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公关

冬眠的龙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你的帝国最新章节!

    强盛的蒙古不符合大明的地缘利益,所以朕不希望黄金家族拥有足以上桌的筹码。

    如果银河帝国、自由行星同盟对弈的时候,横插一个费沙自治领进来,那会徒增许多变数,尤其是大明同时有着自由行星同盟的众正盈朝和银河帝国的迂腐贵族,以至于在辽东星域的关锦走廊被打得节节败退,如果不是有坚固的山海关要塞,以及犀利无比的红夷之锤大炮,东虏早已攻入关内。

    这就是比附后世倭国小说的局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居然已经是倭国文坛的翘楚了,之后那些都是什么玩意——笑什么笑,国内也一样斯文扫地。

    要对付女真人,就不能轻易分兵,鞑子可以靠西征蒙古,把打服的蒙古各部捆到自己战车上,大明却只能靠封赏。

    因为大明没有一支军队可以长期出关作战,即使是边镇各军也要依托筑垒驻防,最多秋天去塞外烧荒,蒙古人见势不妙可以往草原深处跑。

    而明军开拔要开拔费,行军要盐菜银,走路要衣鞋银,打仗要犒OTg2NTc=赏银,不给够那就等着一路劫掠吧,出了关无处劫掠,走两天就自己溃了。

    因为这是一支旧式军队,平日军官克扣军饷,不给这些额外津贴根本没人愿意给朝廷卖命,随着最后能打的一批部队葬送在萨尔浒,明年冬天满汉合拍的己巳之乱堂堂开演时,朕就再也不能粉饰太平了。

    银河帝国可谓是腐朽到了根基,所以才会冒出一个满头黄毛,诡计多端,相貌讨喜的外人把持朝政,王朝终有倾覆之日,朕看呐,不如早早的传给康丝坦丝陛下,朕在老歪脖子树上也能挂得安详些。

    朕环视着埋头吭哧吭哧吃饭的各部高管们,他们每个都心怀鬼胎,根据朕走访的结果来看,今天在对面的很多蒙古附编骑兵头目,插汉部的高层都很熟悉,都是奈曼、喀喇沁的首领。

    因为女真的巴牙喇被朕揍跑了,后续追着蒙古溃兵砍的都是投鞑的蒙古左右旗,当然也不可能真的挥刀相向,只是象征性砍两刀,主要是头人们骑着马喊话,只要肯投降黄太极,钱粮大大的。

    到底有多少钱,多少粮,倒也没说明,只是看投鞑的蒙军各个面色红润有光泽,肚腩把盔甲撑得鼓鼓的,嘴角还泛着油花,就知道过得绝对不差。

    反正不管怎么样,也比跟着林丹汗这傻子强,朕知道后世之事,这厮没活到崇德年间就死了,跟着他一路转进的蒙古人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所以大汗喝着闷酒,撕着断头肉,底下的兄弟们吃的却是散伙饭,要是归化城保不住,只要及时倒戈卸甲,献城投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甚至角落里已经有人开始扎起辫子了,伙计,你工钱还没结完呢,不怕林丹汗拿竞业协议宰你一刀吗?

    夜幕降临,外头愈来愈黑,归化城墙高不过两丈,根本挡不住塞外的寒风,怎么可能挡住呢,北京城墙高达五丈,朕不也冻得和孙子似的。

    外头冷,里头更冷,毕竟伙计吃散伙饭还能说两句话,但和掌柜一起吃,就尽在不言中了,而朕作为友商,本来应该趁此机会挖几个人回去,要是能直接把几个千户囫囵撬走就再好不过了,可当面挖墙角就坏了江湖规矩,咱龙虎山和草原六大部都是名门正派,不能搞落井下石,至少不能当面搞。

    所以朕决定出去放水。

    看到平阳公出去了,一帮蒙古头目也蠢蠢欲动,簇拥着朕往茅房走,气氛突然就怪了起来。

    咳咳,这个茅房呢,还是朕一手主持江浙湖汉北修建的,蒙古人不懂制硝之法,那么多人畜尿溺都浪费了,朕看着可惜,而且为了自身的安危,不至于染上病患,才说服了城里管事的,专门在大冬天刨开冻土,挖了个粪坑和尿池,专门用来制硝。

    到了茅房外,朕装作尿意全消,对那些跟出来的蒙古人贩卖焦虑:“这事儿怕是要坏啊,你们怎么说?林丹汗要跑去青海,你们的存粮撑得过吗?破城时有多少家人亲卫肯为你们开路?”

    尽管蒙古人豪爽耿直,那也只限于平民,能混成千户一级的有几个是傻子,这几个千户相互一交换眼神,正要说话:“公……”

    朕赶忙一摆手,再度把持了局面:“诶,你们别想着投敌,今天把镶黄旗杀痛了,豪格是个雏儿,不懂怀柔手段,你们已经得罪了大贝勒,投了镶黄旗也只能当阿哈。”

    白天冲阵的时候,朕打出的将旗可是插汉部的大纛,豪格只会把朕这一行当成是林丹汗压箱底的精锐选锋,白天吃的血亏也会理解成是插汉部的负隅顽抗。

    真是可惜,如果朕冲得再快一些,兴许就能阵斩大阿哥,镶黄旗立马就能溃了,只是离开锦衣卫的翼护过于危险,才不得不作罢,虽然朕喜欢陷阵搏杀,还是有脑子的。

    不过要是遇到的是多尔衮,朕可能就没这么好耐心了,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朕遇见这畜生非得活撕了他,生啖他血肉不可。

    吴三桂?

    吴三桂和他爹在台湾种地呢。

    推己及人,镶黄旗内的各个牛录相互都是姻亲友邻,今天被朕一气杀了四百多,对插汉部也是恨之入骨,如果死的都是包衣和汉军,豪格肯定厚待投降的蒙古人,然而死的都是自己人,那以后金在后世的尿性,破城之后肯定要封刀三日。

    朕点出了这一点,断了几个千户投敌的念想。

    被镶黄旗一天干死一千多,千户们也是热锅上的蚂蚁,七嘴八舌的和朕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公爵大人教我!”

    “爵爷,南北两朝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您可不能不管我们呐。”

    “您和大同镇的总兵熟吗,能不能让咱们部南下躲一躲?”

    你们去了大同就是会走路的小金人,剩余寿命以时辰计算。

    朕倒是不着急,即便归化城破了,朕带着一百多锦衣卫也能杀出重围,跑回大明去,只是归化城到燕山、阴山一线基本就归黄太极管了,明年这家伙来给朕拜年的时候,能走的门可就多了,朕容易招待不周,被人说失了礼数。

    归根结底,朕是要在草原上扎下一个钉子,牵制住明年南下的后金大军。

    外加将蒙古人敲打一番,免得干死女真人之后,又要干蒙古人,最好能和插汉部这个草原共主搞好关系,两家和亲,结为友邦,以蒙古为藩篱,控制草原。

    为了国家,为了社稷,朕只能委屈一点,多娶几房姨太太。

    记住,要年轻,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