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税收与俸禄

铁头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纣王的人生模拟器最新章节!

    帝辛道:“叔祖,你近来不在北海,未曾见过前些军队乱糟糟的模样,若非闻太师和九龙岛四圣了得,哪里能这般容易击垮叛军?”

    “我大商为仙神算计,你也知晓!但人间之地,仙神来此,十分本事,也去了九分,他们必然会借助凡人来谋算我大商。”

    “朕听闻:汤数当灭,周室当兴。若朕算得没错,这个周,就是周原之上的西岐。”

    “这西岐,历年来为我大商抓捕羌人,败西戎,灭族无数,即便昔年我父王帝乙兵败西岐,但却未曾选择灭掉西岐,其中就有西岐战力强横,一时半会难以灭掉之故。故而,父王选择了绥靖,将姑姑嫁给姬昌,结果还不是正妃!”

    “常备军之事!势在必行,步卒,一年可成;但车卒,却远非一年能成。”“

    “如若西岐有变,按照过往惯例,征召、训练,需近半年,方能成军备战!”

    “已知天下将变,岂能如此被动?”

    闻仲闻得此言,表态道:“陛下之言,着实有理!但何不现在就引一路精兵,直接将西岐灭掉,将祸患直接掐灭更好?”

    帝辛却道:“太师,现在出兵,固然有灭掉西岐的可能!但大商之军,先伐东夷,再平北海,数年疲敝,战力早已大减,未必就真能一战竟功!”

    “无理,便派兵攻打西岐,反倒会让天下诸侯离心离德。”

    而在现实模拟之中,他帝辛哪里只派了一路军队去征伐西岐,连带太师闻仲领三十万兵马,帝辛还派了晁田兄弟、魔家四将、张桂芳、鲁雄等多路大军。

    结果,去一路败一路,这些兵马全部折损殆尽,倘若不是大商兵马败尽,何至于他帝辛在牧野迎战西岐?

    他也想现在就灭掉西岐,但是决计没有这般简单。

    虽然如今的内卫将西岐乱象已经传了回来,但帝辛依然没有妄动。

    西岐背后,站着两教仙神。

    水太深,还不是他现在能轻易覆灭的。

    闻太师却是个暴烈脾气,道:“那现在已经知道西岐要反,还不灭了他,那我大商就坐等他反叛么?”

    帝辛安抚道:“太师!既然已经知道这西岐要反,还知道他背后乃是阐教和西方教,我们又何必着急,乱了阵脚!”

    “我看九龙岛四圣对我大商感官甚好,太师可能再到截教寻些好友,充盈我大商实力?”

    闻仲笑道:“这有何难!老夫虽然修为不算高,但在截教朋友却不少,且待几日,老夫再为陛下觅得一些贤才过来!”

    帝辛继续道:“太师、叔祖!倘若我将这常备军建好了,便随手都能出战!西岐哪里能知道我们能反应这么快,到时候打他个出其不意,他拿什么抵挡?”

    闻仲和商容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帝辛继续道:“过往征召良家子服兵役,是让他们自带干粮武器的,但这等士卒,却是家中顶梁柱,从军数月还好,妻子儿女勉强能撑住,但时日一久,他家必然出问题。”

    “士卒不能安心从军,又哪来的战力?”

    “如今府库充盈,选一批精锐战士,作为常备军,发放军饷,配备武器甲胄。”

    “一,统一装备,长期训练,战力必然远胜过往。”

    “二、发放军饷,供其养家,军心牢固,必能死战。”

    “三、榜样效应,精锐入选常备军能有如此多好处,征召军卒,必然奋勇!”

    商容道:“陛下,那常备军一定要控制规模!人数太多,老臣怕府库钱粮扛不住啊!”

    帝辛哈哈大笑:“若常备军真的建设起来了,又岂怕没有钱粮?”

    “而给各级官员,发放俸禄,亦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按照古制,公卿皆有封地,但即便是有封地,产出亦不稳定,譬如叔祖,你有封地,可曾打理?不然家中何至于如此清贫?”

