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八年后(下)

懒惰的二次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做梦后,我在九零躺平啃老最新章节!

    从1997年开始,王建国跟着乔国庆干装修,起初真的是皆大欢喜。乔国庆觉得有信任的人帮着监督,自己就可以放心地出去拉生意了;王建国觉得自己收入明显增加,而且还能按月拿工资,再也不用担心别人拖欠工钱了;邱老太太和邱老爷子差不多也是这种想法,跟着侄子做活儿,总得多加照顾,不好往死里压榨,更不好意思霸占着钱不给不是?

    万万没想到,乔国庆的装修生意如此火爆,他设计装修的房子,好些人一见就满意得不得了,问完价格后觉得也没有特别贵,立马就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于是,不说1997年,就是接下来的一年,王建国基本上都是在沪市度过的。常年在沪市漂泊,再不像以前那样,偶尔去个外地,最多待个一年半载的,只留邱和琴独自带着孩子在家。

    一直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夫妻一年到头分隔两地总不是事儿,邱和琴便动了去沪市的念头。既然乔国立和白桦夫妻两个都能在沪市立足,那自己肯定也可以的。等把这念头和自己男人一商量,王建国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本来这事儿,只要夫妻两个商量好就行了,但邱老太太知道后偏要插一脚,坚决不同意,没其他原因,就是不舍得自己孙子去沪市,常年见不到面。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和琴,你和洋洋在家好好的,做什么想要出去?洋洋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我,你妈我年纪都这么大了,也活不了几年了,完全就是看一眼少一眼。你们两个在家多陪陪我,这就是孝顺了!”只能说邱老太太见识短薄,不知道出去闯荡的无限可能,只想把孩子孙子拘在自己身边才满足。

    “我们又不是完全不回来了,逢年过节还是会回来的。”邱和琴完全不理解邱老太太的想法,人家那架势就好像自己是要抛弃父母,再也不会回来了一样。

    “这哪里一样?一年到头才几个节?我能见洋洋几次?就拿立子来说,他们一家三口去了沪市后,回过几次?当初不也说好要经常回来看看的?就连乐乐生日,他们夫妻两个也是回得不情不愿的!”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邱老太太怎么可能相信邱和琴的话?等到了外边,天高皇帝远的,更得不着家了。

    “国立哥是国立哥,我是我,我们两个完全不一样。”邱和琴觉得冤枉死了,怎么能因为别人不回家,就不让自己出去,这锅背得也太冤枉了!“妈,我保证,过年过节我都回来,行不行?”

    “你想都不要想,你就给我在家待着!”

    “那你就忍心看洋洋一年到头的见不到爸爸?”

    “这有什么?洋洋长这么大,也没见建国他多操心,都是我和你爸劳心劳力的,不信你去问问洋洋,是喜欢爷爷奶奶还是喜欢爸爸?”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想着带洋洋去沪市找建国的……”

    母女两个吵得鸡飞狗跳,哭的哭,骂的骂,但就是没人愿意后退一步。

    没办法,这件事只能闹到了远在沪市的乔国庆和王建国面前。

    “建国,你赶紧回来一趟,这日子我是过不下去了!”邱和琴气急败坏地给王建国打电话。

    电话那头的王建国听着熟悉的哭闹声,心累,厌倦,但又无可奈何:“我知道了,今天晚上我和国庆哥一起回来一趟。”

    即使不想回去,但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若真按照自己意思不出现,不说自己老婆,邱老太太就能立马打电话给自己,母女两个立马调整矛头,一致对外。王建国可不想自己成为炮火,只能无奈屈服。

    乔国庆并不想插入人家内部矛盾,但没办法,谁让这是他考虑不周引起的矛盾呢?

    “国庆哥,我这日子过得可真憋屈啊!妈是不是只想让我赚钱,一年到头不用回家,然后年纪大了再给他们养老送终就可以了?”

    “我是洋洋的老子,我想见我儿子怎么了?犯了什么罪了?值得闹得天翻地覆的嘛?”

    轮船上,王建国没有睡觉,而是就着酒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和乔国庆说着醉话。

    邱老太太岂是那种轻易改变想法的人?只要是她坚定认为的对自己有利的,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即使乔国庆和王建国一起特地从沪市回来,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是丝毫没有任何改变。

    最后妥协的只能是王建国。

    王建国只能放弃沪市的装修工作,另谋出路去了!当然这其中也有一番慈父心肠。邱老太太不愿意放人,总不好夫妻俩真的一年到头分隔两地,毕竟当爸的谁愿意一年到头见不到孩子?

    后来王建国就在乔国庆的建议下,自己组建了一班人,不多,连上他也就四五个,在海港镇,还有通市,接装修的活儿,赚得比不上乔国庆,但也还行。

    既然继续待在家里,邱和琴便重操旧业,仍然种葱姜蒜、辣椒,养牛,供给合家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用。凭着这门路,邱和琴也挣了不少钱。

    因着王建国一年也有大半时间在通市,一直租房子着实不太方便,他便做主在通市买了一套房子,而且写的还是自己和邱和琴的名字,这个邱老太太倒没有说出什么反驳的话。

    但矛盾却在别处显现。随着邱海洋日渐长大,调皮劲儿也与日俱增,说了不听,王建国便想上手教训。每次管教儿子的时候,邱老太太都要心肝儿肉地喊着,上前维护,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调皮的孩子聪明!

    小学成绩一直倒数,王建国想要管教,让孩子注重学习,邱老太太仍然是不舍得的,她这时候的说辞就是,孩子还小,长大了上了初中就好了,男孩子发力晚!

    就这么一方唱黑脸,一方唱白脸中,邱海洋最终也没挨到多少管教,顺风顺水地长到了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