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 第 97 章

晨晓茉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小门小户最新章节!

    五个幼童,其中还有一个和金家小儿很像!

    张捕头听到这话后眼睛都亮了起来,接连拍了好几下陶砚的肩膀,“好小子,怪不得老人常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我看你就是那个有福之人!”

    “走,我们去见大人们。”

    ……

    县衙的某间屋内,气氛凝重。

    蒲知府、胡知县、魏主簿等人都坐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满眼血丝,整个人都显得急躁不安的蒲知府长孙蒲大少爷,以及蒲知府带来的一位主簿,两位师爷。

    蒲大少爷眼见着天色渐暗,一天又过去了,但无论是自己的女儿还是其他被掳走的孩童都毫无音讯,忍不住开口。

    “胡大人,还没有消息吗?”

    胡知县语塞。

    的确是没有任何消息,若是有他又岂能安坐在此处?早就该抓的抓,该审的审,该判的判了,又何必等到上官亲临?

    “蒲公子莫急,本官已经安排人去搜查了。”

    蒲大少爷焦急,“那怎么还没有找到?”

    胡知县:“这……”

    “好了,”蒲知府见状开口道:“莫要为难胡大人,”但他说完这话,还是没忍住看向了胡知县,“胡大人,目前进展如何?”

    胡知县苦笑,自然是没有太大进展,而这话他早些时候已经说过了,蒲知府也是知道的。如今再问,不过是不死心,犹有期望罢了。

    但是要让知府大人失望了。

    胡知县正色道:“大人,自从本县发现有孩童及女子失踪之后,下官当即下令关闭城门,凡是带着孩童以及女子出城的人,都要严加排查。”

    “但都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后来下官又下令搜查县城内外,还把城内的官牙、私牙等人家里查过一遍又一遍,虽然发现了一些奴仆未在官府的名册之上,也发现了人贩子们之前的落脚之处,但由于早已人去楼空,所以未有进展。”

    “下官猜测,那些人应该是在掳走了人之后,马上就离开了。”

    没等蒲大少爷开口,胡知县又道:“下官已派人出城,严加搜索。他们的人不少,又带了这么多人,想来不日应有进展。”

    蒲知府忧心忡忡,长叹一声道:“胡大人辛苦了,本官身为本郡父母,百姓有失却遍寻不至,心中有愧。”

    “大人言重了。”

    胡知县站起来回礼,“若不是中秋灯会后大人明察秋毫,当机立断,使得人贩子们在郡城就弃卒保车,仓皇而逃,恐怕事情更加难以预料。”

    他这话是认真的。

    若不是中秋灯会之后蒲知府意识到不对,恐怕这伙人贩子还会在郡城掳走更多的人,但即便是这样,除了抓到的一个伤重不治的人贩子之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趁乱逃走了。还带走了三个女子,三个男童以及两个女童共计八人。

    而石县虽然应对及时,后面没有人再走失,但在最开始也少了五人,五人中两人是妙龄女子,两人是不到五岁的男童,以及一人是七岁女童。

    合计一十五人。

    蒲知府摇头苦笑,“惭愧啊……”

    “大人,”胡知县看着上官这幅样子,心中忐忑,于是微微弯腰,“大人您可还记得前阵子本县发生的‘生子丹’以及‘转胎丸’一案?”

    蒲知府提起神来,点头道:“记得,此案你办得不错。生儿生女乃天定命数,我等凡人不可违背。往后,应注重此地教化。”

    胡知县领命,“是,大人。”

    “大人,其实此案是本县的一个捕快发现的,他家人见吃过药丸的妇人生下的孩童日夜啼哭不止,于是便好奇买了两颗,喂给了家中饲养的兔子。”

    “而后兔子接连生下死胎、畸胎。”

    “若是旁人怕是会吓得连夜扔掉,决口不谈此事,但陶砚却仔细查看之后,提着兔子告知了下官,足可见他知微见著,是个能干之人。”

    为了安抚焦急的蒲知府,胡知县把与他颇有渊源的陶砚搬了出来,还把事情略加修饰说了一遍。

    “如今陶砚已是本县典史,他与其他的捕头、捕快们正全力追查此案。请大人放心,本县上下必会全力以赴!”

