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第三次长沙会战(二十二)

大红辣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战殁者最新章节!

    仇战没有回城,在得知鬼子暗中增兵冬瓜山阵地后仇战带着毕海航赶上去了。鬼子进攻一个点就好说,他们也可以集中一百多名狙击手参战。

    相对来说第30团的兵力确实有点入不敷出,鬼子凭着人多势众在做出重点进攻冬瓜山阵地的基础之上,其他方向仍然保持重兵。勉强在冬瓜山集结了一个受创的营。仇战手头的狙击手也只能散开于各阵地上。冬瓜山仅保留了三个狙击小组。

    首先传来枪声的不是冬瓜山,而是南门的袁家岭。炮击之后就是飞机轰炸,不过也可以听到岳麓山进行还击。双方开始展开炮兵大战,吃亏的还是步兵。

    这样的战争,双方的步兵伤亡都非常大。鬼子进袁家山的攻势一直没有停过,一波又一波,几乎没有间隔。两个小时内就发起了两波攻击。如果按这个节奏下去,这一天至少会发起十多波的攻击。

    在每一波的攻击间隙又是两军炮兵的对射,双方的士兵几乎没有休息的机会。这样的苦战部队很难挡得住。就算是仇战的狙击手也会有很大的伤亡,可是仇战却无法把他们撤下来。牺牲就是为了保证完成任务,他不能只顾着弟兄们的生命而放弃手中的任务。

    随后,整个东北部都开始传来激战的声音,飞机也不时在长沙城上空盘旋。昨天是第3师团疯狂的攻击,今天换成了鬼子第6师团。可以肯定第190师在战斗中正在收缩阵地。

    相对来说第190师没有预10师那么宽的战略纵深,防御阵地也没有预10师那么结实。唯有位于城墙下的第三道防线工事还算得上合格,这也是第190师的最后依仗,再退就只有在长沙城内进行巷战了。

    仍然以袁家岭的战斗最为激烈。鬼子避开了南元宫、窑岭和长岭一线坚固的工事,改由向薄弱的袁家岭方向进行穿插。而这里又是预10师和第3师的结合部,刚好位于两个圆形一事的中间。

    由于纵深较宽有利于鬼子突破,并向两翼扩大战果。只要他们的步兵炮投入到战场上,这些工事也就没有那么牵靠了,被突破是迟早的事情。

    但李玉堂并不担心,一方面鬼子的炮兵现在使不上力,长沙城的城墙此时也是一道牢固的防线。甚至比前面的几道防线还要有用。另一方面这一点仇战和他早就考虑到了,在防线上布置了很多利于反击突袭的战壕,届时鬼子也不敢深入。

    可叹的是国民军却没有这般攻坚利器,面对碉堡束手无策。否则早就具备了反攻日军的能力。也不至于背负着被动防御的骂名。

    养一支部队、训练一支部队所付出的代价不是那么简单的。对鬼子的攻击必须在保证足够的防御支撑能力的基础之上再作图谋。如果仅凭着头脑发热,把家底与鬼子拼光了。以鬼子的恢复能力快速恢复时,中国还拿什么来维持局面?!

    从战略上来说,鬼子巴不得国民军精锐与他们拼死。他们很多战役都是为了消耗国民军的有生力量为目的,以维系武汉地区的战斗力平衡。

    惨烈的战事造成了双方巨大的伤亡,但李玉堂的脸色反而舒缓了很多。毕竟局势已经开始为他所掌握。虽然战斗越来越艰难,但对于日本人来说同样越来越艰难。

    现在是有生力量在有限的环境之中对决,兵力是固定的了,物资是固定的了,战术也是固定的了。反观第10军反而更为优势,他手头除了第3师还有两个团的预备团,还有他第10军一些独立作战单位。更有冥王象猛虎一般等待出击时机。

    他第10军还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气有利于防御作战一方,在这天寒地冻的野外战场,他的部队还有一个挡风的掩体,而鬼子却只能在野外宿营。

    他第10军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长沙百姓支持,虽然长沙城大范围撤退,但民众仍然组织了众多的援军组织。他需要的战略物资也在源源不断地从湘江西供应过来。就算不进入战略反攻期,他的第10军被打完,日军至少要付出两到三个师团的代价。

    他第10军把长沙城改成了一座战争城堡,如果不是前期为了把鬼子引上来,放弃了第一道防线,只怕他们能守长沙的时间更长。

    自信来源于现实的优势。李玉堂已经从不自信转变为自信。不过绝对不会由自信越过红线变成自大。战争的残酷性作为一名军人是非常清楚的。

    第3师团一直没有动,一旦动起来他第10军将面临着最为危险的时刻。点与面的关系,从物理理论中就可以找到。于是他下达了所有指战员必须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命令。

