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蛟龙聚宝

冬眠的龙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你的帝国最新章节!

    罗织罪名然后抄家是番婆子的一大爱好,但不是朕的。

    朕更喜欢半夜三更带着几个心腹,驾着两辆马车,挑一家有钱高官的宅邸,摸进去把他们家的银窖搬空。

    勋贵和官员的钱来路不明,就算失窃了也不敢声张,朕手脚麻利些,一晚上就能搬走上万银两。

    这样的乐趣与抄家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炸鱼有炸鱼的便捷,钓鱼有钓鱼的快乐。

    当了皇帝还要遵纪守法,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但作奸犯科最终吃亏的却是小老百姓和老实本分的生意人,朕身OTg2NTc=为大善人,不忍如此。

    思来想去,还是黑吃黑最为合适,既能惩善扬恶,又能节约大明的行政资源,抢来的银子一分送去善堂,剩下的九成九分都进内帑,岂不美哉?

    罗织罪名是很麻烦的事情,要讲真凭实据,而“真凭实据”就算按批发价买也不便宜,为了构陷福王伪造书信,番婆子动用了夷事局和粘杆处数十名能人异士,光是研究福王所用的纸墨和笔迹就花费不菲。

    将九真一假的证据提交之后,就要催促三法司立案,如果嫌麻烦也可以九假一真。

    反正刑部不在乎这些,如今刑部尚书是王在晋,此人当过布政使,督过河道,巡抚过山东,还曾经略辽东,唯独没干过刑部,说不定连大明律封面是什么颜色都不知道。大理寺也不在乎案件是真是假,只要刑部敲章,他们就跟着敲章,而众所周知,都察院是一个负责把西瓜子变成瓜子皮的大明养老院。

    立了案,还要将人犯捉拿归案,朕要对付的官家中都豢养着死士家丁,须得多派人手,不然就像皇爷爷派武弁收矿税时常常被打死一样,不仅抓不到人,反而会被负隅顽抗的逃税分子砍了。

    以查抄襄城伯为例,要封锁他家府邸的大门和附近街道,需要先派人进入他家左右邻居的宅院,控制住院墙,然后各道大门和便门,乃至狗洞,都要派人看守,防止有人逃脱,沿街也要部署岗哨,谨防有人从地道遁逃。

    接着锦衣卫和东厂组成的抄家团队要入驻府中,展开财务登记造册工作,短则两天,长则五六天,

    这样一来,出动就是五百人,按外勤补贴标准,士兵一人一天要一钱银子,军官更高,那光是人力开销就要数百两一天。

    原本外围的人员可以从五城兵马司的捕营中抽调,然而这次罗织的罪名是襄城伯和惠安伯抽调京营和捕营准备造反,所以捕营的临时工就不能调了,只能从禁军中选取一千名士兵来接任,因为有两个府邸要查抄,故而外勤开销要翻倍。

    不管朕最终查抄出什么东西,变现的时候都会被商人狠狠宰一刀,比如惠安伯家在阜成门外京郊有一座占地极广的园林,里面种满了牡丹、芍药,你说朕收了这么许多牡丹做什么,嚼着玩?

    发卖是不可能发卖的,番婆子已经把圣罗曼努斯门的房价砸成了负数,朕可不希望北京城里的房价变便宜,而牡丹芍药虽然能入药,又能卖多少呢?

    李守琦家就更麻烦了,鬼晓得为什么李家在城北有那么多果园,这么多果树要真收入内帑,朕哪来那么多人去管,给上林苑?到时候不管是平了林子,改作耕地,还是卖到民间,都会大大折价。

    水果不比粮食,采摘之后需要及时发江浙湖汉北卖,不然会很快腐坏,兴许可以把果园都卖给刘之纶的燕京红酒,反正果酒本来就是燕京红酒的主营项目,与其去燕山采摘野葡萄,倒不如就近采用郊外的水果。

    最后家产能有一半变成内帑的银子,朕就烧高香咯。

    抄家流程就是如此的麻烦,浪费和拖沓,还要处处费心费力,倒不如直接……

    城西因为抄惠安伯一家而鸡飞狗跳的时候,两辆马车在阳武侯府邸后墙外停了下来。

    拉车的马都上了嚼,蹄铁下包着棉布,火把上罩着倒置的瓦罐,铁胄一律换成革甲,朕带的十几人俨然是按照夜袭的操典来武装的,就算说朕是来杀阳武侯全家的,估计都有人信。

    本来今天想去遂安伯家的,他家离皇宫近,就在王府井,但因为白天朕在宫中演了一出极为精彩的大戏,又是叫好叫座的历史正剧,大明朝的勋贵都是文艺爱好者,连夜就开始对这出以谋反和宫闱为主题的戏曲展开了热烈讨论。