    蒲知府脸色稍缓。

    蒲大少爷亦是如此,他在郡城的时候见过陶砚一面,后来陶砚走遍全县给田地引水的时候两人还通过信。更别说后来他考中秀才,祖父还在家里夸过。

    他知道陶砚是个办事认真的人。

    于是耐下性子安静等待。

    但是跟他们一起来的知府主簿不知道啊,他觉得胡知县就是在糊弄人。刚才其他人进来禀告进展的时候,就这个人不在,说是家里人来找他,他就出门去了,还是单独出的门,知府主簿想到这里心里便是一阵不喜。

    “胡大人,不知这位典史,身在何处?”

    “在下可是听说,他回家去了。”

    胡知县既然敢在此时提起陶砚,自然不会被这样的话问倒,甚至因为张主簿的官衔比自己的要低,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怎么客气。

    “不知张大人是听谁说起?本县上下为了此案夜不能寐,吃住都在县衙。”

    “张大人若无真凭实据,还是莫要妄加猜测。”

    “冤枉好人啊。”

    张主簿眼睛微眯正要开口,但正在这时,门口的守卫进来了,他略有些激动地道:“启禀大人,陶典史已在门外等候。”

    “他说已找到了犯人的藏身之处!”

    “什么?!”

    蒲大少爷最先反应过来,站起身的时候把旁边的茶杯都带倒了,但他却顾不得自己湿了的衣裳下摆,激动地对守卫道:“你快让他进来!”

    守卫一愣,下意识地去看胡知县。

    胡知县朝他摆摆手,“去吧。”

    蒲大少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胡知县是本地父母,应该由他开口才对,即便是自己的祖父,在胡知县没有出错的情况下,也是不好插手的。所以他们虽然前两日便到了,但也只是在此处等候消息。

    于是他连忙朝胡知县行了个礼,“小子莽撞,请大人恕罪。”

    胡知县没有生气,相反他还高兴地笑了起来,若说屋内有谁比蒲家祖孙还想要找到那伙人贩子,那非他这个本地知县莫属了。

    “蒲公子无需如此。”

    “令媛下落不明,本官也忧心忡忡啊。”

    他说完这话,正好看到陶砚带着人进来,于是道:“陶典史来得正好,你说找到了人贩子们的藏身之处,那是在何处?”

    “可查明是谁犯下此案?”

    陶砚先是抱拳朝几位大人行了一礼,然后才道:“回禀大人,属下是发现了线索。”他指着跟着自己进来,但是被屋内的官威吓得哆哆嗦嗦,连头也不敢抬的石三郎道:“此人名为石三郎。”

    “他所在的村子是石家村,远在大山深处。”

    陶砚把发现石家村有人卖孩子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他这时候转述的就是回来探亲的石三郎随口一说,但是被他们察觉,进而追问。而经过他的仔细询问,发现了被卖的几个孩童里头,很可能有在郡城失踪的金家小儿。

    “年约三岁,长得白胖好看。”

    “此外,另一位生病的男童年约五岁,郡城失踪的人里面也有一位五岁幼童。”陶砚说完这些后总结道:“三男二女,人数相当,年纪相近。所以属下以为,这些人很可能就是我们正在找的人贩子。”

    石三郎也跟着陶砚的话连连点头,“是,是这样的,大人,草民愿意带大人们去我们石家村,将,将他们都抓住。”

    “好!”

    蒲知府站了起来,有几分激动,“胡大人,你下令吧,不管这些人是不是我们要找的人贩子,但其拐卖幼童,罪无可恕!”

    胡知县神采飞扬,“下官遵命!”

    ……

    整个县衙的人都行动了起来。

    因为石家村远在高山深处,即便是有熟悉的人带路,也要走上两三天,所以陶砚挑选的都是年轻力壮的人。此外,之前去过本县好些山村的他还让人去买了许多干粮,准备一路急行,路上就拿干粮对付。

    很快,半个时辰就过去了。

    然后蒲大少爷走了过来,“陶贤弟,不知我可否与你一道去?”他见陶砚诧异,连忙解释道:“我擅骑射,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

    “小女蒲语,如今就在那些人贩子手中,不知道受了多少苦。她出事之后,不但家祖母和内子忧心忡忡,接连病倒,我这个做爹的也寝食难安。”

    他长身一鞠,“请让在下跟着一起去。”

    “使不得!”