    只要鬼子发动攻势,师部进入团部指挥,团部进入营部指挥,营部进入连部指挥。指挥系统前移是向战士们表明一种姿态,一种与鬼子决战的姿态。

    鬼子终于向冬瓜山发起了攻击。第3师团的重炮阵地已经被摧毁,重新设置的炮兵阵地远离了岳麓山榴弹炮的射程之外。

    连夜调来的榴弹炮避开了国民军的炮袭,榴弹炮夹杂着迫击炮把冬瓜山化为了火海。一轮炮击下来,所有的工事全部被摧毁,只剩下那断壁残垣的碉堡。

    在鬼子炮击之前仇战早已命令部队后撤,因为第6师团的进攻方向使用过榴弹炮,仇战分析鬼子第3师也将使用榴弹炮。这些工事在榴弹炮面前就不那么坚固了,能不为其摧毁的工事少之又少。

    炮击刚停,国民军快速进入阵地。双方回复到了原始的攻防作战,预10师在防御面前就要吃亏一点了。

    利用已有的弹坑、碉堡废墟、没有被炸毁的暗堡快速恢复工事,防线马上恢复了部分防御能力。鬼子果然发起了冲锋,第30团的弟兄静静地等待着。

    经历了数次激战,活下来的新兵也变成了老兵。都知道该怎么寻找掩体,该什么时候开枪。仇战一手拿着狙击枪,另一只手慢慢地把背上的冲锋枪前移。

    使用狙击枪还是冲锋枪得看情况而定。他已经是老狙击手了。从捕捉目标到开枪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死神中的狙击手。一次战斗,他的战绩绝对是死神狙击手的一倍甚至数倍以上。

    这种反应好象是有生与来的,有些狙击手就算是通过训练也达不到要求。求得精准就失去了狙击速度。而且武器转换速度、战场移动方式和速度、战场格斗技巧等,这些差距也非常大。

    这就是实力!除去仇战在狙击战术方面的超然地位和指挥能力,他是他们当中当之无愧的王。也许某一方面他不如冥王老班底中的一些人,但综合素质他就是一哥。

    仇战还是放下了冲锋枪,因为他发现在五百多米外有一个鬼子军官在偷偷地前移。应该是进攻指挥官。他打了一个手势,示意毕海航寻找鬼子火力手自由狙击。

    毕海航马上明白仇战的意思,这场战斗的第一枪交由他来打。鬼子以战斗队形借助弹坑的掩护前移。他们采取的是交替掩护前进模式,前队前进,后队构建火力掩护。前队构建火力点之后,后队又开始前移……

    几百号人零零散散地散开在正面阵地上,看似没有规律,但实际上有着严格的队形配合和进攻层次波次感。这就是日本士兵的素质,在这方面远远优于国民军。

    这样的队形很分散,机枪和手榴弹对他们造成的杀伤力也是有限的。无形之中变成了步枪对决,而这方面正是国民军的弱点。

    然而阵地中有狙击手就不同了,抓住机会毕海航开枪干掉了一个鬼子机枪手。此时所有的狙击手全部开始开枪。鬼子也开始还击,封锁狙击手的位置。

    阵地上的第二波攻击也开始了,是选拔出来的神枪手。鬼子给了他们开枪的机会,他们当然不会放弃。他们的攻击掩饰住了狙击手的火力点,顿时对鬼子造成了巨大的伤亡。面对压力,鬼子只能暂停推进。

    后面又一波鬼子上来,整个阵地前顿时全部是鬼子。散开上万平米的范围,只要给他们机会,就会从掩体中暴起发起冲锋。

    几百米也就是数个呼吸之间的事情就到了阵地上。以密集队形突破国民军的防线。电视剧中是为了视觉效果而无法真实地反映战斗情况。

    鬼子有大量的伤亡,国民军士兵也在伤亡。四处飞射的子弹随时都可能夺去一个人的性命。重新调整了一下,鬼子继续前进。以伤亡为代价前移为的就是把掷弹筒推进到射程内。

    顿时这些掷弹筒操作手成为了枪靶,战场优先法则,清除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目标。所以在战场上机枪手和掷弹筒手是伤兵最大的兵种。通常都是最先打击的对象。

    国民军阵地上的掷弹筒率先发威,抛射在进入射程内的鬼子范围内。虽然造成的伤亡不大,但却吓阻了鬼子。鬼子微退,重整队形之后继续前移。

    没有明显的波次,鬼子不停地组织攻击,牺牲一批又补上一批。他们这是想以消耗换消耗,最终迫使预10师因为兵力不足而退守长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