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丈夫当如是耳

鱼不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长生武道:开局一把剪彩刀最新章节!

    蛮族男人不解:“什么意思?”

    “这是汉人说的话,就是必胜的意思。”

    “啊哈!”蛮族少年伸出一根短粗的手指指着苏鹤,大声笑道:

    “还说你不是汉人?突厥人哪有读过书的!”

    苏鹤这才发觉自己露了马脚,正待狡辩时,又听得那少年道:

    “不过,做个汉人也挺好,我将来要是可以的话,也要当个汉人!这四处漂泊的日子我过够了!”

    苏鹤笑笑,临去前,郑重地叮嘱两人:“务必记得我方才的话,千万不可误了时辰。”

    蛮族男人点头应下,苏鹤便原路返回,上官婉儿则带着他又回到敦煌县城宅子里,各自安歇不提。

    ……

    火堆前,蛮族男人低头看着身旁没心没肺还在撕咬鸡腿的少年,叹息道:

    “轧荦山,你真的相信那个汉人吗?”

    这话不免令人感到奇怪,要是苏鹤还在这里,就会发现,这一大一小,竟然是小的那个在拿主意。

    安禄山脏兮兮的手背擦了一下吃得满脸是油的嘴巴,笑道:

    “思顺阿哥,他既然尽知了咱们的底细,却没有敌意,说明他虽是汉人,但对突厥人并没有仇视和鄙夷,这就已经有三分值得相信了。”

    “再者说,阿哥知道刚才那人的修为有多强吗?”

    安思顺好奇道:“什么境界?”

    又咬了一口鸡肉,安禄山眼神凝重道:“阿哥不修中原功法,看不出他的修为,我刚才走近他时,能够感觉得到那隐藏在笑脸后面恐怖的力量。”

    “极其庞大的气势!观其气血,至少是易筋境大成,甚至搬血境入门!这等修为,他要是真有歹意,方才抬手就能将你我杀了,可他没有,足见所图更大。”

    安思顺认同了堂弟的判断,仰天感慨道:

    “我等本不容于突厥,投奔了堂弟一家,却不想被吐蕃人所抓,只得俯首为奴,苟且偷生,四海之内竟无容身之地,可悲啊。”

    少年此刻啃光了鸡腿,把骨头往火堆里一丢,站起身来,眼神中闪烁着无尽的野心,自信满满道:

    “阿哥,天下可不只有突厥和吐蕃,还有沃野千里、富庶万家的大乾呢!”

    “听说大乾太宗皇帝李世民在位时,突厥、吐蕃俯首,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依我之见,大丈夫当如是耳!”

    “我有预感,你我全家将来的滔天富贵,正在大乾之内!”

    ……

    第二日,清晨,苏鹤早早起来,跟二女共进了早餐。

    早食是上官婉儿做的,色香味俱全,虽不丰盛,但苏鹤吃得食指大动,嘴上连连赞扬。

    见他吃得香甜,上官婉儿浅尝了几小口后,就放下筷子笑盈盈地看着两人。

    而李令月则反被激起了公主脾气,眼见苏鹤筷子夹得飞起,偏要一样样地和他争抢,苏鹤夹哪个,她也跟着夹哪个。

    于是,一顿早食就在两双筷子的打架中结束。

    吃饱喝足后,苏鹤不好意思道:

    “那什么,玉门关粮草紧缺,这些天就没吃饱过……”

    上官婉儿贴心道:

    “郎君修行武道,一日三餐绝不可敷衍,等下走之前带一些吃食吧。”

    李令月也少见地没有挖苦他,优雅地拿帕子擦了擦朱唇,随即大方地塞给苏鹤一块小玉佩,道:

    “喏,离开长安前,我把京城里所有好吃的酒楼食肆里的菜式都买了几份,空明玉里没有活物与时间流逝,不会腐坏,你拿去吃吧。”

    苏鹤惊喜不已,这才是富甲天下的太平公主!

    将空明玉玉佩收了起来,他郑重地向李令月行礼道谢,李令月端庄地坐在那里,心安理得地受了他这一礼。

    喝了杯茶水后,三人飞出敦煌县城,落地后,苏鹤凝望着二女,轻声道:

    “此战过后,我准备称病致仕,去大乾各州看看,女郎和公主殿下还愿意跟我一起走么?”

    李令月毫不在乎道:

    “我们倒是无所谓,但此战胜后,你少说也能封个都尉,舍得就这么离军?”

    苏鹤豁然笑道:

    “若胜,也不是我的功劳,全凭婉儿女郎的谋划和将士用命,何必在意。”

    上官婉儿美眸看着苏鹤,抬手给他整了一下衣领,柔声道:

    “师尊定下游历任务,无论何处,我和令月都会一路跟着郎君的。”

    苏鹤得了承诺,心情愉悦地向兴湖泊而去。

    回军后,向贺拔延嗣汇报了一系列策略,得知“高人”早已谋算得当,贺拔延嗣大喜,立即下令全军向盐池开进。

    经过昨日一昼夜的休整,兵士们也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列阵而行。

    要说多吉尼玛也真是无能,近万人的部队出现在兴湖泊,一昼夜的时间,都没有吐蕃蛮族的斥候探查到。

    想起此战的对手不过是个以蛮王之子身份出来混军功的纨绔子弟,贺拔延嗣心中的胜算就更大了三分。

    事实上,多吉尼玛只在大井泽附近派出了斥候,对更远的地方根本不甚上心。

    多吉尼玛认为,他和哥舒部落约定好了,吐蕃占沙州,突厥占瓜州,而阳关在西,玉门关在东,就算大乾皇帝派军来讨,也是先打哥舒贺鲁,他有什么可着急的。

    哥舒贺鲁再怎么弱,也不至于几天之内就被击溃了吧?

    就算突厥被杀败,大乾军队也必定经过了一场艰难血战,吐蕃十万大军则以逸待劳,何惧之有?正好连着援军一并收拾。

    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上有所行,下必效之。主帅都这样了,蛮族斥候们自然更加放纵,探听敌情时各种敷衍了事。

    两个时辰过后,大军赶至盐池。

    盐池对吐蕃蛮族是很重要的资源,因此攻占后,多吉尼玛在这里留了两千人驻守。

    当下看见凉州军来此,吐蕃人大惊失色,一面慌忙派人飞奔去报信,另一面则摆出架势,正面朝贺拔延嗣等人迎了上来。

    贺拔延嗣一挥手,凉州军列阵与吐蕃蛮兵拼杀了起来。

    只一刻钟,吐蕃蛮族就败下阵来,死伤千余人后,残兵四散而逃,在远处收拢起来,向多吉尼玛的大军逃去。

    贺拔延嗣则按照“高人”的吩咐,选择了盐池周围的一个位置列好军阵,静候多吉尼玛前来。

    一个时辰后,数万只马蹄汹涌奔踏而来,扬起漫天尘沙。

    吐蕃十万大军,悉数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