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华南战事

大红辣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战殁者最新章节!

    其第40师团主要是阻击西线增援部队,而第116师团和第68师团主攻衡阳城。都因重创而被迫退出对柳桂一线的进攻。

    当然,国民军也在此战中遭到重创。特别是王耀武的西线部队不得不转而向湘西南移动,进入休整补充状态,保持防御姿态,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投入到战场上了。

    在衡阳会战结束之后,日军独立第19步兵联队在衡阳西部大肆活动。他们身穿便衣不时突袭国民军部队。

    期间第79军军长王甲本将军的军部被日军便衣两千多人突袭,在突围过程中壮烈牺牲。面对战斗力达到冥王水平的部队突袭,就算是强悍精锐的国民军第74军也绝对会吃大亏。然而面对其捉摸不定的战术,国民军根本就拿他们没有办法。

    王耀武想向仇战请求支援,想让冥王的狙击手来帮助他。但仇战已经命令部队关闭了所有与外界的联系。最后王耀武不得不派出第74军仿楚江王组建的部队与之纠缠,才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直至这支部队调离。此事惹得委员长大发雷霆,但却无能为力。也许对冥王无故脱离国民军序列而懊恼,也许为薛岳暗藏一支精锐部队不为他所用而气愤。因为日军独立步兵第19旅团的行为而生这么大的气,多少有点因为冥王而发的。

    在这一点上薛岳显得更有先见之明。由于东线部队主力在对日作战中使用战术得到保存了实力。除第58军在战斗中遭到重创之外,其他部队损失不大。

    最高统帅部在衡阳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向柳桂异动之时。就马上命令由第37军、第20军和第26军组成的杨森第27集团军向柳桂一线突进。

    衡阳会战之时,柳桂一线的部队向衡阳地区佯动。而在日军真正向柳桂一线进攻时,这些佯动部队就只能进入阻击作战。

    在此时日军在广州的第25军与衡阳刚组建的第11军同时夹击柳桂一线,还有日军驻越南的日本第21军一个师团也在向柳桂地区佯动。

    整个柳桂一线汲汲可危,最高统帅部不得不一面从薛岳的部队中抽调部队增援柳桂地区,一面从滇南地区向柳桂方向增兵。

    此时最高统帅部并没有打算阻止日军打通柳桂至越南的通道。他们把战略目标定得非常低——阻止日军从柳桂一线向大西南进攻。

    这就象下围棋一样,在棋力不如对手时,先巩固自己的地盘,然后再谋图与对手在棋盘上厮杀。稳固大西南,打通缅甸这条国际通道。用美式装备武装部队然后再对日实施反攻,这当时是最高统帅部的作战策略。

    而日军由以往的战后快速补充到战时边打边补充,再改为补充部队随军参战就近补充。这也证明日军在战场上打得越来越吃力了。

    消耗到了这一步,日军很快就会失去补充部队的补充,最后是消灭一支少一支,再到拆东墙补西墙。通过分解部分部队来保持其部分野战师团的战斗力。

    这也是仇战提出的在三年内日军不得不向沿海和东北收缩的论点依据。也就是说从衡阳会战开始,应该说在日军强行打通粤汉线至东南亚通道之后国民军将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想想,到时候大批美械师投放到战场上,用炮击压制着日军打会是一个什么场景?!

    日军以第11军之13师团、40师团、3师团和58师团从衡阳、耒阳向零陵、东安、道县方向进攻。刚到湖南的第37师团从湘乡配合第20军之第116师团向湘西邵县进攻,在衡阳西部构建一个战略支点。

    第25军以第104师团从清远、第2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2旅团从广州地区出发。向德庆、怀集向广西进攻。

    两路大军夹击柳桂地区。国民军由于柳桂地区兵力不足,只能分兵两路阻击。由从湘东南调过去的部队直接向广西腹地穿插,构建第二道防线。

    同时第六战区也抽调兵力向柳桂一线急进,作为第三梯队参战。看似集结的部队很多,但在战时能参战的部队并不是很多。衡阳会战之后日军从华东和华中调兵,第六战区的开始监视日军动向。

    监视日军第37师团动向的第六战区部队随即向柳桂进援,但这此援军要赶到战场上也只能排到梯次后面。但第27集团军却刚好在柳桂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再一次证明薛岳在衡阳会战东线作战中达到战略目的保存实力为下阶段战役作准备的战略观点是正确的。

