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意欲何为

潇潇灯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南三秋最新章节!

    回到了国师府,两人用了晚膳,赵絮去和管家张叔交代那姑娘的事,江舟则去了书房,看师傅出门修行前留下的信,师傅说了他此去要一年之久,留下了十二封信笺,每月恰当的时机拆一封,这是第三封。

    信中写着:履霜,坚冰至。

    这是何意,难道最近有危险潜藏着?

    江舟反复推算着卦象却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难道师傅只是想提醒我们而已?

    江舟百思不得其解,就带着信回了自己的院子,她换了一件衣服,把原本的官服脱下,换了一件天青色的襦裙,坐在塌上打坐,静思安神。

    她缓缓的呼吸,忽然闻到一缕淡淡的幽香,皱着眉睁开眼睛环视了一圈没有发现香薰一类的东西。

    “小菊!”

    门外的丫鬟听到叫声快步走了进去:“姑娘怎么了?”

    “你有没有闻到一股香味?”

    小菊仔细的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姑娘吩咐过您的房间不能熏香容易扰了心绪,奴婢们不敢违背。”

    江舟皱着眉,说:“这香味不像房间里的,倒像是外面飘进来的花香。”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赵絮原本想着天气渐渐变热了,蚊虫要多起来,就想着送几个特制的荷包过来,就看见她和小菊在对话。

    “师姐,你可否闻了一股香气?”

    “香气?”赵絮细细闻了一下,笑着说道:“闻到了,是月季花。”

    “月季花?我这院子从来不种这开花好看果子不能吃的植物,怎么会有这花?”

    小菊像是想到了什么,上前一步说道:“大人,奴婢记起来了,白日的时候在西南角的花坛里确实看见一株月季。”

    “想必是猫猫狗狗带来的,或者这进进出出的人不小心把这种子带进来的,春天发了芽,开了花,你要是不喜欢,让小菊叫人拔了。”赵絮说道。

    “哎,不必伤了它,小菊,到时候你叫人连着根一起挖起,找个花盆种上,放到书房门口吧,即是缘分不可随意断了。”

    小菊领了命就先下去忙活了。

    “今天的月色正好,你不赏赏月吗?”赵絮问到。

    “月有什么好赏的,不过是会发光的东西罢了,我还不如研究我的八卦呢。”

    赵絮放下送来的荷包,笑着说:“做什么都好,记得早点休息,我捣药去了。”

    “师姐刚还说月色这么好,这就要去捣药?难道师姐是月亮上的玉兔不成?”江舟打趣道。

    “你呀,调皮。”

    目送她离开,江舟也坐不住了就起身到院子里走走。

    走到西南角的花坛前,那里种着一棵石榴树,春天长了嫩叶子出来,江舟借着月光伸手轻轻的触碰了一下。

    石榴树的枝干上好像有泥土,把灯笼拿的更近些,她低头看了看,真的是泥土,长安城这几天没有下雨,所以用手摸了摸已经干硬了,得用点劲才能扣下来一些。

    江舟皱起眉,这可不是一个好情况,府里的人都知道,院子里这几棵树她很在意,不能折断,更不能攀爬,就是修剪也要她亲自动手,怎么会沾染泥土,幸亏今天出来看了看,要是明晚下了雨,证据岂不是被雨水冲没了吗。

    她提着灯笼又四处看了看,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她这里虽然是单独的院子,但是还是在国师府内的,但这西南角偏僻,而且还是视障区,难道是有人偷摸进来过了?

    随后想了想,国师府谁不知道的穷,就算是要偷怎么不去隔壁的户部尚书大人的府邸,或者是前面平安侯家去偷,偏偏要来这儿,真是没有眼见力。

    可,若不是贼呢,江舟想到了什么,觉得一丝丝凉风吹来有些冷,她提着灯笼,拐个弯就到了前院。

    “小菊,小菊!”

