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弹棋之嘉巧

凡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少姝的山水最新章节!

    少姝听罢颇觉新颖,连声称是,配合得严丝合缝,就跟她之前也想到了似的。

    少妍倔强地咬着唇,但不再争辩,眼帘迅速地掀动几下,水晶般的乌珠折射出几分不自然的亢奋,可见心意回转,她身子猛然旋出一阵风来,准备摇曳回屋去了。

    “该用饭了,姐姐又做什么去?”身后传来少姝关切的声音。

    “废什么话,当然是先把妆痕抹净!少姝,叔母那些‘烘干’记得给我多留几块啊!”答得理直气也壮。

    见她搴帏而入,留下少姝与子默,两人视线撞到一起,不觉都露出笑容。

    少姝乐颠颠地想,这人间烟火气啊,该是锅碗瓢盆磕磕绊绊的,闲来斗斗嘴才有越吵越亲的滋味吧?

    饭罢,放“弟子们”各去消遣,子猷独自半倚在书房“潮汐斋”的卧榻上,捧着一本《琅环琐记》,读得忘了天地。

    (琅环:所谓琅环福地,首见西晋张华游神仙洞府的传说,又一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后泛指珍藏书籍之所在,代指奇书秘籍。)

    “潮汐”之得名,盖因这书房地砖中间砌有一股水道,由屋外山林延伸进来,出门又与流经院前的泉水相接,每逢春夏季节,分早晚会间歇的涌出泉水,如同海之潮汐,准时准点,蔚为成趣。

    (潮汐泉:山中有规律地涌出泉水,据说与虹吸作用有关,是特别的地理构造形成的。)

    王文娟则陪儿子在水道旁闲坐,两人不厌其烦地盯着书架下的幽微洞口,泉水乍现之际,小羲立时欢喜得两眼放光,小腿等不急地倒腾起来,在门内外前前后后奔跑观瞧,直至此股停息。接着,矢志不渝地坐定,期待再下一拨的来临。

    子猷按捺不住,扑哧笑出来:“还得等一个时辰呢,娘俩个真是有耐心。”

    “又不是枯坐干等,瞧,水边还点缀着这许多的奇花异卉,香氛萦围,不晓得多享受哩。”只要儿子乐意,做母亲的自是无所不依,王文娟抬头环视四壁,又道,“这才是读书的好所在啊。”

    “还不止如此,听少姝讲,为了不搅扰思医师的清静,小仆每每都是看顺了泉水出来的花瓣,以此为信,方会端茶送膳进来。”子猷道。

    “真闻所未闻,”王文娟睁圆了一双妙目,忙不迭追问,“不知那些逐流的飞花可有什么讲究?”

    “也无甚特别的,不过是应着‘二十四番花信风’等物候,随手取用罢了。”

    (二十四番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

    “这番脑筋,也是‘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的巧学移用了。”王文娟双手合十,赞不绝口。

    而在厅堂另一侧的厢房中,当中放置了一张较正常尺寸大得多的弹棋桌,兄弟姐妹们正挤挤地围观一旁,看子献子默两人紧张对局。

    弹棋是一类于士大夫阶层中风靡时兴的棋戏,竞技性颇强。据传起源于汉武帝宫禁之内,后在魏文帝提倡之下,再度兴盛起来。

    棋桌用料一般为玉石,外围形制是四方形,棋局当中按圆形塑起,其内丰腹高隆,荆山妙璞,局道交错贯通,供硬木料或象牙制的弹棋游走,棋局四外则平如砥砺,滑若柔荑,光彩映人;棋盘双方,右首供己方弹棋分列,左首是蛟龙赤螭盘守而成的圆洞,供对方进棋,戏称曰“龙门”;雕琢精良者,内部还装有器械,棋子碰触之下,布局机关诡谲生变,直令对战者逸趣倍增。

    (“荆山妙璞”等句:出自魏文帝曹丕《弹棋赋》,至于具体的玩法技艺,因其失传很久,史料所限,很难明确。文中所写的,只是为情节需要,根据魏晋以来关于弹棋的文学作品略加揣测而成。)

    (龙门:相传大禹所凿,鱼跃化龙之处,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越,古曰龙门。)

    (螭:螭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螭龙寓意美好吉祥。)

