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他乡遇故人

红茶照夜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我雇佣玩家收割信仰最新章节!

    从乡郡在楚地的北方,距离南疆遥远,不仅要翻过瀚湖障,还得途径刚被肃阳王李庚刚夺下不久的玄鸟郡,普通人很难在这战乱时节安然穿梭。

    遥远的路程在快马加鞭下需七天左右。

    但玩家们身为修士,肉身体质方面比牛马还要强壮许多,只用了堪堪五天的时间就逐渐接近了那片依旧还稳稳掌握在朝廷手中的郡县。

    接取此委托的一共五人,三老两新,道、佛、武三修全有,综合实力算不得弱。

    一路走来,他们曾途径过两军杀伐的战场,差点被汹涌沸腾的军血煞气压得喘不过气来,一身法力滞涩无比,各项属性值狂降,几乎与凡人无异。

    那是楚地国运争龙最激烈的地方,对走上长生仙道的修行之士极为排斥。

    别说是他们这几个玩家,即便是已经稳固了境界的闫千秋来了都不敢轻易插足其中,否则便会引来凡俗人道国运的反噬,境界大跌,天人五衰,即便不死也会损害修道的根基,后果极为严重。

    人间的两军对垒并不是现实古代的刀剑兵戈交锋,而是直接以军煞牵引国运,呈战阵出击,凝练出无数异象,其场面之宏大丝毫不逊色于修士之间的斗法。

    一般只有到了一方精疲力竭、穷途末路的时候,那才会出现血肉绞杀的短兵交战场景。

    虽然已经远离了那片地域很久,玩家们每每想起时依然还心有余悸,但同时又不免带着些许的心潮澎湃。

    “用军煞化黑龙,吐出的烈焰也太猛了,比二阶道法还要厉害。”

    “那当然,别忘了那可是上万人的战场,里面实力堪比一般第一境修士的先天武者数量至少有几百,就算是各自为战都不容小觑,更别说结成战阵了。在加持了国运的状态下,恐怕能把第二境的修士都给扬了。”

    “我听说,军中的战阵是根据道门阵图演变而来的,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国运与军煞的杀伤力。”

    有人开口,讲述起了自己在人间的一些所得:“据记载,楚国神威军的万人军阵在边关外有灭杀第三境蛟龙的战绩,阴府的鬼神见了都得绕道走。”

    “那修士要是想正面对付这样的军队,岂不得第四境才行?”一个萌新玩家感到异常震惊。

    闻言,说话的老玩家撇了撇嘴,道:“那你以为楚国、别溪这些凡人统御的国度为什么能屹立在逐燕丘千百年不倒?靠得不就是武的军煞,文的浩然,以及对修士极其克制的国运吗?”

    不过,他紧接着又轻咳了两声,补充道。

    “话说回来了,哪个修士会有那么傻,没事和凡人死磕干什么?就算赢了道基也会被损,得不到什么好处,输了还要魂飞魄散,图啥啊?”

    他这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已经走上了问道求仙之路的修士与寻常凡俗的眼光早就不一样了。

    二者虽同在一片苍宇下,但本质却不在一个世界中。

    俗世看重的金银钱财对修士来说无非是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而修士珍视的灵石珍矿于凡人而言也只是中看不中用的石头金铁罢了。

    两方追求的不是同一种东西。

    至于什么权势、美色等,那只会令仙道蒙尘,灵台晦暗,双眼模糊,看不清大道的长生前路,白白葬送了道基慧根。

    这也是为什么苏玉在做国师的时候主张钦天监中人脱离世俗,超然红尘之外。

    因为,若一人的道心不够纯粹,修行的天资再如何卓越也终将在有朝一日泯然于众,止步不前。

    未曾做到出世的心境,就永远不要去谈什么入世的修行。

    求道之心很重要,比天赐的禀赋更加难得。

    便如井禾观第三十九代弟子秋年。

    因为自幼在山中修行,心未染尘,但其实只是温室里的花朵,就需要先入世历练,明悟何为修行后再出世凝心,确定将来要走的道路。

    到了这一层心境,他才有资格再去入世,达成所谓身在红尘,心在乾坤的下一个境界。

    俗心俗念,应有的修行成就是第一境。

    我自逍遥,应有的修行成就是第二境。

    人间长生过客仙,应有的修行成就是第三境。

    更如苏玉、井禾观匀明老祖这般的第四境修士,那心境就更高了,三言两语很难说清。

    闫千秋为何会困在“发陈”百年而不得寸进?

    主要原因并非是他的天资不足,而是心念的境界不够,看不清前方的路该如何走。

    同样有着此类问题的还有百山河的老龟。

    等他什么时候能了却了多年前对辰武帝许下的承诺,也就到了一夜顿悟第二境的时候。

    至于玩家……

    这些家伙本就是另类,根本不受用于苏玉这套整理出来的修行心得

    别说道心了,他们能有良心都勉强算是老天开了眼!

    除此之外,阴魂之躯的鬼神同样也是这般情况。

    毕竟鬼神和玩家在本质上都是靠着信仰与供奉在修行,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境界的提升对道心的要求算不得多高。

    ……

    一边叽叽喳喳的谈论着各种见闻理解,几个玩家也终于走进了从乡郡中。

    他们换上了一套普普通通的衣衫,翻过一座山丘,入眼见到了不远处的乡镇。

    大概是因为肃阳王李庚的动乱使得人心惶惶。

    镇里的百姓在见到一行初看正常,但仔细琢磨下言谈举止颇为特立独行的陌生人后,一个个都下意识的远离,不敢靠得太近。

    在老旧的石板长街上逛了没一会儿,一队神情严肃的兵卒径直走来,找上了他们。

    “外乡人,你们从哪里来?请出示路引。”

    见此状况,一群啥都没准备的玩家登时愣了。

    他们接了委托后便日夜兼程的从水泊镇跑到了这里,哪来的什么路引?

    而且,南边的战事那么激烈,就算从白堤城衙门取得了相关证件,从乡郡的官府大概率也是不会认的。

    甚至还可能把他们当作探子抓起来多番审问,稍有不对就关进牢里,等查探清楚后才能放出来。

    毕竟,李庚治下的几个郡县现在就是这么做的,想来宣平帝也大差不差。

    “你们没有路引吗?”巡视兵卒的语气不由得郑重了几分,一只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随时准备出手。

    面对此情此景,玩家们刚想随手施个障眼法蒙混过去,却忽然见到不远处有一人快步走来。

    “这些人是我的朋友,从太平镇过来探亲访友的。”

    来人的面孔让队伍中的三个老玩家愣了愣,差点脱口而出喊出对方的名字。

    不过,想到这里是从乡郡,他们不约而同的强行忍住了,扬起一个职业性的假笑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心中升起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林七水,李庚名义上的弟子。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