    陶砚连忙避开了,但他看着已经换上一身劲装的蒲大少爷也很为难,让他去吧,可此事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带着一个忧心女儿的父亲过去,并不是很合适,别到时候他冲动起来,不但人逃了,还伤到了孩子们。

    可是不带他去,别说蒲大人和胡大人会怎么想,就怕他会偷偷跟着出门,那到时候途中出了什么事,不一样会坏事?

    好在这个时候,蒲知府出来阻止了。

    蒲大少爷只好不甘不愿地回去,只临行前重重地朝陶砚行了一礼,“如此,就拜托陶贤弟了,请务必将我儿带回。”

    “在下感激不尽!”

    陶砚连道不敢,然后没等他带着人走到门口,就又冲进来一个胖乎乎的人影,那人一看到他们就大喊:“我儿呢?”

    “我儿在何处?!”

    “你们不是说已经找到我儿了吗?我儿现在在何处?”

    陶砚皱眉,这人他认识,就是金家小儿的父亲金老板,他听说人贩子在石县出现,于是就自己找过来了,昨天才到。

    但他怎么会知道已经找到了人?

    “是你!”

    金老板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了一下,然后就落在了唯一一个穿着布衣,衣服上还有补丁的石三郎身上,顿时就冲过来抓住了他的肩膀。

    “是你,就是你们村的人把我儿抓走的是不是?”

    “他人在哪儿?”

    “你们……”

    没等神情激动、面目狰狞的他把石三郎吓晕过去,陶砚就将他的手抓住了,然后将人往背后一扔,“胡说八道!你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他是来报信的,不是人贩子。你再胡言乱语,我便连你也一起抓!”

    “来人,将他押下去。”

    金老板摔倒在地上,忽地大哭,“我的儿啊,爹爹那一日就应该亲手抱着你,不然如今也不会受这离别之苦。”

    他看着有人听到陶砚的命令后走过来,连忙站了起来,“陶大人,刚才是在下莽撞了,还有这位小兄弟,刚刚在下心急,这才语无伦次,对不住。”

    “对不住。”

    陶砚见他平静下来,于是也不再计较,摆手让属下回去,“那你到一边去吧,莫要耽误我等办差。”

    金老板赶紧后退几步让出道路来,然后抱拳环视了一圈,强撑着笑容道:“小儿金福,背上长了两颗痣,身上穿着一件绣了金丝线……”

    “哎,估计那衣裳也没了。”

    “总之,就拜托诸位了,等小儿平安回来,在下定给诸位立长生牌位。对了,郡城丢失了孩子的几家人凑了百两银子,都已交给官府。只要孩子们平安归来,这些赏银便都用来酬谢诸位的辛劳。”

    “在下是做生意的,讲究好意头。”

    “好事逢双,在下再添百两,凑够二百两。”

    陶砚停下脚步,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金老板被他看得心一颤,他还以为这个主事的陶大人不满银子太少,于是连忙道:“二百,不对,在下再添三百,三百四十两。”

    “一共四百四十两,事事如意!”

    见陶砚还是看着自己没有说话,他一咬牙,准备再加个二百二十两,凑够‘六六大顺’的好意头。但还没等他开口,就看见这人让属下们都停了下来,然后自己快步走到了蒲知府和胡知县等人面前,细声说了起来。

    也不知道他和胡知县说了什么,然后就见他走回来,让捕快们都把马牵回去,然后又让他们去换衣裳。

    金老板呆住了。

    他走上前去,焦急地问道:“怎么了怎么了?你们怎么不去了?啊,不是都已经找到地方了吗,怎么不去了呢?”

    “是不是嫌钱少啊?我这儿还有……”

    陶砚打断了他的话,“不是,而是若我们就这样大张旗鼓地去,可能会打草惊蛇,所以需要换个装扮。金老板你也用不着再掏银子,秉公办差,是我等的职责。差事办得好了,朝廷自有赏赐。”

    “对了,金老板。”

    “我不知你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但为了防止人贩子们还有后手留在县城,走漏风声让他们早有准备,还请你委屈几日,先在县衙住下。”

    说完这话,他让人带金老板下去安置,然后自己也去挑了一身衣裳换上,扮做收山货的货郎,带着人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