    实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运动战作战战术显得优为重要。保存实力,参战部队密切配合在有利的情况之下达到歼敌的目标或达到牵制日军主力的目的。薛岳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所谓的‘天炉战术’只是一种俗称。严格来说薛岳的战术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逐次抵抗、诱敌深入、牵制外围、伺敌势穷、决战阵底的战术。也是战区级的运动战战术,随后薛岳把这种运动战术进一步发挥到了极致。

    柳桂会战能阻止日军从柳桂向大西南进攻得益于他的战术。湘粤赣会战更是因为薛岳的战术而保存了实力,为后续的雪峰山会战大胜利奠定了基础。以弱兵牵制了日军几个主力师团,从而影响到日军在雪峰山战役中的兵力投入。

    柳桂会战第27集团军发挥出了中坚的作用,为滇南援军到达柳桂西北地区阻止日军进攻滇南的步伐争取了时间。

    当日军第3师团和第13师团兵分两路向西进攻时,滇南援军刚好堵上。随后柳桂一线的部队和第六战区的援军全部在柳桂地区西北集结,日军不得不停止攻击退回柳桂地区驻守。

    而后日军转向进攻湘粤赣地区。这不仅关乎粤汉铁路的交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战略金属资源。国民政府一直用该地区的金属资源向德国和苏联换取武器装备。日军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进攻大西南的战略受挫,他们转而锁定了这个目标。

    在衡阳会战结束之后,薛岳的第九战区司令部退至郴州。在第27集团军抽调柳桂地区之后他仍然以第72军、58军守茶陵、莲花等湘东南通往赣南的咽喉要地。

    第44军守安仁通往永兴郴州的通道。以暂2军守耒阳至桂阳一线。在第27集团军调离之后,补充过来的第99军也协同暂2军守耒阳一线。刚恢复过来的第4军被薛岳调至粤北乐昌、坪石一线。

    实际上第九战区的防区调整为湘南、湘东南、赣南和粤北。三面面对日军驻衡阳的20军,驻香港的25军和驻柳桂一线的11军。还有在南昌的日军第34军部队。

    薛岳手中的兵力明显不足。防御守土都有问题,更不要说完成一场大型战役。不过他也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日军第25军有广东沿海一线的国民军牵制一部,第11军有柳桂一线的部队牵制,第20军又有湘西南的王耀武部牵制。

    至于日军第34军,以微弱的兵力防御这么宽的面积,在不增兵的情况之下根本就对赣南构不成威胁。仅以第34军也无法向南昌增兵。

    不过薛岳的处境有一种处于夹缝中的味道。随时都有可能被日军重兵围堵。他的防御就象一个软鸡蛋一般随时为日军所破。

    在柳桂战争结束,薛岳马上就把第37军经蓝山调至粤北。从而让他的‘鸡蛋’壳变得硬一点。这样从茶陵、莲花开始,经安仁、耒阳、桂阳、蓝山、坪石、乐昌构成了一道半圆形的防御圈。

    茶陵、安仁、耒阳一线是防御日军第20军,桂阳、蓝山、临武一线是防止第11军东窜,而乐昌、坪石一线是防御第25军。然而他手头这7个军明显无法阻挡日军的三路进攻。只要日军随便调动一下,就有六个师团的兵力进攻。

    薛岳制定了一套运动战作战方案来对付日军。湘粤赣地区属于山地地形,东有罗宵山脉,南有五岭山脉。区域里多为丘陵山地。

    不管日军有几路进犯,其必然占盆地和交通线,占关隘。固守他的防区是不可能了,只能用运动战来不停地消耗日军。

    这也可以说是游击战,以师、军一级为单位的游击作战。也可以定位为运动战。不得不说薛岳早有预见,他暗中由仇战训练特一团和特二团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于此时。没有想到仇战把特一团和特二团全部葬送在衡阳城下。

    最后连个音讯也没有了。他只是通过军统方面了解到楚江王的毕海航辞去军职去了香港,最后见到他的是第10军的四个师长和第10军参谋长。但他不相信仇战也去了香港。然而不管他如何联系仇战,这家伙就是不给他回信,至少他知道仇战还活着,活着就好。

    果然如薛岳所料,日军驻衡阳的第20军以68师团从耒阳沿粤汉铁路线向郴州进攻,以第27师团经茶陵向莲花方向进攻。第11军以34师团向蓝山方向进攻。第25军以第104师团向曲昌、乐昌方向进攻。

    幸亏滇南和缅甸部队开始向柳桂一线集结,正在做反攻准备。从而让第11军无法抽调更多的部队参战。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