    “而低阶官员,各类司事,没有封地,在没有俸禄的情况下,如何养家糊口?只能在自己权责范围内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不如直接按照官员品级,功劳大小,给予俸禄。”

    首相商容担忧道:“陛下,倘若如此,那每年开支,必然激增,府库之中,哪有这般多钱财?”

    帝辛哈哈大笑:“叔祖!你已经清查过朝歌方圆百里,到底有哪些富户,大致有多少钱财!我大商以行商闻名天下,但未曾收取过商税。”

    “单单一个宋异人,所积累的财富便能有如此之多;那其他豪商呢?站在那些豪商背后的权贵呢?”

    “单单助田和朝贡,根本无法支撑朝廷运转!”

    “依朕之见,百工百业,应该一视同仁,皆需纳税,商税、矿税、车马税,依照法度,进行收取。”

    “岂能任由少数权贵,独享富商之贿赂......”

    听帝辛如此言道,太师闻仲和首相商容都表示支持!

    他们贵为大商文臣之首,但未曾掌握商队,借其获利,自然不会反对。

    而有杨广记忆碎片的帝辛,如今太师闻仲已经归朝,首相商容也鼎力支持他,哪里还需像刚得到系统之时那般束手束脚。

    从前,还需借助修建英烈祠之名,让宗室、官员捐献钱财。

    现在,帝辛确认,系统所需的,并非实体铜贝,而是沾染在铜贝之上的红尘之气,他要用好系统,关键是让铜贝在人世间更好的流转,汲取红尘之气。

    为此,帝辛还特地试过,将铸贝坊中新铸的铜贝充入系统,结果铜贝余额毫无变动。

    唯有经过百姓日用,在市场交易过多次的铜贝,方才是系统所需。

    不论是为了大商,还是为了系统充值,他又有何理由不推行新政?

    东巡、北伐之后,大商弊病,虽未见得全部清除,但帝辛对比过大隋、大昆之后,却更清楚大商未来发展方向了。

    大隋、大昆世界之中,好用的政策、好用的体制,哪里需要犹豫,拿来便可试点,好用,便可在大商之内,大力推行。

    大朝会之上。

    商容提出了百工百业,皆需一视同仁,缴纳税收。

    此言一出,百官震动。

    过往,除了助田和朝贡,那需要缴什么税?

    商容此谏,不是要在众人身上割肉么?

    但商容继续建议,从今往后,大商各级官员,可按照品级,发放俸禄。

    待商容将此政策解释清楚,百官之中,平民出身的官员纷纷支持。

    过往,百官并无俸禄,有的只是封地采邑。

    原本是贵族的还好,家底厚实,各类仆奴皆有,可以打理封地采邑。

    但被帝辛不计出身拔擢起来的官员就头疼了,过往家无余财,哪有奴仆,封地采邑,数年都难有产出,经济窘迫。

    如今,按照品秩功劳,发放俸禄,如何不让他们欢欣鼓舞。

    一时间,九间殿变作了菜市场。

    老牌权贵反对收税,认为有违古制。

    新晋官员,则支持俸禄。

    此时,太师闻仲道:“收取税收,不合古制!他闻仲第一个反对!”

    老牌权贵们纷纷叫好,支持太师!

    但闻仲话锋一转,道:“朝中清廉之官,在朝歌连落脚之处都是租的,数月难见荤腥,若有俸禄,这些官员,日子必然不至于如此窘迫,俸禄乃是善政、良政!”

    满朝官员纷纷支持,连带老牌权贵们都觉得此言在理!

    但闻仲继续道:“但发放俸禄,何等靡费!满朝文武,所需俸禄,绝非小数字。若不征税,府库绝难支撑!为满朝官员考虑,老臣支持收税!”

    闻太师此言一出,老牌权贵们全部不敢作声了。

    首相商容的建议,太师闻仲的支持,刚刚他们都说太师之言在理,现在如何反对?

    收税和发放俸禄之事,便在朝堂之上迅速敲定,剩下的,便只是居然政策的制定和施行。

    至于常备军,帝辛却不打算在大朝会之上讨论。

    眼下,朝中还有不少人与西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件事情,还需瞒过他们。

    便直接将常备军之事,交由太师闻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