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削卫

欢喜虫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最新章节!

    京都,外城,广安门外。

    四王姜峰已经辞别了晋帝,此时文武百官和三王,五王在这里送别他去新换的藩地,丹阳去就藩。

    城门外的大道上。

    姜峰脸上神色郁郁,眼睛望着城门,他身后是早已列队整齐的藩卫,王妃带着家眷奴仆早已经上路。

    三王姜城见他这样子,低声道:“老四此去就藩,定要好好安抚藩境官员百姓,万不能滋扰地方,咱们,再不能惹父皇生气了。”

    姜峰嘴角噙着一丝凝重,“四哥,我走后,过不了多久,只怕你也差不多要去就藩了。

    我只担心父皇,他老人家日理万机,凡事都要亲自过问。这样熬下去,对身体大是不宜。我走后,还请四哥和五弟勤些进宫,替我尽孝。”

    五王姜凌脸上的神情颇有些不舍的样子,他上前一步,拉住了姜峰的手。

    “四哥放心,我和三哥定然会时常进宫探望父皇。只是你这一去,我们兄弟就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了。”

    姜峰心中有些凄凄惨惨的感觉,他和三王一起暗算姜野的事,被晋帝察觉。

    他原本早就划封在大靖国富裕郡境的封地,也被改到了苦寒的边境郡丹阳去了。

    他不比三王,三王的母妃是颇受晋帝宠爱的谨贵妃,还是晋帝潜邸时就入了王府的老人。

    他的母妃静妃,是晋帝登基后才入宫的,性子也不太好,一向不被晋帝看重,还是生了四王,才被册封的妃位。

    静妃的父亲也只是礼部一个知事郎,外家家族也不昌盛。没几个做官的,仅有的那几个也能力心智不足,只是五六品的小官。

    四王的母族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朝堂的话语能力。

    而三王的外公是户部尚书,大舅舅在济阳任郡守,小舅舅在巡阳任边境守帅。

    其家族势力与太子的外家不相上下。

    这一次他二人一同受罚,最先被勒令就藩的,不是年长的三王,却是他这个老四。

    老三托词身体不适,明明是与老四一起挨的板子,老四都已经活蹦乱跳了,他还是无法恢复。

    说是伤势引发了幼时旧疾,需要将养一段时日,才能经得起就藩路上的奔波劳累。

    于是,老四就成了晋帝一朝,最先就藩的王爷。

    三兄弟在城门楼下话别,文武百官来送他,自然也有送别礼物,依次献上。

    闹闹哄哄一阵后,姜峰终于骑上戎族进献的烈阳骏马,在城门楼兜了一圈,最后一提缰绳,往大道上冲去。

    他身后,属于他的藩卫队伍,装甲齐备的三千人军队开始缓缓跟上。

    姜城和姜凌带着文武百官,一直等到看不到姜城的身影了,这才返回城中。

    姜凌正准备和姜城告别,又有太监来宣旨让两兄弟进宫。

    二人立刻跟随太监进宫,来到太和殿。

    晋帝坐在殿中的桌后,等两兄弟行礼起身后,沉声道:“老四的藩卫是兵部林尚书安排的,他外家无人有能力领藩卫将领之职,他自己举荐了从前在富阳边境胡守帅的几个裨将。

    原本我看着那几人也还好,就允了他,不过今日吏部左侍郎弹劾那几个裨将在富阳时,曾克扣军饷,虐杀士兵。

    藩王卫队事关地方靖卫,万不能由这样的人来领兵。老五,你带秘情司的人,骑马急行赶上他们去宣旨,将那几个裨将拿下,押回京都受审。

    老四的藩王三卫,留两卫暂时就在京都城外驻扎,让他自领一卫去就藩。等到朝中重新选定了三卫将领后,让将领再领那两卫去他藩境就职。”

    姜城和姜凌听了晋帝语速极快的这一番话,心里都是大惊。

    大靖朝藩王就藩,藩境不是世代相传的,而是迭代削境。

    第一代王爷是一个郡的食禄藩境,有三千人的藩王三卫,作为藩王卫队。

    到了第二代,就只有一个县境作为食禄境,王爷改为郡王,卫队撤回,可有五百部属,也算是卫队的意思。

    到第三代,食禄境就是一个里境,一个里,只有十几个村子,郡王也当不了,只能做个宗室,部属也不准蓄养了。

    到第四代之后的每一代,都依然是宗室,只是没有食禄境了。

    从第四代起,宗室就需要自寻生路,行商种地都可以。

    还可以参加科考,宗室身份永远都有,宗室参加科考还有名次上的优待。

    可以说大靖朝对分支宗室的待遇是历朝历代以来最差的,但也是最合理的。

    一个朝代只要延续百年以上,就有数不清的宗室后代。要是都由国朝负担,保证他们富裕优渥的生活,那对整个国家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还好,大靖朝建国之初,太祖皇帝便定下了这样的宗室待遇国策。

    可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宗室国策,对于不能继承大位的皇子来说,不成太子,便一切成空。

    三代之后,子孙便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区别,所以,在争夺太子位的厮杀上,就越加血腥惨烈。

    大靖国除了第二代太宗皇帝,是早就在太子位上多年。

    且辅助太祖得国有功,军政势力都有被他抓得牢牢的,无人可以撼动。

    其他皇子自知无法与之抗衡,识趣的没有轻举妄动。

    从第三代皇帝开始,直到晋帝继位,都是在血雨腥风之中成长,无情厮杀争夺得到的。

    只是,大靖朝开国以来,还从没有藩王被剥夺过卫队。

    姜城外公家人丁稀少,没什么势力,更没什么人才,所以才从边境守将中挑选卫队将领。

    这一次,晋帝虽说是因为那几个将领的问题,才留下姜峰的两支千人卫队。

    可难保以后,姜城和姜凌就藩的时候,会不会再出现其他问题,被留下卫队。

    藩王若是没有卫队,或者卫队太弱,就连在自己的藩境内,都会被地方军队掣肘。

    偏偏姜峰这一次被换了藩地,从富庶之地换到了苦寒的边境郡。

    那一旦边境战事有变,外敌入境,只怕姜峰连自保都难。

    姜城心中突然感觉一片冰凉,难道是和夷人的勾结,被父皇发现了吗?

    父皇剥夺了四王的两支千人卫队,却让他独自领一支卫队,去边界藩境就藩。。。。。。

    姜凌倒是没有姜城那么心惊肉跳,只是觉得晋帝此举,恐怕并非是因为什么吏部弹劾姜峰卫队将领的事。

    只怕是为了以后方便让削减藩王卫队成为常例,做的准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