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上党书院,中平草草

独秀守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吾彀三国最新章节!

    先前编户齐民之后,上党郡足足多了近十万的编户齐民,数目之多令张燕瞠目。

    只是,虽然可用人数不少,屯田对无田无产的百姓和流民也大有好处,但那种近乎军事化管控,却让大多百姓犹疑却步。

    从各世家豪强释放出的十万百姓,只有不到三万无产者愿意参与屯田,其余百姓或是租借土地自行耕种,或是仍愿意托庇于豪强,做一个编户的佃农。

    三万屯民看似不少,却远远达不到张燕的要求,但他不能强迫,他已经得罪了世家,再得罪了百姓,可就彻底玩完不过张燕自然有手段,他迅速布告了四条鼓励措施。

    第一条,屯户可以免除每年一个月的劳役。

    第二条,遇到灾年,屯户将优先得到官粮赈济,屯户家中的患病者将优先得到官家医馆的医治。

    第三条,凡屯田满五年的屯户,可免费获得五十亩自有田地,满八年的可免费获得一百亩自有田地,自行耕种,按律纳税。

    第四条,官府将建立郡学、县学、乡学,凡屯田满三年的屯户,允许家中一名子弟免费进入乡学读书,屯田满七年者,允许家中一名子弟免费进入县学读书,绩优者可优先擢入官府任用。

    这四条规定一出,参与报名屯田的百姓登时蜂拥而至,甚至有一些有田地的百姓也参与了进来,数目达到了十万人,只把枣邸忙得不可开交,张燕不得不给他增派人手。

    众屯民在枣邸的带领下,开始分田、复田、修田、垦荒,趁着明年初夏前,做好屯田耕作的一切准备。

    上党地区处于太行山脚下,气候相对于并州北边地方稍微暖和,北边由于气候偏冷,只能种植一茬,上党却可以两年三熟。

    初夏耕种一茬,到了秋季成熟收获,整田之后,可以在秋季直接耕种冬小麦。冬小麦经历冬春,到了夏季六月收割,再种夏粮。

    如此循环,只要施肥得当,再利用武帝时赵过发明的“代田法”,沟垅相间种植,加上合理施肥,灌溉得当,地力完全可以支撑,收成也有保障。

    军事和屯田是张燕这段时间忙碌的两大事项,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就是发明。

    (上党郡,张燕正在李氏堡中忙得热火朝天。

    当初抄了李氏和范氏两大豪强后,李氏坞被改作上党书院,虽然目前只有一些普通的教书先生,大多是世家遗留下来的读书人,为了活命,投降了张燕。虽然勉强,但是上党书院也是有书的,其中有刘李二家的藏书,还有卫觊捐

    赠的书,不过这卫觊不安好心,诗词歌赋一本没有,四书五经也没有,只有几本杂家的书,对于这个行为,钟繇是很愤怒的,认为卫觊耍了张燕。张燕却很开心,作为一个县令,应该学什么?当时是农家,杂家的东西,学个四书五经有啥用?会种地吗?显然不会。所以张燕还是很感激卫觊的。刘氏坞则被张燕改作了机械制造驻地。

    张燕对机械制造极为重视,又广泛召集上党民间能人异士,将机械营的扩编到了近五百人,又分作了两曲,一曲专门研制军事器械和装备,一曲则研制工用、农用和民用器物。

    在军事机器械上,张燕对历史上魏国的马钧提出了连弩、霹雳车、望远镜、指南车等器械抱有幻想,万一要是有人能研究出来呢?对其他器物上,张燕提出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水泥、织绫机、翻车以及一些农具改良的构想。只是张燕这些先进的思想,对于一辈子只会打铁的工匠来说,呵呵了,老板您说的是啥子?搞不懂啊?

    张燕头皮都要挠破了,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如果这些发明搞出来,张燕在军事、农业和文化上都将领先其他人,发展速度会更快,后劲会更足。就是十个曹操也能被他吊打。

    当然,对于这些发明,张燕也知道保密的重要,一旦泄露给敌人,那就是资敌了,自己的优势便会消失。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关注他,但他也没有懈怠,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保密手段。

    他一方面严禁机械营人员泄密,另一方面采取隔离保密手段,将刘氏坞中分隔成十数处院子,每处院子只研制一种器械,并且专配人员,不得相互串院子,那些上党工匠们也不知道啥,只知道按照老板的想法试一试,反正有大把时光,就造作啊!老板只负责给钱,吃喝不愁,至少张燕在工匠的心中就是三个字:“好人啊!”四个字:“人傻钱多(⊙o⊙)…”

    除此之外,张燕又将上党郡的四处铁官全部统合起来,严格管控精铁,禁止精铁外输,除了部分地方打制农具外,其余的基本全部收归官府,全部用于铸造军械和农机。

    这已经是事实上的精铁官营,好在有两处精铁原本就在李氏和刘氏的掌控下,他们一死,张燕收回的很容易。

    ……

    187年,刚刚又一场大雪过后,寒风清冷,山岭树林间还有积雪层层。又是一个冬天,张纯张举已经造反一年了,还没有平定,听说朝廷派来的那个孟益带领着西军出发了,至少灵帝早就下了命令,只不过让大将军何进给用粮草给活生生拖延了半年多。真是猪

    队友,这大好河山,可惜了。张燕还记得原本历史上中平五年(188年),朝廷派遣中郎将孟益率领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张纯等人,公孙瓒与张纯战于石门,初时公孙瓒大胜,但公孙瓒过于深入,后援无以为继,反为丘力居等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公孙瓒粮尽,士兵溃散。

    如今历史被张燕篡改的面目全非,张纯张举提前造反,但是朝廷的出兵时间却差不多,不得不说历史的惯性真是大。

    等过了年再说吧,张燕已经彻底从黑山中将老巢给搬到了上党,鞠义也守在壶关,所以现在上党很安全。黑山只留下了廖化在守家。同样,戏志才成公英的到来,终于让上党书院有了高级一点的先生。

    春节临近,张燕喜气洋洋写了两卷长幅,炫耀一下他这些日子勤学苦练的成就,实际上是没有人处理政务,把张燕给逼的。张燕挥笔写就了两列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张燕毫不犹豫地把这千古名句给算在了自己头上,所以受到了一众军师和书院先生的吹捧。

    钟繇等人也很奇怪,你说这张燕文不成,武不就,还有时候有些字还不认识,哪里像一个诗词大家,偏偏他还就总出名诗,从大营中对张温的《问张帅》,到金銮殿上的《出塞》,无一不是诗词经典,而眼前这幅对联更是将读书的目的写在其中。反正钟繇是自愧不如。虽然辞赋中多有对仗句,但对联对于汉代人而言,还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文体,众儒师和学子看着那两列字,喃喃念叨着,心中登时感受到了一种洗礼。

    这是一种奋进的姿态,不同于时下日渐消沉的风气。

    张燕看着众儒师和学子,沉声道:“我期望众学子好好读书,胸怀经纶,腹有韬略,但我更期望诸位儒师和诸位学子能够体会世间百态,心系国家安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不负平生所学。”

    轰!

    张燕的这句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数百名学子一下子沸腾起来,个个看着张燕,无不振奋。都是附近农民的儿子。

    最前面的钟繇和戏志才眼睛直放光芒,钟繇看着那两列字,脑海里回味着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时之间如痴如狂。

    成公英看着张燕,喃喃的道:“此谓之大贤乎……”

    “主公已经见龙在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