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撤藩

冬眠的龙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你的帝国最新章节!

    袁崇焕和他的关宁军要是能被我一顿工作餐打发了,那这个世界未免也太简单了。

    不过他终究是个凡人,不是什么居于情报网中心的九爪蜘蛛,作为客军来到北京之后,即便朝中另有内援,比如提拔他的孙承宗,他要联络走动也要些许时日。

    在他拉帮结伙的日子里,我在分出一部分精力应对这帮东方树林党的同时,还能匀出一些时间,用来处理唐王的事情。

    赛里斯的贵族,与别地是不同的,除了正在举兵造反的黔国公、正在鱼肉百姓的衍圣公有世袭封地之外,非皇室出身的异姓王公都是只有爵位俸禄,而无封地食邑的。

    当然在云贵高原上,还有很多世袭土司,被封为招讨使、宣抚使,但这些土官所辖只有本部的几千人马,而且朝廷一直在推行改土归流——改出奢安之乱是意外,属于地方官念欺上瞒下歪了经,皇上其实是仁君啊。

    此外对于鞭长莫及的西藏,本朝也是分而治之,尽管因为过于遥OTg2NTc=远无力驻军,也没法派驻流官,但好歹也刻了几个萝卜章,不仅将吐蕃列为乌斯藏都指挥使司,设置了三个行都司,还细细封了诸多法王、土王,不过这都是王朝初年的事了,现在当地的都指挥使、法王、万户们相互兼并,朝廷实在是腾不出手去调停。

    比起封建体制,流官加科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任期只有几年的官员比父子相传,盘根节错的地头蛇靠谱多了。

    所以对于异姓家奴,赛里斯皇帝并没有把勋臣们实封到各地,而是选择把勋臣们养在京城,一年发个几千两意思意思,全国大部分土地仍然交由官员们来管理,确保不会出现封疆大吏。

    对自己儿子,开国皇帝却委以重任,寄予厚望,因为从常理上来说,儿子肯定比外面招聘的有限任期职业经理人来的靠谱,所以把皇子们实封在国家各地。

    直到第二代发生了叔叔抢皇位的事,赛里斯的皇帝们发现了问题所在,父子兄弟都靠不住,藩王多传两代之后大家只是远房亲戚,要是九边塞王坐大,再想削藩可就难了。

    所以藩王军权被削弱,王府护卫兵额被裁撤,边塞的封国被回迁,藩王们每年拿着大把的宗禄吃喝玩乐,只求不要来抢皇位,朱家把他们当花瓶摆着。

    现在的问题是,这两年经济很差,花瓶也快摆不下去了,长城外的野蛮人和各地的叛军打算把整张桌子都掀翻,两京十三省虽大,却容不下一张摆花瓶的书桌。

    故而我只能选择把花瓶撤了,大猪蹄子还有些顾虑,毕竟是他亲戚,不好意思下手,而我和那帮作威作福的藩王却并非沾亲带故,可以毫无愧疚的全部赶走。

    但撤藩并不是想撤就能撤的,一定要找个借口,如果大猪蹄子已经执政二十年,打服了国内的文臣武将,朝堂上说一不二,那当然可以用“上个月燕王左脚先踏出房门”将藩王为由贬为庶人,可是大猪蹄子现在正在搞三年不鸣,三年不飞的把戏,等着把朝堂上的东林党一网打尽,他本人又在装病,随时可能驾崩,没人会把他当回事的。

    不过皇帝终究是皇帝,如果藩王确实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没有朱家家主护着,肯定没法罚酒三杯,如果皇帝开口,也可以直接褫夺王位。

    一般来说处理完会抓个子嗣或者世系旁支把把王位续上,但这是朱家家事,即使国除也轮不到外戚、勋臣来指手画脚,至于文官更是没资格插手皇帝的私事——诽谤天家可是要杀头的。

    根据皇叔的说法,这个唐王是被侧室蛊惑,虐待自己的长子长孙,常年关在承奉司内,对外说是世子生了天花。

    福王毕竟是打算造反的人,封国在南阳的唐王就是他邻居,当然也常常去走动,虽说藩王相互交往也是明令禁止的,违反祖训,可规矩是人定的,福王为了挽狂澜于既倒,只能作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反正赛里斯所有人天天都在做违背祖江浙湖汉北宗的决定,不差他一个。

