到扶苏拜访的第一个农家直接就拒绝了,虽然农家的典籍并没有在这次的焚书名单中,但是乐正相信面对纸张的前景,农家是希望自己的学派也可以传播的更广,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纸张更方便的了,但是农家却拒绝了。

    “乐正,本以为可以借助农家的力量的,没想到刚开始就......就......”

    扶苏忍不住再次叹息了一声,本来在扶苏的想象中如果可以拉拢到农家的治粟内史那对之后的大计划有很大助力,毕竟治粟内史身后的农家力量一直以来都跟各家学派相处甚好。

    毕竟再牛掰的学派,也得吃饭啊,而农家的学问中对于种植是很在行的,有不少典籍都是关于农业的事。

    农家也有自己的治国理念,但是一直以来农家的人都被各诸侯国放在了掌管农业的官职的上面,所以农家人就算有自己的理念也一直无法得到机会,更何况农家的思想中太

    过重农,重农就是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势必会让君王不喜。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就是农家的治国理念,要求君王要顺民心。但是恰恰因为这一点,导致了农家的人只能在朝堂上掌管农事,而无法参与到政治中来。

    在始皇帝的眼中,黔首都是用来贡献赋税和徭役的,并且在君主需要的时候上阵杀敌,献出生命和鲜血的底层存在而已。

    “无妨,农家的事暂且先这样吧,今日我见到了墨家巨子。”

    乐正想了想,觉得农家的做法有些事不关己的意味。但是作壁上观又怎样?事不关己又怎样?等到大计划真正成功的时候,这些农家人肯定会后悔的。

    “噢?墨家巨子相理勤?怎么,乐正跟相少府相谈如何?”

    扶苏倒是有些意外,不过马上就露出了期待的神色,他知道乐正不会只是告诉自己这一件事而已。

    “我与巨子相谈甚欢,变革的事情我已经说与巨子,但是巨子需要考虑一下。”

    “考虑一下?墨家也没有同意吗?”

    扶苏倒是有些意外,本以为乐正可以带来好消息,没想到墨家也没有同意。

    “墨家巨子的眼光岂是作壁上观的农家可以比的?我有很大的把握墨家最终会同意的。”

    “善,乐正今天收获不少啊,比之我可是厉害了很多啊。”

    乐正看到扶苏终于露出了笑容,忍不住打趣道。

    “扶苏啊,我可是说服了淳博士和相少府的,你可一家都没有说服啊,我这个做臣子的岂不是功高盖主啊,哈哈。”

    “哈哈,此话也就你乐正敢跟我扶苏说出来,我扶苏可不怕你功高盖主,你可是我未来的股肱大臣啊。”

    两人相视一笑,不知何时乐正和扶苏的亲近之意日渐浓郁,这种有些僭越的玩笑也让扶苏毫不介意。

    接下来两人又谈论了一些事宜,都是关于诸子百家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战国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但是到大秦一统六国之后,真正还可以被称得上是学派的已经不多了。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子学派中只有真正显学般的存在才传承到了现在。

    而此时在大秦朝堂有官职的只有五家而已。

    他们是秉持大秦国策的法家,执掌大秦器械建造的墨家,执掌大秦农事的农家,执掌祭祀占卜的阴阳家,以及虽然未曾身居高位但是弟子众多的儒家。

    其中儒家的存在最是尴尬,就因为儒家没有大臣身居要职,无法掌控一国国策大事,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墨家的

    弟子是最多的,就算是如今的大秦朝堂中也是儒家的弟子居多。

    而诸如道家、名家、杂家之类,此时的大秦的朝堂上已经看不到踪迹。这跟秦国的历史有关,秦国由一个边陲小国一步步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终一统六国,所秉持的就是富国强兵之道。所以秦国一直以来对那些实用性最强的学派是予以接纳的,不过只选择使用秦国喜欢的能力,那些秦国不喜欢的治国道理统统被压制了。

    比如墨家的非攻,墨家是反对不义战争的,但是墨家加入秦国之后,秦国利用墨家的技术发动战争,更是变本加厉。

    比如农家的重民,农家提倡顺应民意。但是农家加入秦国之后,就只能为秦国老老实实的管理田地,始皇帝该怎么收税还是怎么收税,而且变本加厉。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但是过去了这么多年,大浪淘沙,真正还能在一国朝堂上存续的目前也紧紧剩下了这五家而已。民间存续的那些学派,在大秦开始焚书政策的现在,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乐正和扶苏的计划中就是要争取到其中四家的支持,一起对抗法家,不然纸张最后真的会成为法家的嫁衣,这是乐正不想看到的。

    不过到现在为止,只有儒家的博士官淳于越支持这件事,墨家支持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但是只有两家是不行的,法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想想焚书大辩论的时候,满朝文武噤如寒蝉,真正敢对抗法家的就一个齐博士淳于越而已。偌大一个麒麟殿,满朝文武齐聚一堂,难道他们其中就没有其他学派的大臣?难道他们就愿意看到自己学派的传承断绝?乐正知道他们肯定不愿意,只是他们怕而已!

    虽然乐正不喜欢儒家的某些理念,但是在这件事上乐正是很佩服淳于越的。因为只有淳于越站了出来,只有淳于越在反抗,只有儒家的淳于越付诸了行动。

    但是,不论是乐正还是扶苏,都知道大计划所面对的压力。那是来自百官之首,三公之一的巨大压力。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大计划必须要进行下去,既然农家作壁上观,那我们就找其他力量。”

    “可是有了农家的先例,阴阳家的人估计也会作壁上观的。单靠一个儒家和墨家,此事难已。”

    扶苏有些失落的摇了摇头,作为皇长子的扶苏,继承了始皇帝的远大政治眼光。他很清楚乐正的纸张带来的巨大力量,那才是一个大秦所需要的。书籍就是学问,学问就是人才,人才不是单靠强权就能拥有的。

    “明日,我去拜访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