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轻取庐州周边,肃清乡镇

葫芦开小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最新章节!

    张岚清想要跟芜湖那边的鬼子后勤达成合作,就必须有一条光明正大的运输物资的路线。

    从日战区经过,想都别想,危险系数太多。

    至少要占据淮南城,再把庐州的鬼子收拾收拾,逼迫他们不敢出门。

    拔一拔沿途的据点,搞定日伪军。

    率先安排贾善,以商人的形式进入庐州,再前往芜湖探查情况。

    建立一个临时的站点,打开当地的黑市场子。

    军事方面,则由刘丹青、王国兴派兵,张岚清主导此次作战。

    主要目标是占领淮南城,但涉及到淮河。

    淮河的支流繁多,不利于部队展开。

    从第五师调兵一个团,取霍邱,肃清周边日伪军。

    突然的兵力调动,并未经过任何人。

    刘丹青执掌第五师已有大半年,手上的弟兄训练多时,就等着作战的时机呢。

    他本人也是雄心勃勃,想着再拓展一下地盘。

    史河沿岸,有日伪军的六个炮楼,这种规模的炮楼根本挡不住。

    团内配备了步兵炮、迫击炮,在天蒙蒙亮之前,摸到了射击位置。

    骤然开炮,在炮声的轰隆中,将炮楼打成粉碎。

    刘丹青一个团的兵力顺利渡过史河,随后分兵三个营,分别攻占三河尖、陈集、张广庙三镇。

    镇上驻扎的是伪军营加一个小分队的鬼子。

    十几名鬼子配二三百伪军。

    用完整的步兵营去打,绝对是杀鸡用牛刀。

    步兵营配备了82毫米迫击炮、重机枪等重火力,再加上兵力优势,仅用了半个小时便结束了战斗。

    伪军大批投降,而日寇全部挑杀。

    王国兴骑兵师一部,从颍上县渡过淮河,逼近八公山区、寿县。

    目标不是攻打县城,而是围了县城周边的镇子,围而不打。

    占领堰口、双庙集镇,随后与刘丹青的兵力在三觉镇汇合。

    紧盯着六安、庐州的日军。

    现在的张岚清,已经不把伪军放在眼中了,这群地方出身的武装,连三流都算不上。

    自己的一个排就敢打对方的一个营。

    别看伪军二三百人,只要开了枪,立马化作鸟兽散。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混在伪军中的日本人。

    重要据点内往往有几个鬼子,搭配着伪军防守。

    突然的战事,打破了淮南地区的平静。

    王国兴的名头在这边非常响亮,他的骑兵师扩编很多,又在淮河北部开设了马场。

    用于培育战马。

    骑兵团作战能力强,机动性高,在渡河的时候麻烦了些。

    可渡过了淮河后,直逼寿县。

    令人想不到的是,寿县竟然只有七八名鬼子,城内的伪军立马把鬼子绑了,举了白旗。

    张岚清坐镇指挥部,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一个县城,只有几个鬼子驻守?

    这可怪不到长尾岐一春,他奉命驻扎于庐州跟蚌埠之间,手上兵力满打满算7千人。

    两座重要的城市得守吧,蚌埠与徐州之间的铁路得防守吧。

    两个师团,都被揍得残缺不全,合起来能守住铁路沿线。

    至于地方的小县城,难不成还要分派步兵小队?乃至步兵中队。

    他总共才多少步兵中队?

    归根结底是地盘大,无力防守。

    据点内也要安插兵力,县城内也要安插兵力,实在没有多余的人手了。

    这位65师团长,得知占领区被攻的消息时非常的冷静,严令淮南城、庐州城的两个步兵大队不得出城。

    并将据点内的兵力收回,屯守城内。

    确保庐州、淮南两城不丢。

    出行务必有步兵大队级别的兵力,严禁小股部队出动。

    驻扎在庐州的佐藤春雄刚刚晋升大佐,拥有光明的前途。

    这老小子犯了傻,非常不理解师团长下达的命令。

    他所带领的独立步兵60大队,不属于长尾岐一春。

    这类独立步兵大队,类似于独立混成旅团等等,都是有单独作战权限的。

    不同于师团下隶属的步兵大队、步兵旅团,这类编制属于缩编,有完善的作战体系。

    独立步兵大队就是最小粒度的,可单独执行作战的完整部队。

    佐藤春雄之前是第六师团的中队长,该大队成立之初,分别从第六师团、第九师团的后备步兵大队中抽调了4个步兵中队。

    虽隶属于长尾岐一春的独立混成13旅团,现在的65师团。

    但从本质而言,它是一个混编的大队,手下来自各个师团。

    佐藤春雄本人更是晋升了大佐,这是准备把独立步兵60大队往独立混成旅团的规模扩编的节奏。

    犯了一样的毛病,已经把自己当旅团长了。

    佐藤将庐州、淮南当成了自己的地盘,该大队主力驻防在庐州,分派了一个步兵中队到淮南。

    得知张岚清的兵力来袭,并未执行长尾岐一春的收敛兵力命令。

    反而是想着主动出击迎战。

    以他的判断,趁着敌军步伐未定,分别从淮南、庐州出击,两路兵力夹击。

    定能瓦解张岚清的区区两个团。

    他手上有步兵炮2门,山炮2门,算是步兵大队里比较强的货色了。

    鬼子纷纷出动,放弃了坚固的城郭,选择出面血战。

    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张岚清的作战构想是肃清一些炮楼据点,将兵力扎进皖南地区,作为游动的兵力,来确保自己的运输线路安全。

    说白了就是从乡镇中,打通一条安稳的路线。

    避开鬼子的驻防地区。

    算是给庐州的鬼子一点面子,暂时不攻城,只肃清一下道路。

    可佐藤大佐不这么认为,竟然主动出城一战。

    大批的鬼子从庐州出发,直奔西北方位,迎战刘丹青的步兵团。

    而淮北则是一个步兵中队,带着一应伪军出城,迎战王国兴的骑兵团。

    咋想的?

    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国兴本想安排骑兵团从寿县南下,占领两个镇子,达成战略目标。

    兵力还没调动,竟然又有大鱼上钩。

    一个步兵中队,吃掉它,算是加了个餐。

    刘丹青的步兵团分三路向庐州方向来,打了几个炮楼,小规模的战斗并不解气。

    沉寂了大半年的第五师,总算遇到个正儿八经的战斗。

    得知鬼子的步兵大队正往己方来,立马摆开了口子,三个营成品字型迎了上去。

    阻击?

    打什么阻击,老子打的是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