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借炮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葫芦开小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最新章节!

    孙静轩给总部打了电话,将吴子志送过来的装备放在了自己的师部。

    “就这点武器装备,汇报给了张司令,都不值当安排汽车运输。几挺机枪而已,让我自行消灭掉。”

    参谋笑呵呵的。

    “我们第五路军家大业大,几挺机枪确实算不得重要玩意儿。”

    “可要是放给八路,放给游击队,这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才有的配备。”

    参谋的话给孙静轩提了醒,年初的时候,吴子志手上有什么装备?

    几百支破枪,一群在敌后、伪军周边苦苦挣扎的落后武装罢了。

    这才几个月,机枪有了,重机枪也有了。

    一口气拿出两个连的武器装备,偿还借炮的利息。

    说明他吴子志手中的装备,比这些只多不少。

    乖乖,靠缴获武装了一轮游击队嘛?

    低估了八路游击队的发育能力,也低估了一门炮在敌后的作用有多大。

    借炮给别人用,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当然了,前提是借给靠谱的人。

    别利息没收到,火炮也丢给日伪军了。

    吴子志是心细胆大有手段,能够把鬼子引的团团转,靠一门步兵炮,连打带唬,吃了个盆满钵满。

    现如今孙阳在敌占区,也同样的活跃。他手上的关系网复杂,跟多处伪军据点取得联系。

    敌占区内的营长、连长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走的是不同的路子。

    吴子志是打通地方,获得地方百姓的拥护,发展革命根据地,将乡村连成一片。

    孙阳的路子是拿下伪军,利用他们脚踩两条船的性子,在鸡蛋上跳舞。

    墙头草,随风倒,用好了也是一份力气。

    铁路沿线,孙静轩的驻扎兵力跟王国兴的游动骑兵异常活跃。

    安排了大量的巡逻人员,始终盯着鬼子的列车,只要巡防的人员不足,随时可以给它一炮。

    千日防贼,总有疏忽的时候。

    35师团跟独立混成13旅团抽出了两千兵力,就为了保障铁路沿线的安全。

    装甲车挂在车头,随着铁路横行。以十二分的精神,护卫铁路。

    从前两天开始,鬼子的兵力明显增多了。

    安排了三个步兵大队,分列在铁路中段,以据点为核心,执行巡逻任务。

    沿途的宪兵队、伪军配合行动,一瞬间调动数千兵力,规模非常可观。

    徐城、蚌埠两座重要交通城市,日军增兵,成立两个师团,分别是65师团跟35师团。

    前者属于警备师团,满编1.1万余人,战斗力属于三流。

    后者属于乙等师团,满编兵力1.5万余人,战斗力在二流乃至接近一流。

    如果加上战车中队、野炮兵联队,那35师团会接近甲种师团的配置。增强了装甲与火炮输出,战斗力妥妥的一流水平。

    列车连续不停,迅速大批的兵员到达地方,这些人带着武器,整齐的出现在火车站。

    士兵一脸茫然的看着陌生的城市,唯有握紧的步枪,能安抚他们不安的心。

    运输士兵的专列停靠在路边小站,受长尾岐一春中将的命令,分别驻扎据点,增强铁路沿线的治安兵力。

    兵先到了,物资还会远么?

    孙静轩、王国兴两人联合的师级指挥部放在了宿州一线。

    两位师长凑在一起,最近作战的配合默契,连带着两个师的弟兄们也跟铁哥们一样。

    “孙老哥,鬼子增兵铁路沿线,两个师团驻扎徐城跟蚌埠,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啊。”

    王国兴的骑兵师始终没有满编,不得不增加了一个步兵团,勉强凑够了1.2万余人。

    这段时间,他时常过来,跟孙师长学学本事,看看这步兵团该如何指挥。

    战壕、火力点、兵力配置,这都有特殊的手段。

    孙静轩是军校出身,老牌军校学过,又在西北军中混了多年。

    战场经验丰富,值得王国兴这类野路子多学学。

    津浦线放置两个师团,以铁路两端做驻防,任何一处有战事,可依靠铁路迅速赶至战场。

    铁路、公路都是日军可以迅速支援的路线。

    按照目前的兵力部署,一个小时内,各据点援兵可以互通。

    如调动两个师的兵力,势必引来日寇更多援军。

    涉及几千人乃至上万人的调动,不可能瞒住对方。

    以目前之局势,双方兵力对峙,趋于平衡。

    最佳的办法还是以游击队突破,瓦解日军的布防,在看似铁桶一片的铁道一线,挖出一点坑坑洼洼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鬼子的蚁穴在伪军身上。

    “国兴,你的骑兵是咱们豫东难得的游动兵力,机动性最强。”

    “接下来的对抗中,应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左突一刀,揍进一步。”

    “步兵做好结营扎寨,利用工事来对抗。”

    平原地带,他们所能利用的地形几乎没有,只能看着脚下的土地,靠着挖坑挖洞。

    工事连成一片,宛若复杂的蜘蛛网。

    孙静轩与王国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对接下来有了新的作战想法。

    准备拉出部队内的神枪手,以骑兵赶至鬼子的布防附近,骚扰日伪军的据点。

    等鬼子的大部队袭来,立马向后方撤退。

    将游击跟工事对抗结合起来,一动一静配合行事。

    零星的枪声响过,鬼子刚刚露头,被一枪打中了头盔,应声倒地。

    这些新征召的新兵,作战经验不够。顶着大脑袋来回晃荡,根本没考虑神枪手打狙击的想法。

    以王洪为首的神射手们,配备了精度最好的步枪。

    子弹管够,一百发起步,王洪携带的最高,足有260发。

    配备了马匹后,能够承担部分负重压力。如果单凭士兵的身体负重,一百发子弹就不轻了。

    日伪军被堵,子弹从刁钻的位置射来。

    连续狙击掉6人,吓得一群人躲在炮楼里,用轻机枪扫射了一阵。

    并未发现任何可疑目标。驻扎据点的伪军早就急了,跟鬼子师团总部汇报。

    在大批的日军赶来战场前,士兵们迅速的撤退。

    鬼子的步兵中队乘坐汽车、摩托车赶来,严防戒备以后,并未出现新的问题。

    安抚了日伪军后,命令鬼子的小队长增强哨兵。

    这边刚刚安抚完毕,另外一处日伪军合力驻扎的据点出现了问题。

    一群枪法好的士兵,围在了据点周围。

    枪口堵着内部,谁敢露头,立马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