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佛鬼之争

鱼不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长生武道:开局一把剪彩刀最新章节!

    第311章 佛鬼之争

    这道邪气漫天的声音传播至整个寺院,大雄宝殿里的僧侣们纷纷瑟瑟发抖,有不少僧人甚至已经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了。

    数息之后,十个脸戴青铜面具的红袍人大摇大摆地闯进了寺院,走到正殿门前,一双双充满魔性阴霾邪恶的眸子死死盯着殿内众人,仿佛在看一群将死的牲畜一般。

    看到这十个天魔,上官婉儿和李令月心里就有些啼笑皆非,心道这几个魔道余孽还挺讲究的,在清醒过来后第一件事居然不是寻觅破除幻境之法,或是魔性大发大杀四方,而是不知去什么地方置办了一身原来一模一样的行头。

    这十身红袍看面料之上佳、做工之精细,就不难看出价格必定很是昂贵,谁说堕入魔道后会心境沦陷、灵智渐失的?看这几个天魔,还懂得办事儿前对自己好一点,着实与一般魔修与众不同。

    实际上,站在大雄宝殿大门前的十位红袍天魔,此时此刻也都处于愤懑不已的情绪中。

    这十个天魔在进入若耶溪福地洞天的小千世界后,也各自都毫不例外地陷入了幻境之中。

    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一觉醒来,本来人世间的记忆被幻境之法掩藏暂且不提,原本身怀魔道七境天魔境修为的十大强者,竟分别沦落成了佛门的五众魔和五蕴魔!

    所谓五蕴魔,是指佛门典籍中记载的等五蕴,能使有情众生受种种障害,故称五蕴魔。

    至于五众魔者:是烦恼业和合因缘,得是身,四大及四大造色眼根等色,是名色众;

    百八烦恼等诸受和合,名为受众;

    小、大、无量、无所有想,分别和合,名为想众;

    因好丑心,发能起贪欲、嗔恚等心,相应、不相应法,名为行众;

    六情、六尘和合,故生六识,是六识分别和合无量无边心,是名识众。

    也就是说,本来威风凛凛、叱咤风云的天魔盟十大天魔,分别被幻境塑造成了十个佛门的魔头。

    事实上,对佛门而言,这五众魔和五蕴魔虽然是所有魔头里比较常见的一类,却并非什么弱不禁风、实力低微的小魔头,即使是菩萨与罗汉出手降魔,彼此之间也多是有来有回,不分上下。

    唯有佛陀本尊亲自施展佛法,才能做到对诸魔的绝对降服。

    但若耶溪只是七十二福地之一,其小千世界里的天地法则之力远远不及大千世界那般浩瀚无穷,因此幻境之法并不能赋予天魔们真正的五众魔和五蕴魔所拥有的魔力,给予他们的,仅仅是一些削弱般的魔道法力。

    这也导致了天魔们在化身为五众魔和五蕴魔之后,十分悲惨地在各地受尽了幻境内的修士和其他魔头的欺凌和折磨。

    毕竟记忆和实力被封存了,但深埋在幻境之法下的心性和品格,却是难以真正被掩藏住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定会逐渐暴露出来。

    譬如若耶溪幻境虽然为公孙莹安排了一个“山村农家贤惠女子”的身份,但在实际生活中,公孙莹依旧不能做到对针织女红等事了如指掌,在缝织衣物时速度和效率都远远不及同村的姐妹们。

    尽管在幻境法则之力下,本来落落大方的公孙莹也显露出苏鹤难得一见的娇羞之相,然而她本质里中的大气和豁达,终究是幻境之力所掩盖不了的,这一点从敢于深夜独自引旁人去苏渔夫家里就可以看出。

    她甚至还走在了前面!

    民谚云: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因为当两人站在井旁探头看井之时,如果其中一人心生歹意欲要加害,另一人很难心生警惕从而逃脱出来,最终沦落到井中水尸的下场。

    但要是一人不小心掉进了井里,另一人既无法施救,更无法自辩。他人则一定会认为是后者推人入井,因此这俗语的第二句,也是为了不让自己陷入无旁证的是非。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河流岸边,公孙莹豪爽地引婢女素兰沿河道而行,足可见她那一片赤诚坦荡之心,而这样的心性,论理是不该出现在每日醉心于农家那些鸡毛蒜皮之事的女子身上的。

    李令月的身份是李县令之女,原本就是家里金尊玉贵地养着,自然骄纵一些,但她有时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帝王之气,还是会令周围的人畏惧不已。

    同理,天魔们在人世间嚣张惯了,一下子实力骤削,心态和性格却不会一瞬间转变过来,故此被各种修士和魔头轮番暴揍了数次,甚至险些丢了性命。

    好不容易恢复了记忆清醒过来,天魔们当即重新聚拢在了被暴打得最惨的天魔二身边,集体置办了一身红袍行装,便气势汹汹地赶来无佛寺兴师问罪。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若耶溪幻境并没有将天魔们和苏鹤、上官婉儿等人有意识地分隔到不同的地域,相反,他们几乎全都位于河南道兖州境内,相距不远。

    而把之前沦落成五蕴魔和五众魔揍得最狠的人,基本上都是佛门高僧——毕竟这些魔头本就是佛门典籍所记载的。

    无佛寺乃是兖州境内最出名的一个寺院,因此天魔们在恢复记忆清醒过来后,首先选择的报复之地就是这里。

    什么?优先破除幻境,早日回到大千世界才是重中之重?

    大错特错了,对于一众魔修们而言,被人收拾了,找回场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说难听点儿,当初若不是为了免受他人欺侮,哪个好端端的修士会去主动堕入魔道的?

    能服下天魔丹而不死,并顺利接受魔气入体完成重塑魔躯,成为天魔境魔修的人,每一位原本都是天赋根骨上佳、前途无量的修士,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郁郁不得志而已。

    此刻抵达无佛寺大雄宝殿前,为首的天魔二阴着嗓子沙哑道:

    “可惜了,偌大一个佛寺,没一个想活命的秃驴,动手吧,把所有人全都宰了!”

    其余九位魔修各自桀桀阴笑着施展起魔功来,他们从环境中清醒过来后,自身的修为实力也就恢复了六七成,尽管不在全盛状态下,但灭一个蕞尔小寺,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无佛寺的住持高声呼喊道:

    “诸位施主面带怨气和恨意,想必与本寺积怨已久,然而当初出手除魔者除了我无佛寺佛修外,还有无帝庙,汝等为何单单害我佛门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