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话 断层

我非少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盗艺江湖外传最新章节!

    “是腊碗”。

    丁晓东说明清时期,采矿工人有一种很实用的自制照明工具,叫腊碗。

    那是一种形如茶碗,或者就是用茶碗做模具倒制的蜡烛。所用的腊,也是调制过的,特点是耐燃亮度高。很可惜有很多东西至今都失传了。那种腊时间久了,只会剩下一小段灯芯,所以我们才很难发现。而且碗状外形,让它在一个即将燃尽的时候坐在另一个上面就行,古人的智慧不能小看,古代人采矿或者野外工作,常常带着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哇哦!那又是什么牛x的东西?”。

    “其实就是明矾”丁晓东让我的兴致瞬间跌落谷底,还以为那是个了不起神器盔甲。

    越是向下,李立明的脚步越慢,不时提醒大家,周围的情况每一步都要看仔细。缓坡下方,空间更加宽敞,岩画也越来越少。快到坡下,岩画的内容重点表现人物,很多整齐的队伍很有气势,人物手中出现了长矛,衣物也丰富了许多,不仅身上的编织物增多,身上也佩戴很多挂饰,头发出现了梳理的样子,扎在脑后的发髻,发梢却绕到颈前。细看之下,整齐的队伍里有男有女,都是壮年。

    这些人物画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他们好像是准备出征的队伍。很重要的一点变化,就是这些队伍里每个人的脚上,出现很丑陋的包裹物,不再是光脚。只能算是包裹物,那究竟算不算鞋子靴子说不准,从双脚到膝盖下方,显现厚厚得两大卷。

    空间太过宽阔,五个人左右已经不相顾,李立明只能叫大家先贴一边,从右侧绕行。我心里也一阵阵惊叹,刚刚的缓坡已经让深度下降了不少,前面还有那么大的地方,而且更深。地下我不怎么害怕,可要说到空间大,心里还是没底,不说别的,方向感早就没了。这要是突生变故,都不知道往哪跑。

    光束里出现少量水汽,证明我担心的没错,深度温差出现了。五个人贴着右边走,地上的大块岩石骤然变多,和之前有过人为修整的环境截然不同。很多倒悬下来的岩石就在头顶,在灯光所及的范围里,可见并不高,顶部岩石基本呈一线延伸出去。

    山体横断层,再次出现。

    脑子里此时想着堆墓那里形如大口的断层已经够大了,这里怎么还有如此高的一层断裂。李立明的语气带有恼火,自己认识这么多人,没一个学习好的,地质学科里有个断层应力计算,在人家眼里,立刻就能知道怎么回事,哪个先出现哪个后出现都能知道。

    转过弯来岩画没有了,沿着右边出现好大一处空洞。还没进去,李立明再次回身检视来路。这时候的地貌,已经不能让苏怀他们有胆子向下了,他认为我们应该回去,从斜坡正对的方向走。苏怀他们没有经验,不会首先选择从右侧走。

    我也认为有道理,不管是什么让他们进来,斜坡下的路,他们是不会乱走的。同时也认为,斜坡下面,是他们最大的限度了。

    “明哥快来”邵军一声惊叫,打断大家的犹豫,急忙过去。

    空洞是大小相套的一个个石穴组成,在墙角边的一块石头里,两条手臂骨白森森插在墙角与石块之间,若不是一小段漏在外面,根本发现不了。

    邵军蹲在里面,神色激动溢于言表,不停给我们指着什么。李立明迈步进入石穴当中,皱着眉从里面拿起一段黑乎乎的东西。

    整体都烂成黑泥一般,只有上面一块压扁的灯头,半块碎玻璃罩还在。用灯光照上去,反光碗还有一丝发亮,大部分也锈蚀烂出坑。李立明的手一翻,手电筒后面还粘着一根手指。轻轻拿出左臂骨仔细辨认,丁晓东也急切的问,是不是他?

    无力的摇头,李立明又将骨头放回去,趴下身子爬到了近前,两手学着骨头的样子,慢慢伸进地脚的缝隙里,抱上地角边的石头。

    李立明现在的样子很吓人,是想模拟现场是怎么滴!不过他学的样子,完全符合那两根小臂骨显示的情况。我们心里也是一惊,既然是死前双手紧紧抱住了石头,那身子哪去了!