    因为经常在各个王府走动——我都不知道为啥他还不起兵造反——福王知道很多王府的隐秘,当然他为了自己能颐养天年,不被送去凤阳高墙,肯定不会全告诉我的,至少要拖个十几二十年,竹筒倒豆子也分倒黄豆和倒纳豆。

    毕竟福王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胖子嘛。

    唐王世子朱器墭并非天花,而是唇上生了个瘤子,并不会人传人,唐王是很想把他废掉,该立宠妃的儿子为世子,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废除世子只有“死因可疑”一法,即使藩王在封地可以随心所欲,也不能平白无故杀自己儿子,且碍于王太后反对,只能改为幽禁。

    这是非法拘禁、私设刑狱,唐王此举已经严重违反了《光明法典》的刑律,很可惜他作为皇族不受法律管辖。

    不过这难不倒我,法律制不了你,行政命令制不了你,我还有皇帝亲亲之宝,作为朱家大家长,在这个封建礼教的时代,国法有时候还不如家法好用。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我写完对唐王的处理意见,打算请礼部宗人府审查一遍,确定没有疏漏时,唐王府和南阳守道陈奇瑜同时发来两份奏疏。

    唐王府上报的公文是上月寄出的,说世子因为风寒急病,已经不幸过世,恳请朝廷改封次子朱器塽为世子。

    而南阳守道却是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世子是被他的兄弟毒死的。

    因为唐王本人年事已高,时日无多,兄弟俩要是再不动手,唐王的位置就归正在被幽禁的世子了。

    大猪蹄子生平最看不惯手足相残,血亲互弑,本来还想和和气气的解决这桩事,既然他们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

    我招来宗人府经历司的礼官,让他们清点唐藩世系的人数,然后命锦衣卫将全藩郡王以下都贬为庶人,罪名是唐藩协助两位郡王刺王杀架,意图不轨,欺君罔上,图谋造反,而郡王以上,包括世孙在内,统统押到北京来审理。

    六部清流对此颇有微词,但我把“世子病逝”的消息在六部中传阅后,文官们也觉得这是唐王几个儿子有错在先,尽管皇上革除整个封国的做法有些过火,最好是暗中悄悄处理,让动刀子坏了规矩的两位郡王也跟着一道“病逝”,免得败坏朱家名声。

    但我的做法也不算太过分,加上藩王本身就人人喊打,倒也没人不识趣,敢跳出来给唐藩宗室叫屈。

    为了节约人力,我只派了一个班十二名锦衣卫去处理此事,也不怕宗室跑了,唐王一系在南阳可是大虫、恶蛟、朱由检一般的公害,当地百姓日夜盼着藩王宗亲滚蛋,即便有两个漏网之鱼走脱了,百姓也会自发把这帮讨厌鬼给抓出来。

    当然我的时间很宝贵,哪有那闲工夫召集三法司庭议这种破事,所以我又调动了两支机动特遣队,悄悄的尾随其后,等他们走到石家庄的时候,就把那几个郡王全都超度,唯有世孙着实无辜,可以留一条性命,带到北京关两个月,就放回南阳吧。

    到时候南阳只剩一个光杆藩王,想什么时候处理就什么时候处理,我也不用背负撤除藩国的恶名,还能趁机把封国百年经营的动产都搬空,岂不美哉?

    毕竟藩王不是案板上的肉,一口气撤得太多,也是会有脾气的,眼下多事之秋,刚干掉了楚王福王之后,再对其他藩王动手,恐怕又要有哪位叔叔跳出来清君侧了。

    藩王勋贵乃是大害,我为天下百姓除一害,午饭就该犒赏自己,不如加个卤蛋吧。

    结果卤蛋还没端上来,吏部派人来找我了。

    小吏说了个骇人听闻的消息——我刚刚干掉一个藩王,朝中平白无故又多出来一个公爵。

    而且这个公爵并非是大猪蹄子出宫翘班用的“平阳公”名号,而是开国功臣,在两百年前就被满门抄斩的韩国公。

    听起来就和科穆宁家跑到君堡来索偿帝位,而且是向奥斯曼帝国的哈里发讨要一样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