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腾讯上市了

作者二三子行不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从2002年开始最新章节!

    104 腾讯上市了

    176亿美金买下的东西,最终被他分拆成两大公司,一个是内部估值75亿美金,还清全部负债还有5亿美金现金流,其中两亿美金是耐菲给的五亿美金剩下的。还有一亿美金是迅播公司购买环球影视版权永久授权的买断费用,还有两亿美金,是谷歌旗下的油管的买断费用。作为大股东,施密特这个谷歌cEo,很难忍住不把环球的影视版权拿下了。6000多部啊。1912年到现在,已经92年了,积累的版权,太多了。2亿美金的买断费用,确实不贵啊。

    自然,迅播的一亿美金买断费,这谷歌肯定没办法拿到。毕竟环球集团现在的股东和迅播的股东,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都属于普世控股系直接和间接控股。

    谷歌列,只有38%。也就是大部分还是属于其他人。这和迅播是不一样的。

    而且和耐菲五亿美金买断,不一样,这只是20年授权,而且还有网络收费的10%的低分成。远低于华纳,索尼等巨头的版权分成合同。

    江尚可是知道未来这方面的收入,很可能成为环球一大块新收入。

    这就是环球用“未来收益,换现在短期现金流”的套路

    有了这些钱,环球就可以开启《速度与激情》和《谍影重重》两部这几年最火爆电影续集了。

    实际上不论是环球还是动视暴雪,优质资产真的很多,但可惜迷失在并购扩张,市值暴涨中的维旺迪,无心经营。

    也就是他们陷入了“一直做大”的怪圈。大而不强,是很多通过并购崛起的企业必然的隐患。

    最终,江尚执掌的新环球,就选择了\\\"先做强,再做大,又强又大”的新战略。

    如果变大和变强有冲突,毫不犹豫选择变强就好了。一个是练外功,一个是内功,肯定要把自身内功弄好。

    可惜,好莱坞的规则太多了。

    不喜欢当犹太财团的孙子的他,选择了离开。

    只有在好莱坞混,你才知道犹太裔,到底多么强大的势力,任何辱骂,反犹的大明星,大导演,大公司,全部都会被他们弄死弄垮,身败名裂。

    看不惯,也不愿意受气的他,去了硅谷。此时动视公司的很多愿意离开去硅谷的高管,已经集体搬迁到山景城的科技园的金碧集团的总部大厦。

    自然圣莫妮卡的动视暴雪总部,也被保留,作为金碧集团加州的西部第二总部

    相比起硅谷的科技风,好莱坞确实不太适合对接最先进技术。想想历史上动视暴雪开发出《魔兽世界》以后,越来越难产。逐渐被育碧,艺电超越。不复现在行业冠军的豪气和潇洒。

    这就是失去原创能力和大量核心人才的必然后果。只想着做大,套现,很显然后患无穷。可是职业经理人为了拿到期权,为了高薪水,很难不选择短期暴利的获利行为,至于隐患。

    大不了拿钱走人就算。

    这也就是江尚找职业经理人,优先考虑,改任有没有责任心和担当的原因。留下烂摊子给自己,自己又不能跑掉,你拿着期权跑开了。我们这些股东怎么办。

    可以说1美元那些动视暴雪的金碧集团,把动视暴雪彻底分拆成多家分公司。采取类似孵化园的模式,进行内部激烈竞争。

    要拿期权和奖金,业绩说话。不整合在一起,就是为了一目了然的看到各个工作室和分公司,到底干了什么。

    干得好的,自然能拿到集团的各种资源,尤其是更多开发费用。反之,你只是一直在申请经费,毫无成品和成绩。那么很抱歉。不仅仅奖金逐步没了。期权也不要提。

    很可能还被直接卖掉。分公司的好处就是,卖掉的时候,财务状况,资产数量,都一目了然。

    未来,金碧肯定要把过于臃肿的动视各个分拆公司,工作室,逐步“卖掉”,按照末尾淘汰制度的套路,清理掉不需要的尾部业务。

    两家公司,环球花了70亿美金。

    金碧成功把20亿美金债务\\u0027\\\"债转股”后,他又花了30亿美金,才把金碧集团的负债清理干净。把他的估值做到了150亿美金,

    相比起好莱坞方面的传媒影视行业它属于外行,虽然史蒂夫凯斯,巴厘迪勒都很努力的教他。毕竟一个懂行的老板,不会给下属带来太多麻烦,也不那么理解他们的一些操作行为。

    别看好莱坞所在的洛杉矶和硅谷所在的旧金山割得不远,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运作模式。

    就好像环球集团,很难拿到几十倍的市盈率,连十倍,都不要报太大指望。他被称为\\u0027\\\"夕阳产业”不是没有道理的。

    想想现在风光无限的好莱坞六大,未来会逐步没落,变成五大,影响力除了迪士尼,居然都没后起之秀耐菲牛逼,就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