    “大人怎么了?”小菊听到她的叫声有些急促,就赶紧跑过来了。

    江舟不想让人知道她胆小就编了由头:“那个,我觉得最近有些冷,你给我加一床被子,还有晚上蜡烛就不用吹了,让它燃着吧,我有时候半夜想喝水,乌漆嘛黑的容易磕着。”

    “是。”

    平常有点亮光就睡不着的姑娘,现在居然要燃着蜡烛睡真是新奇了。

    第二天一早国师府的大门一开就看见一个衣着朴素且不施粉黛,头发只用一支簪子挽起来的女子静候在门口。

    小厮走上前去询问底细,那女子说了缘由,是昨天傍晚赵絮她们买回来的丫鬟,小厮听了立马去禀报了管家,管家把她领到赵絮面前。

    那女子跪在地上,磕了两个头,等待指示。

    赵絮扶她起来,问道:“这丫鬟的事宜都是由于嬷嬷管的,最近她回了老家,后日才回来,这两天你先熟悉一下府里一切事物,等于嬷嬷回来在安排。”

    随后她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民女生于秋天,家里人叫我秋娘。”那女子回答道。

    “秋娘?秋娘是你过去的名字了,日后你就叫荆霜吧,荆棘的荆,白霜的霜。”

    “多谢姑娘赐名。”

    今日江舟休沐,她起的比平时要迟一些,洗完脸换好衣服,今天穿的是一件淡蓝色绣暗纹的深衣,是男子的服装,便于她出行。

    小菊把荆霜入府时的情况说给她听,语气带着酸味,“刚一入府她居然能得阿絮姑娘赐名。”

    一支简单的玉簪子挽了头发,江舟从镜子里看她,笑着说:“那是她原本的名字不好听,所以师姐才给她改了名,你这小菊多好听,也好记,你有什么好羡慕的,没听过老话吗,轻名好养活。”

    “真的吗?”

    “骗你干什么,快把我的乳膏拿来涂涂脸和脖子,春天太干燥了。”江舟摸着脸说。

    “好勒,姑娘您等着啊!”毕竟年纪小,宽慰几句又开心了。

    江舟一切准备妥当,就带着府里一位会点功夫的丫鬟秋环一起出门去了城外,她要去探究一下荆霜所说的逃难的难民。

    出城后往西走了半柱香的时间,终于到一村庄,村子里一片祥和景象,见了她这个外村人也只是打量一番,并没有很惊讶。

    她们在路边的面摊坐下吃面,正好老板也不太忙,江舟就趁势询问道:“老板,这再往里还有人家吗?”

    “有啊,到那山脚下还有几户人家嘞。”

    “我们是外乡人,没来过这,应着家里的嘱托来找亲戚的,我娘说叫祥合村。”

    “祥和村?那是个什么地方,我听都没听说过,是长安这一片的吗?小哥莫不是走错了?”老板端来两碗面,放下后,又回到了灶台。

    “这,这可如何是好。”江舟佯装乱分寸,又无奈的说道:“罢了罢了,这次出来就当游玩了,回去少不得要受母亲责怪了,哎,就是我一路走来见着不少难民,可是发生什么天灾了?”

    老板手上活不听皱眉想了想,说道:“没有啊,我们村有几个刚从外地回来,没听说有什么天灾啊。”

    一番闲聊下来,并没有打听到什么,也没有什么难民的传闻,难道荆霜在撒谎?

    回去路上江舟又碰到宋皬。

    她上前作揖说道:“宋大人,好巧啊。”

    宋皬回礼,没有过多的寒暄,欲朝前走去,江舟却顺口问他,“宋大人这急匆匆的是要去往何处啊。”

    “城外十里亭约了好友。”宋皬也如实说了,毕竟不是什么难言之隐。

    江舟让了他,说道:“哦,那就不挡着宋大人,请!”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江舟不由的笑了笑,心想,这急匆匆的不知道这好友是男是女啊,要是位姑娘,她还能为他们俩撮合撮合,这宋府百年世家,说不定就有什么奇珍异宝到时候还可以作为谢礼送给她,想想还是美的。

    她独自一人回了府,并吩咐秋环再往外走三四十里勘查一下,有什么情况再回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