    “找!”张春来附和一声,率先进到石穴山洞里去。

    顶部和地上,完全是横断开的样子,因为地上的巨大岩石,就是上方塌下来的形状。进入洞穴,立刻就感到十分压抑,上方突兀的岩石就在几米高的头顶,犬牙交错,有的地方只能爬行。在很多岩石缝隙中,找到许多已然开始黑化的骨骸,白色骨质还在,但是每根骨头上都有黑斑,和中毒的骨头不同,黑斑很像是潮湿环境所致。

    除了骨头,我还找到一个胶鞋底,丁晓东找到了脑袋。奇怪的是,脑袋不完整,只剩一张正脸没有下颚,脑后的头骨不知道在哪。能把头骨破坏成这个样子,需要什么力量!李立明的眉宇间也生出一丝胆怯,骨头遍布的范围方圆有几十米,怎么看都像是抛洒。

    残缺不全摆了一地的骨骸,李立明拿着几根骨头放在眼前,小臂骨与其它部位明显不同。

    “其它地方的骨头是腐蚀导致,头骨上面也有划痕”李立明不说,我们这时候也看得出来。刚刚出现的判断这时候也被推翻,小臂也在这潮湿的环境,怎么就没有生出黑斑。

    “像是被啃过”丁晓东怀疑是被我们打死的那种动物。

    “不对”李立明说道:“打死的那个东西上下颚和牙齿你们都看到了,那东西咬合力惊人,包括大型獒犬在内,很多动物的咬合力都能轻松咬断人的骨头,不能小瞧”。

    地上尸骨每一根都是完整的,除了头骨完全碎裂,一节一节的脊骨也很少有断点,那些细小的黑斑,很像是虫蛀的牙窟窿。抛洒的四处都是,倒像是很多小体型食肉动物的争抢。李立明如此说,心里有些害怕,这可如何是好。直到目前,我自己就解决过一只猴子,完全没有经验。

    手忙脚乱打开背包,开始准备药管火雷。邵军的背包也被我拿过来,有一支算一支,全部装好。

    李立明他们将尸骨装起来,大家继续在石洞里寻找。兜出几十米距离,中间越来越低矮,五个人不得不向后退却,方向感不在,只能凭记忆向斜坡下退回去。

    把尸骨袋放在斜坡下,用来做个标记。回头继续出发,子弹匣全部压满。

    由于过来的方向是右边,现在再次出发就要向左去一些。

    然而向左边刚走出不远,一道浅浅的宽沟横陈在脚下,月牙形浅沟有一米多宽,长度不得而知。只觉得这宽度不能是供人滑行,因为月牙很浅,在一米多宽的距离内,中间最深不过一拳高,人要是在上面滑滑梯,遇到转弯非甩出去不可。浅沟在地上蜿蜒前行,李立明叫大家先往回兜,画个圈回斜坡那边。

    丁晓东的手里,不知何时拿出几个纸盒撑开,点燃蜡烛倒置进去,细白线绑住石头。几个缓缓亮起的纸盒就倒立在前方,只亮起四个,周围大致情景展现在眼前。

    原来斜坡左下方就是一块沿着岩石开凿的平地,纸灯亮起才完整展现在眼前。

    丁晓东这是用了孔明灯原理,把周围完整呈现出来,比矿灯的光束更直接。平地也是很宽敞一大片,十几米高上方的斜坡就是这空地的背身。能看得出来,这原本就是横断层里的一面巨大斜坡,显然是人为在这里开出一块空地。

    脚落上去,立刻就听到‘咔咔’碎响,张春来抓在手里也不禁称奇,夹杂细土和小石子的泡碱,虽然颜色发灰,硬度却比大锅上析出的结晶还高。李立明灯头在地上放平,光照转动半圈,地面上的痕迹清晰显现。地上一排像是门扇开合的痕迹,在集束性很强的矿灯下无比清晰。邵军扒开地上散落的碎块,浅沟果然通到此地。

    工兵镐刨开旁边,浅沟是在岩石地面上直接砸实形成,并不像砸夯一样高要求,很多地方只是用碎石子填平,或者说砸过都不算,简单的脚踩趟平就了事。

    “我有个感觉,这东西好像是滑道”张春来认为浅沟是滑动什么东西所用。这个猜测见到浅沟时就有,但这一拳的深度,根本不像是人能使用。

    李立明坐在斜坡上,脑袋里仍然想着苏怀他们。从上边下来,如果他们手里有两支手电,那么假设有什么东西吸引他们,比如说怪物,那么怪物和他们的距离一定要完全在手电光中不可见。冒险猎奇,这心理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但要是在这地下,眼睛都看到怪物了,哪还有胆量上前。

    又比如是水汽,即使像是在主室上方,我们眼见的那种收缩,那也要有个前提,水汽必须从塌方下面开始,直到这里,都在苏怀他们的眼前滚动收缩。

    算下距离,这么远还能有水汽,还能在人眼前收缩,那就不对了,湿度温差都解释不了。

    “会不会是什么声音?”张春来的提醒,也是李立明最头疼的。

    可能是某种声音,他早想到过。可李立明一直不愿相信,在我们眼前出现的,和在苏怀他们眼前出现的事物会有什么不同。地下世界封闭隔绝,经年累月些许变化可能会有,但绝不会太大,就像山体横断层,在地下也是缓缓断裂,不是一下子裂开,那不地震嘛那不是!

    不愿相信,张春来的提醒也让他不得不当成是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