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王权不下乡

铁头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纣王的人生模拟器最新章节!

    帝辛笑道:“蛟龙粪便,要来何用?老丈莫要诓我!”

    那老者却道:“后生,看你这手,便知你乃是第一次出门行商!你要知道,物以稀为贵!蛟龙难得,蛟粪虽然提起来肮脏,但也是罕见之物!”

    “不仅如此,自从这蛟粪存在村中,蛇虫鼠蚁都数月未见,往日还会有虎狼等猛兽窜到村中,但我们村,这数月来,虎狼都是绕道而走!”

    “若非你这陶器着实精美,我们还舍不得和你换哩!”

    见这老丈说得如此夸张,帝辛不由得好笑,他养那些蛟龙半年,只期冀这些蛟龙能生下一批蛟马,让他麾下骑兵实力暴增。

    哪能想到,这些蛟龙的粪便,居然在民间,也被当做宝贝。

    倘若这蛟龙粪真有这般厉害,倒是可以令费仲将这些蛟龙粪取个高雅的名字,贩卖出去,充实府库。

    养这些蛟龙,每日所费肉食,可是花费不小。

    说完,老者便令身后青壮继续劳作。

    帝辛望去,田间劳作者,岂止这些青壮,还有许多身高不及三尺的小孩子,也在扑哧扑哧的帮忙拔草。

    这些田地,坐落在村庄之外。

    方方正正的井田仍在,但井田之外,村民还开垦了不少荒地,并不规则。

    在田地和村庄之间,还用树木修建了一圈围栏,围栏之上,还扎着荆棘。

    虽然这篱笆墙防不住匪徒,但对付豺狼还是有些作用的。

    村落之中,除了少数几栋版筑而成的土屋之外,多是小木屋,在屋子底下,还豢养着一些猪,不时还会传出呼噜声。

    整个村落虽然有些破旧,但安静祥和,地面也非常整洁,少有污物。

    村门口还有两个断臂汉子,蹲坐在木桩之上,旁边还有几条黄狗,一同帮忙照看着村子。

    见到老者带着帝辛他们入村,连忙打招呼喊道“叔爷!”,便分出一人,拄着一根木棍,随老者往村里面走。

    帝辛不由得好奇道:“老丈,那两个断腿汉子又是何人?”

    老者道:“这两个,乃是昔年随陛下征战东夷,断臂而归的勇士,虽然肢体已残,难以耕种,但看守村子倒也尽心。”

    “再说,我们村里,往上数几代,都是同一个先祖,血浓于水,怎么着也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吧!洒扫、看门交给他们,我们也省事。”

    帝辛却想到,建立巫院之时,自己曾允诺将助田产出,一成分与乡中巫岘,一成分与乡里三老,而这三老,需立下战功者,方才能担任。

    在村中,伤残士卒能得到善待;但乡中三老,可曾按他旨意,由立功士卒担任?

    帝辛便问道:“老丈,听闻如今乡中三老,皆需有战功者方能担任,可有此事?”

    白发老者哈哈大笑:“后生!天高大王远!这一乡之地,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青甸乡中十三个村,有五个村的村长都是黑熊的兄弟,纵使上面传下令来,要有战功的担任三老,但轻飘飘的一句话,哪里这般容易生效?”

    “如今我们青甸乡明面上的三老昔年立下战功的士卒,但他却是黑熊的义子,你说现在三老到底是谁?”

    听这老丈语气,明显与那名作黑熊的前三老有仇怨。

    但这背后透露的信息,却着实惊心。

    此地距离朝歌不过六七十里距离,尚在王畿之内,居然都有人如此阳奉阴违。

    也难怪杨广都觉得皇权难下乡。

    也难怪秦始皇嬴政和隋帝杨广掌握大权之后,不时便巡游天下。

    不巡游,哪能威播四海,镇压天下?

    帝辛原想凭借食盐专卖之利和助田产出的分润,借助巫岘和三老让他的意志能贯彻到乡里。

    但如今一看,他还是想得太美好。

    大商腹心,他帝辛的意志尚不能得到贯彻,何况整个天下。

    待老者将一罐龙粪取出,只用勺子舀了三勺,用一个小木碗装着,送给帝辛道:“后生!这一碗龙粪,理应能换你一担陶器了!”

    帝辛还欲讲价,老者道:“你出门在外,不时有虎狼出没,有这龙粪,便不虞虎狼夜里来袭了!”

    说罢,那老者还嗅了一口,居然还有些沉迷。

    帝辛看了看木碗中的龙粪,已经干得厉害,三勺舀下来,已经变作了粉末,但是没啥臭味,但也没感到有特殊之处。

    见老者慎重的模样,想到这老者所言对他的意义,也不压价,让那老者将他肩头的一担陶器取了,将空担交给王怜儿,自己挑上了王怜儿的那一担陶器,便转而出村。

    三人皆非凡人,一路挑着担子,便继续前行了。

    说来也怪,三人收敛了气息之后,寻常蚊蝇也感受不到三人的异常,但有了这一小碗龙粪,居然真没有蚊蝇骚扰。

    行了数十里,见到的虎狼,也的的确确被吓退。

    胡喜媚和王怜儿都是千年大妖,倒不曾觉得有异,帝辛却想到了龙粪的无数妙用,驱蚊蝇、驱虎狼,哪家哪户不需要?

    一路上,帝辛也曾遇到骚扰、遇到抢劫,他也没惯着,顺手就打杀了。

    连带那阳奉阴违的黑熊,他都顺手打杀了。

    村中豪强,也配兴风作雨?

    他曾经以为自己大商真的是风调雨顺、歌舞升平,但这一路走来,却不敢如此自夸了。

    虽然饿殍难见,但比起大隋百姓,生活水平的确差了太远。

    虽然大商商队常年贩卖奴隶,但在村落之间,帝辛却未曾见到多少奴隶。

    用村人的话来说,他们自家都难得养活,哪里养得起奴隶。

    而且距离朝歌越远,村落越破,村民的言语也同朝歌雅言不同。

    这些村落之间,得益于他对邪神的清缴,已经难见邪神庙宇了,倒是让帝辛心安不少。

    沿途所见,他大商助田之法,实际上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了。

    原本的大商国策,乃是九分田,有一分产出归于他商王,但如今所见,助田所占比例,哪有九分之一,就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哦不,连百分之一可能都没有。

    想起这些年,他帝辛初登基之时,连用个筷子,都会被王叔劝谏,他方才明白,大商的财富到底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