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嫂的“小舅舅”

凡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少姝的山水最新章节!

    “好,好,只要我的少姝回来,妈妈是永远在这里等你的。”思霓通达的微笑着,她也不再说什么,拢住滚到怀里的女儿,一下下,坚定而温柔地拍打着她的薄背,就像在她更小的时候所做的一样。

    但等少姝真正领悟或一次次加深对妈妈这番话的体味,那也是在多年之后的事了。

    这日亭午刚过,少姝从陶复庐返回,刚与尹毅分手,折下水沟来,她便留意到院门口树下停着两辆装饰考究的马车,还有数名衣着华丽的仆从,手肘相抵,中规夫矩地伫立等候,甚至还有若干沉着健壮的佩刀侍卫——一望即知并非普通等闲家门的排场,她脚下的步伐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厅堂传来一把银铃似的笑声,少姝精神一振,不是少婵还能是谁?

    “妈妈,我回来了。”话音刚落,她已被满面春风的少婵上前拽住。

    “少姝快来,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等你许久了!”

    “远道……有多远?”隐下心头汩汩冒出的思疑,少姝旋即敛声屏气,毕恭毕敬地随在大姐姐身侧,向堂上的贵客逐一躬身施礼。

    少婵介绍的第一位是头戴小冠,宽衣大袖的世家公子,姓钟名会,字士季,是钟繇太傅的幼子,称此人是大嫂的“小舅舅”。

    (小冠:魏晋时期男子冠帽的一种,前低后高,中空如桥,因形小而得名,不分等级皆可服用。)

    (钟会:字士季,魏晋之际的谋臣、将领,文学家、玄学家、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子、青州刺史钟毓的幼弟,母亲是钟繇之妾张昌蒲。钟会精通玄学,撰写了三卷本《易无互体》一书,在理论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也是个众说纷纭的人物,最遭人诟病的便是在嵇康之死中充当了一把小人角色。)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曹魏大臣,钟皓曾孙,钟毓、钟会之父。东汉末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后与东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众所周知,王文娟母亲的娘家,乃颍川士族钟氏,少姝顿生亲切,却不仅仅是由于这拐着弯儿的姻亲之故。想汉末纷乱之际,颖川的陈氏,荀氏与钟氏等“在野”名士,在党人遭到弹压的艰难时期,仍然深谋远虑,互为奥援,后来更是贡献才智,辅佐武帝,成为力挽狂澜、平定天下的士族中坚,着实引人敬服。

    (汉末动乱:指黄巾起义,东汉政府慑于黄巾之乱,担心党人与黄巾联手,于是解除了“党锢”禁令,改弦更张,将此前被弹压的党人及在野名士征召起用,所以说,后来新时代的贵族,并不是东汉时代的贵族,反而是在被 弹压的清流名士中诞生的,而企图扼杀他们的外戚宦官之流,早已随着东汉朝廷走向了灭亡,或者我们可以认为,在郭林宗等品鉴大家们倾注毕生热情所“认证”推举的名士群体之中,悄然孕育出了扛起下一个时代的力量。)

    (陈氏:指陈寔一族,这里更多的是指陈群,他是陈寔之孙,陈纪之子,字长文,是三国时期着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荀氏:指荀彧和荀攸,这叔侄两人都是曹操帐下名士。荀彧字文若,他的才智《三国演义》里有所呈现,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故人敬称“荀令君”,遗憾地是最终因为其名士的正直情操,坚决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调离了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荀攸字公达,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据说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着有《魏官仪》,今已佚。)

    (王浑妻钟氏:字琰,颍川人,魏太傅繇曾孙也。据《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王浑妻锺氏》记载:“琰数岁能属文,及长,聪慧弘雅,博览记籍。美容止,善啸咏……”可见此等名门闺秀,是货真价实的美女加才女,为写作需要,改为她与钟会是一代人,其女王文娟,在文中称钟会为小舅舅,大舅舅是钟毓。)