    金碧集团,要不要改名字列。

    经过高层讨论,最终还是绝对使用名气更大的”动视暴雪“这个新名字。但金碧集团会不会取消。答案是,虽然也只有两年多的底蕴,单薄了一点。但靠着火爆的》冰封王座》和《魔兽世界》两款游戏,金碧集团已经证明了自己。蒂姆库格建议下。应该把金碧集团作为控股公司,动视暴雪可以重新上市。他的底蕴毕竟跟持久。动视是1979年成立的,距离现在已经25年,暴雪是1991年成立的,距离现在,也有14年。底蕴和知名度明显比2002年成立的金碧,跟牛逼。拿来上市,更容易获得“品牌价值估值”。

    唯利是图的江尚,自然满口答应。

    毕竟按照金碧的cEo比尔说的,哪怕再花10亿美金,金碧的行业影响力,还有全球知名度,也很难和被维旺迪东拼西凑组建的动视公司名气大。

    但是,动视打着法国佬的烙印,对美国佬的“民族自豪”很不利

    既不想丢了欧洲动视集团大本营市场,也不想得罪美帝的客户,最终就把最着名的品牌“暴雪”挑了出来,组建了“动视暴雪集团”。

    原来金碧集团旗下的核心资产:金碧游戏,也沦为了动视暴雪的众多子公司里面的一个。但名字改了。管理层还是那金碧集团,挑选,融合动视的员工们。

    当他离开环球,加入暴雪整理的时候。

    实际上暴雪已经完成了重新签约,分公司拆借等工作。

    他推崇的\\\"大平台,小前台”的运营模式。也就是疼讯模式,或者说是孵化园模式,最终主导了动视暴雪的整个体系。

    实际上他只需要帮他们把债务搞掉。

    暴雪起死回生,毫无压力,自然重新把那群热爱游戏的前员工,全部拉回来。也是人事部必须要的。

    相比起金碧游戏的自由到任性,居然连上班打卡都不需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反正你的薪水和你的业绩直接挂钩。就是这种宽松模式。当游戏工程师没有灵感的时候,也不必要

    逼着来装模作样。当他们有了灵感,犹如潮水涌来。他们会在家里,都会把事情干完。也许呆在公司办公室,就那么废寝忘食的干活。

    置办的安保,估计赶都赶不走。自然也肯定不能敢。24小时营业的金碧游戏,不介意浪费一点电费。

    这种模式,很快获得了暴雪元老麦克·莫怀密,艾伦·阿德汗,

    费兰科·皮尔斯等一堆计算机高手们的赞叹,相比起更注重形式主义和\\\"世界五百强”格调的维旺迪。金碧集团才是专业的。修建的专业的游戏大楼。离的不远的高档宿舍。

    待遇在硅谷,也是相当好的。相比起好莱坞公司扣扣索索的,硅谷企业,开局就是富二代模式啊。一点看不到葛朗台气息的存在。

    “老板,您没啥事,还是去其他地方逛逛说实话,你的理念很先进,但动手能力,不敢恭维啊。不要在这里晃荡了。影响我们的思绪”。

    他被一而再再而三的“介意”了。

    这就是欧美员工和日韩员工的不同,他们讲究平等,因为平等,所以,哪怕他们拿你开的薪水,也往往会直来直去。你可以理解为不知道变通。也可以理解为不通人情世故。

    但是看看硅谷的工程师,30%都是华人华侨为首的亚裔,可他们却很少担任科技公司的cEo之类的高管。

    好不容易杀出一个雅虎杨致远,也很快就被劝着把权力让给了同学蒂姆库格。

    他们不聪明吗。很简单,歧视无处不在,就好像二战前,全球都在歧视犹太人一样。但现在列,靠着控制和发展好莱坞这个全球传媒中心。他们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不要种族歧视。

    至于他们欺负旗下族裔,他们往往看不见。八九十年代的日本人,不也被欧美冠以暴发户的头衔。可现在,陆续并购环球,哥伦比亚,入股时代华纳。已经逐渐的改变了类似偏见。

    在美帝,脚盆人地位就是要比华裔更高。

    还有澳洲人也是好莱坞被歧视的人群,但新闻集团杀入美国以后。他们的话语权,也今非昔比。

    没有实力,谈什么尊重啊,。

    歧视链在全球都有,就好像国内的申城人,就觉得其他地方的人都是穷鬼,都是乡下人。

    但同样,香江人也认为大陆人都是穷鬼,穷亲戚。各种各样的歧视,你自己都不去争取,不去改变,还指望人家主动改变啊。

    想想二战前后,犹太人被歧视的多凄惨。不论是苏修,还是纳粹,都特么直接开杀。

    这也难怪现在的犹太人,那么团结啊,被逼的啊

    “行,那我先走了”