    玩法大致如下:双方各执弹棋八枚(魏时棋子已由汉时每方六枚增至八枚),用红白两种颜色加以区别。先于初始局道列棋相当,棋盘上洒上滑石粉,以减轻棋子与棋盘的摩擦,加速其运行。发弹棋用手,下呼上击之,务使自己的棋子通过棋盘中间隆起的部分,进入对方的龙门洞口,过程中,可以次递击打自己停滞局中的棋子,令其滚动或滑行,但凡是被对方击中的棋子,暂时不能调动。最终,先将八枚棋子全部弹入对方洞中者为胜。

    话说子献子默一时间“杀”得难分难解,棋子似矢石弹动腾跃,你来我往间,闪若流电之光,二人战况时而激烈,时而胶着,大家看得莫不虚心竦踊,战悸不能言语。

    眼看着子献只差一子了,不觉个个屏息定睛,反观子默,尚未到束手待毙的地步,他早在子献洞边放下两枚“诱子”分扰敌军的视线,而子献面上不起丝毫波澜,审度了只一瞬,仍旧“无情”而坚定地将最后一子送入子默洞中。顿时,雷鸣般的大噱响起,此局子献胜出,他这才松开了面目,载欢载笑。

    就像扎了许久的陷阱,眼见心怡的猎物要来了,却又轻巧走避而去,子默耷拉着脑袋,沮丧哀叹,又不得不认输。

    “思医师这张棋桌阔大考究,只有在这里才能施展得开,玩得最是尽兴过瘾!”子献不无得意,乜斜了一圈众人,大有身在巅峰,难逢对手之感。

    少婵不紧不慢道:“少姝还没上过场呢,你先别急。”

    子献当然不服气了:“少姝?去年仿佛见你和少婵姐姐切磋过,不知分数多少,胜负如何啊?”

    “那回呀,似乎是姐姐险败,她们俩真正旗鼓相当,”少妍替少姝回答了,也给姐姐留足面子,又托腮巧笑,“少姝棋艺属实嘉巧呦,子献哥哥敢应战否?”

    “有何不敢?!”子献高昂他顾,哂笑置之,全然未将她说的放在心上,当下请战道,“少姝,机会难得,咱们这便过上一局,让姐妹们开开眼?”

    少姝无可如何地摆了摆头,这般暗流涌动的微妙气氛,总感到有些怪怪的,有点难以适应,但兄姐们向来对博弈之戏兴味浓郁,少年人么,自免不了好胜心切,她也只得应声过来了。

    从子默手中接过弹棋,少姝莞尔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小妹斗胆了,还望哥哥手下留情。”

    说话间,双方便摆开了阵形。

    方才从旁观察,已知子献热衷快攻快取的路数,少姝却不急,她平心静气地或拨或撇,有意无意地打开了他先头而来的飞弹,同时暗暗调动自己的棋子,为跃入对面的龙门口清理出通道来。

    即使一时境况处于劣势,少姝亦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好一阵子,两人的棋子自顾自地若飞若浮,风飘波动,与上一局的风格气魄迥然相异。

    “这下可有意思了。”子默若有所思,在棋盘边上来回地转悠,不禁微笑。

    渐渐又到了决胜的时刻,少姝与子献难分伯仲,俱是各差一二子便将鼎定胜负的架势。

    子献渐渐心急,胡乱抹掉滑至眉心的汗滴,不觉腕力收紧,随即,指间一枚黑色的小小“兵卒”呼啸而出,在大家的惊叹声中,将原先停在少姝洞口的一子大力推将而入——接着,它便晃悠了两下,杵在边缘,再无动静了。

    “唉呀,”子献大憾跺脚,惨呼道,“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虽然现存的《易经》版本里均没有这句话,但是《礼记》和《史记》都引自《易经》,足以证明出自《易经》。)

    “轮到少姝姐姐了。”少嫆尖细局促的嗓音暴露当下的忐忑不安。

    少姝轻轻嗯了声,眯起眼,侧过头,从她那枚待发弹棋的角度,洞察过预经局道的变化之理,屈伸之形后,眸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亮光。

    接着,她泰然自若地从袖袋内扯出一方巾帕来。

    “少姝,莫非你要用手巾甩棋?”少妍表情一变,张大了眼睛和嘴巴。

    “什么‘甩棋’?”少嫆头回听说,只觉新奇。

    “曾闻文帝于此技以特好,他以手巾拂棋,无有不中的。”虽如此说,子默也是满脸地将信将疑。

    少妍又道:“传言有人向文帝自荐说自己也能,文帝就请他来,此人拿下头上的葛巾来击打棋子,比文帝的技艺更显精妙!”

    (葛巾:葛布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