    她从前也曾听兄弟姐妹们提及,大嫂外祖太傅钟繇的书法冠绝古今,名重当时,宗曹熹、蔡邕、刘德升等,自成一家,精于隶、楷、行、草诸体,其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世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与胡昭并称“胡肥钟瘦”。

    (“胡肥”之“胡”是指胡昭:字孔明,颍川人。汉末三国时期书法家、隐士、高人。早年冀州刺史袁绍曾请他出来做官,辞而不就。魏武帝曹操遣使征用他,也辞谢不愿为官。后隐居陆浑【今嵩县东北】山中,边读书,边种田,乡人对他很是敬重。嘉平二年齐王曹芳特意下诏征用,适逢他因病去世,终年89岁。)

    而今日到此做客的钟会,竟是他的幼子。

    但见其人气宇轩昂,浓眉下的双目尽管不大,却在回礼并打量少姝之际迸出一道精芒,毋庸置疑,显然是个轻易唬不倒的厉害人物。

    甘露二年,都督扬州诸军事诸葛诞反于寿春,钟会从大将军司马昭讨之,出谋划策居多,时人比为张良,迁司隶校尉,仍参与朝廷的重大决策,也堪称风头无两了。当然,这些都是少姝从村里叔伯们闲谈处得知的,末了,他们照例要发一通感慨:说到底,达官贵人们争来抢去的事情,与他们有什么关系?谁坐天下,能轮到他们操心?只要有地种,有饭吃就行了,还作什么计较?不过净是东拉西扯,无聊之余,嘴上过过干瘾罢了。

    (诸葛诞:字公休,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毋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毋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年】起兵反对司马昭,并得到东吴的支援。甘露三年(258年)二月,诸葛诞被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寿春:今安徽寿县。)

    (司隶校尉:古代官名,旧号卧虎,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周边地方的监察官,率领有由1200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司隶校尉因此而得名。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司隶校尉都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彼时钟会担任此职,受司马昭重用。)

    少姝回过神,仔细看向那钟会,虽说比不上掷果盈车的潘安公子,但也不坏,尤其皮肤白得十分醒目,不晓得是否施粉之故,炎炎夏日里,又身着厚重的官服,竟比消瘦的妈妈捂得还要严实,给人一种如不胜衣的印象。

    (掷果盈车:出自《世说新语·容止》,魏晋士人潘安因长得美,驾车走在街上时,妇人皆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后 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

    见贵客也还在用揣度的目光,缺乏表情地看着自己,少姝心里顿觉毛毛的,可不想接着与他大眼瞪小眼了,便也换上酬酢往来时“公事公办”的满面笑容,主动问询起来:“少姝见过钟司隶,请问先生此来洪山有何贵干呐?莫非是应我家嫂嫂所请,趁空出来游山玩水么?”

    (司隶:司隶校尉的简称。)

    钟会略挺起胸,即刻爽快回答,嗓音浑厚:“少姝姑娘不必拘礼。其实已给姑娘说得八九不离十了,在下此行非为公事,正是践王府之约,因文娟家信中多番提及受夫家长辈照拂,故此不揣冒昧特来拜会。”

    司隶校尉既然这样讲了,总能叫当地官署人等大大地松一口气。

    少婵侧身告诉少姝:“其实嫂嫂也要同来的,奈何连日里书馆事务烦杂,子?哥哥分身乏术,他们便遣我陪同贵客,来瞧瞧叔母与妹妹。”

    “钟司隶太客气了,我们母女所居,茅檐草舍,简陋不堪,唯恐怠慢了二位。”思霓柔声答道,又劝客人用茶。

    钟会吸了一口香茶,表情颇为受用,又举出一位在坐的熟人来:“令嫒果然明敏少有,在京时,尝与元海兄畅谈,早知华岩馆才俊辈出,济济兴盛,对了,他于少姝姑娘最是赞誉有加的。”

    “身为人母如若也跟着这么讲就嫌是自夸了,刘世子他一向折节下交,吾家小女愧不敢当。”思霓从容谢过了,有感于刘渊的念旧,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那只有一面之缘的公子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