    江尚被嫌弃的多了,也就离开了。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八月。

    这个月谷歌都要上市了。之前疼讯上市了,市值大概是72亿Rmb,远低于千树和欢乐时代,按照道理,疼讯作为国内的即时通讯No.1。没道理市值才不到10亿美金啊。

    只能说,他选择上市的地方是香江,这里就不是一个科技股能活的开心的地方,还不如去国内上市列。

    这里的氛围,太过于小国寡民了。

    自然“数码港”好好一个科技城计划,被李家搞成房地产计划,也彻底寒心了。当投资者不看好,不喜欢这个行业的时候。你的估值能高的到哪里去啊。

    还是实在看不下去的江尚,让大股东,也就是他的家族信托基金旗下的亚洲普世国际,重新买回来大量腾讯股。

    股价很低,开盘3.7,收盘4.2,单位都是港币,高盛亚洲承销,是协调人,张伯管理人,牵头经办人和保荐人,融资了15.5亿,总市值不到70亿,换算成Rmb,也就72亿。还不到10亿美金(82.8亿Rmb)

    他很难忍住不买下更多股份啊。现在才2.4港币入手啊(Ipo前认购价,估值为46.5亿港币到62.18亿港币之间,除以总股本16.8亿),相比起后来四五百港币一股,就是200倍的盈利,更何况中间还进行了一次拆股,必须买进啊,相比起其他团队,小马哥的团队就是\\\"打不死的小强\\u0027“。

    别说什么抄袭,全国互联网企业,到现在为止,那个不抄袭啊。后起之秀,你不抄袭,按照发达国家的套路,光是专利壁垒,就能卡死你。

    最关键,你想要授权,人家不卖,也不授权啊。你不抄袭,还能怎样。

    实际上后起之秀,不论是超越英国的美国,超越美国的德意志,超越欧美的日本,都特么曾经是辉煌的山寨帝国。

    等他们发达了,富裕了,就开始有钱装裱门面了。

    就好像印度的仿制药,全球那么多人吃不起正版药,难道等死啊。在生死面前,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别搞得和老封建一样,这个不道德,那个不能干。

    古代老学究,使劲折腾女孩子,现代老学究,使劲折腾男孩子,是一个套路。

    离开了玉兔第二孵化园的江尚,回到了红木城的普世楼。

    这套花了他700万美金,总面积3000平米的“老房子”,或许没有新建的大楼奢华,弃牌。

    但是很懒的他选择不搬迁。他还居住在这里的顶层。六七层,还是他的“家”。

    “老板,蓝色妖姬俱乐部已经在今年举办了36场聚会,达成了关联合作616份,创造的价值,未来可能有上百亿”。

    陈琳喜不自胜。自从三色花协会组织建立后。以普世系为核心的一个秘密财团,就这么组建成了。

    江尚点点头。他很少参加。主要是忙,也疏于应酬,这类工作,他自然会花钱请人帮他做好。

    江尚看了看,越来越多的会员。点点头。

    “如今,我们传媒集团,布局全靠环球控股,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整合组建一家世界级的金融集团啊”。

    “您的打算是”。

    “你应该知道,在国内我们的娱乐布局,围绕着微博控股和微博科技两家公司,微博控股不仅仅100%控股微博科技,还投资江南椿的分众传媒,王家兄弟的华谊,还有博纳等传媒影视公司。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大型传媒帝国。我准备把微博控股,以及推特的母公司obvious集团(中文音译,巴布瑞斯),整合到环球控股uhg集团。

    组建一个世界级的传媒帝国。不仅仅线下,还要在线上,也要有一战能力”。

    他的野心,可不小。小小的环球,可困不住他的野心。

    他就好像是一个下棋的人,在布局。

    合并了维旺迪的环球娱乐以后,剥离了无关紧要的游戏部门,出版部门等资源后,环球集团up的定位就是传媒帝国。

    但他并不知道,这只是“环球系”的一个环节。在国内,还有一个微博控股的布局。在美国还有obvinus公司的布局

    只不过,他们围绕的核心各不一样,一个是站在互联网企业概念进行必要的线下布局,主要还是线上布局。。

    而环球集团up,却是以好莱坞的规则在进行。

    虽然也成立了环球影音网,但能不能做好,江尚一点底气都没有。没有互联网基因的好莱坞企业,似乎后来就没有一家成功跨界互联网。

    想想微软,ibm这些软硬件巨头,都没能端好免费的互联网套路模式,你就知道其他外行跨界更难了,

    就好像雷布斯的小米,就很羡慕王兴的美团一个样子,当人们把小米定位为实体制造业企业以后,在难以扭转。市盈率也就20多倍,比疼讯少了一倍。相比下美团260多倍的市盈率,简直就被吊打成了渣渣。也难怪很多企业羡慕嫉妒恨了。

    扭转不了,你就不要惦记人家互联网企业那上百倍的市盈率。

    巴布瑞斯的套路,实际上和微博控股的套路,是一个文案。一个文案多个企业,这很正常,只为了“符合本土化”这个基本原则。做不好这些的公司,往往难以国际化成功。

    就好像谷歌称霸全球,却在华夏市场栽跟头。

    反正,度娘也没能冲出国门,就连牛逼哄哄的疼讯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