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朕的好儿子

欢喜虫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最新章节!

    皇宫内,翊坤宫中,晋帝与皇后吃完了晚饭后,又坐了一会儿。

    和皇后闲聊了几句,便赶回了理政殿,又准备开始熬夜批阅奏章。

    严公公带着几个小太监伺候在殿内,不时有几个穿着紫色秘情司专用服饰的人,来到殿前,传送进来各种京都城中,和大靖各处的秘密情报。

    严公公拿到情报后,会仔细查看,分别处理。

    几个小太监也忙忙碌碌,不时听着严公公的吩咐,写下对各种秘情司汇报上来的情报的回复。

    一般的消息,是不用晋帝亲自处理的,只有十分紧要的事,才会由秘情司现在最大的头子___严公公,来转呈晋帝,让皇帝亲自批阅判断。

    就在刚才,一份秘情司的情报传送到严公公手里后,他扫眼看了一下,脸色刹那间变得十分凝重。

    将这份情报再次仔细看了一遍后,严公公才抬起头来,眼神有些担忧,又有些紧张的看向御桌前的晋帝。

    晋帝手中的毛笔正迅速批着奏章,他没抬头看严公公这边,也察觉到了严公公看过来的眼神。

    “又是什么事儿?”

    晋帝眼神不动,毛笔不停的写着,开口问了一句。

    严公公双手捧着那份情报,送到了晋帝的桌前,他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对晋帝说这份情报上的消息。

    晋帝微有些诧异的扫视了严公公一眼,拉过那份情报,看了一遍后。

    他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有些愤怒起来。

    “呵呵呵,他们两个还真是朕的好儿子啊,他们的弟弟在拼命为国效力。阻拦夷人侵犯我大靖,他们却在拼命的想要害死自己的亲弟弟。”

    晋帝这几句话说的颇有些心灰意冷。

    老三姜城的野心,他一直都是知道的,老三和老四联合起来,时常给太子拖后腿,他也清楚。

    只是他虽然已经确定了太子的人选,可其他几个也是他的儿子。

    晋帝他自己就是从残酷的手足残杀中成长起来的帝王。

    却偏偏又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团结友爱,不要走上一代的老路。

    他这一代十三个皇子,长大成人的只有九个,等到最后晋帝从夺嫡中获胜后,九个皇子就只剩下一个体弱多病的吴王了。

    这位吴王得以存活,也多亏了他体弱多病,平日里走几步路都要人搀扶着,说多几句话都要大喘气。

    这样的身体状况,不要说皇家了,就是文武百官,天下百姓都不会让他坐上皇帝的宝座。

    晋帝登基后,想着只有这么一个兄弟了,还特地开恩允许吴王的王号继续传承一代以后,才开始迭代削境。

    哪知吴王刚到藩境,就因为路途奔波劳累而死,他的儿子也是个病秧子。

    继承王位不过几年,也因病去世了,留下一个遗腹子,就是现在的阜阳郡王。

    听得秘情司的情报说,这个阜阳郡王也是个体弱多病的。

    迎娶阜阳县令的千金已经三年了,至今还无子嗣,看来他这一脉算是要断绝了。

    晋帝每每想起自己这一生,自幼在深宫中便活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与那些兄弟们,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的互相算计,相互提防着。

    最后,眼看着他们一个一个都死在自己手中,等他终于登上宝座的时候。

    他的心里并没有骄傲和君临天下的满足,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不敢丝毫亏负这宝座,这天下的使命感。

    毕竟,这位置,是用了无数人的性命给他换来的,这其中还有他那么多亲兄弟,亲子侄的性命。

    严公公站在晋帝身后,听到他话语中的悲凉意味,一时不敢说话,只是将腰弯得更低了。

    桌上的这份秘情司情报上说,七王得知夷人派出细作进入肃阳郡的消息,带着密谍司的人前去捉拿,不慎被夷人暗算后,便留在肃阳养伤。

    三王和四王知道后,竟然派出杀手,想要趁着这一次的机会,将已经重伤的七王毙于肃阳城中。

    顺便还可以嫁祸给已经表明旗帜,要站队七王和太子的肃阳郡守周淳。

    秘情司得到的消息还不够深入。

    若是他们查到夷人派出细作进入肃阳郡境内,还有大靖朝内的叛徒接应的话。

    只怕晋帝现在的心态,已经不只是悲凉愤怒这么简单了。

    晋帝心里无奈,他对自己膝下的几个皇子,最偏爱的自然是老五姜凌。

    其次才是太子,然后才是老三老四,老七自幼和他就不亲近,他在感情上自然也和老七不如其他儿子那么亲近。

    再加上老七是赵妃所出,而赵妃是大宁国上一代的长公主,他国公主诞下的皇子,天生就是有原罪的。

    再加上大宁国十年前因为边界问题,和大靖打了好几场大的战役,双方互有胜负,军士死伤都颇多。

    虽说最后停战了,可是两国的边界问题也只是暂时搁置争议,双方的边境守将们,不时还会爆发一些小的战斗。

    两国国民之间的仇恨,越来越深。

    偏偏这种时候,大宁国皇帝还派遣了使者团来大靖朝探望本国嫁出去的长公主。

    从大宁国入境大靖开始,这个使者团,一路上各种查探大靖国境关卡险要。

    与迎接使者团的大靖官员之间,一度闹得剑拔弩张。

    到了大靖京都后,使者团的领头官员见过赵妃后,在大靖官员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还转递大宁国皇帝的话。

    埋怨赵妃嫁入大靖后,便对母国疏于联系,责问赵妃为何不勤与宁国太后,即赵妃的生母多多慰问?致使宁国老太后思女成疾,甚至哭瞎了双眼,问赵妃是否忘记了自己本是大宁国长公主?

    当时,赵妃是和晋帝一起接见的使者团,一起听了使者转述大宁皇帝的话语。

    赵妃听了后,当着满朝文武,只觉尴尬无比,心中怒忧交加,只得回答,自己已经是出嫁之女,如今大靖国才是自己的根本。

    与母国疏于联系,一是千山万水联系不便。

    二是自己身份使然,本就不该再和母国过多联络。

    赵妃回答的话语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使者的话却让大靖朝满朝上下都忍不住开始怀疑,大宁皇帝当年嫁长公主入大靖的暗中意图。

    这位长公主,是否是身负什么重要任务嫁入大靖的?

    虽说由于赵妃身份的关系,这些本就该提防。

    可这次使者团的态度和话语,让整个大靖朝上下都不由得更加对这位赵妃,以及她所出的皇子,更是多加了几分忌惮。

    七皇子原本还领着秘情司的职责,后来也交卸给了严公公。

    密谍司对大宁国的监视防范任务,也移交给了兵部。

    七皇子姜野在几位皇子中,能力一直都是最为突出的,如今只负责对夷人和戎国的一应事务。

    这些职责转换,都是大靖朝,包括他的亲生父亲,对他这个他国公主所出皇子的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