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品为什么“喜头悲尾”

以诺若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君子书最新章节!

    歌德说阿里斯托芬,“优雅宠幸的顽童”。

    这是喜剧的真面目,是十分有难度的。

    现在喜剧“喜头悲尾”,

    不是突然摇身一变成埃斯库罗斯了,

    那需要更高级的水平,

    而是喜剧面目维持不住了,

    变成廉价煽情了。

    不是变成悲剧了的意思。悲剧更难。

    喜头悲尾,都是变种。从廉价逗乐儿,到低端煽情。都不是喜剧和悲剧了。但是逗乐儿比煽情难一些。现代人,开心不容易,不开心很容易。

    一个“decent spoiled child”,内心是非常firm的。现在人的创作水平,离一个丰满firm的人格,十分遥远。

    举个例子,从前本山大叔怎么能让观众一笑到底呢?因为那是一个firm的长成的人格的感觉,他的每一个自然反应都很逗。这是逗乐的技术含量。

    现在是没有内核的人,背下来个套路,支持到一半,观众看透了。无力为续了。仿佛马戏团的小丑演员中途面具掉了,没有办法。

    就是“空心人”。

    Firm不是端着。firm是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