    奴仆、幕僚和家丁从各家正门和侧门不断出入,爵爷们连夜拜访和接见着三教九流的人物,王府井周围热闹非凡。

    所以只能改去阳武侯家做客,因为阳武侯薛濂最近换了一匹极为神俊膘肥的战马,这马少说得二百两银子起步,他一定很有钱。

    命人在墙外待命后,两个锦衣卫轻车熟路的前往胡同的两端,把巡城的兵马司和打更人都劝离,朕往掌心吐了两口唾沫,然后从腰间抽出两根苦无,插进墙里。

    其实朕不用苦无也能徒手翻墙,但等会不还得把马翻墙运出来嘛。

    全身运功向上之后,朕纵身跳起,足尖一点墙壁,已经翻身上了墙头,打量了一阵院内的形势后,学夜枭叫了一声,便从两丈高的墙头跳下。

    身着深色衣服的两名粘杆处队员紧跟着朕,来到库房外,一人搭手,让另一人踩着手,二人迅速上了房顶。

    朕却支起耳朵,听着后院的动静,忽然听到有脚步声由远及近,不由得心中一凛。

    这是巡夜的家丁来了。

    “你说这世道,真是怪,襄城伯好好地荣华富贵不要,干啥非要造反?”

    “我听说不是他要造反,是福王拿了他的把柄,逼着他给福王开门哩。”

    “什么把柄,就纵兵劫掠那些事?哪家武臣没干过,这也能算把柄?”

    两个巡视的家丁打着灯笼,有说有笑的从一处回廊走过来。

    朕也不避开,而是迎面而上。

    家丁看到朕,大骇道:“什么人?”

    朕咳嗽一声,笑道:“在下是英国公家的,随管事前来,管事的正在书房和侯爷商谈,我来后院吹吹风,顺便抽个烟。上好的纸卷烟,泉州带来的,几位要抽一口吗?”

    两人对视一眼,傻乎乎的接过卷烟,用灯笼里的火点着,吞云吐雾起来。

    “二位辛苦,你们知道此事关节吗?阳武侯可打算上疏营救惠安伯?”

    其中一个家丁狠狠嘬了口烟,黑夜中的火点顿时大亮,朕闻到烟味,不由得皱起眉头。

    他拍了拍朕的肩膀:“兄弟,你是外地户籍,刚来北京吧?这种事情我见得多了,我只想说懂得都懂,不懂的我也不多解释,毕竟自己知道就好,细细品吧。”

    另一个家丁也吐出个烟圈:“你们也别来问怎么了,利益牵扯太大,说了对你我都没好处,当不知道就行了,其余的我只能说这里面水很深,牵扯到很多达官显贵。”

    “详细情况你自己是很难找的,外面大部分已经删除干净了,所以我只能说懂得都懂。”

    “这波啊,这波是这波啊。”

    “这水太深。太……”

    两人眼皮一翻,倒在了地上。

    朕凝神屏息,半点烟气都没吸入鼻中,这两个家丁被卷烟里的曼陀罗麻倒时,朕全然没受影响。

    说了多少次,吸烟有害健康。

    朕踩灭了烟头,从捡起加了料的卷烟,将证据丢进随身的纸袋,这烟固然不错,只是生效时间太长。

    这时屋檐上的粘杆处发来信号,朕知道有结果了,便将两个被麻翻的家丁拖进树丛,顺手帮他们把胸口的扣子扣上,天冷了,不要敞着衣领,容易着凉。

    朕跳上房顶,只见屋檐上的瓦片被扒开,粘杆处队员正从破口处钻出来,手里拿着几样事物:“皇上,您看,这是上好的鲁密铳,还有工部打的朴刀和铁枪头。”

    朕满意的摸了摸火枪,做工上乘,不比帝选营用的重型火绳枪差多少。

    不过阳武侯弄这么多军械做什么?

    谋反?

    这不可能,这库房就算堆满军械,满打满算也就够列装两百人,应该是府上豢养的家丁所用。

    “朕要的不是这些军械,朕要银两啊!……算了,反正朕的银子到头来也是换成禁军的军械,不如直接搬空。你们去外面叫兄弟果然运货,朕出去转一圈,看到活人就全打昏,争取天亮前把阳武侯的金库搬空。”

    只要把巡夜的人都打昏,就不会有人发现朕在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