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欲提亲事一再被婉避 (上)

天下尘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梨花落尽最新章节!

    “这个右贤王,朕当时看他,就觉得是可造之材,”皇上默然道:“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当上了汗王。”

    他深深地望朗昆一眼,儿子啊,这个厉害的角色,将来可是你的劲敌。

    “当时老汗王逝世,蒙古局势未明,朕以为,你会把稚娟带回来,”皇上话锋一转,忽然问:“你怎么会决定继续前行呢?”

    我当时,是想把稚娟带回来的啊。

    朗昆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回复道:“古语云,君子守信,一诺千斤。儿臣当时确实动摇过,但思虑再三,为了体现我中原的诚心,体现大国的气度,必须按照原计划不变。何况,儿臣征求过稚娟的意见,妹妹也是同意我这个决定的。”

    “哦,”皇上有些惊讶,叹一声,很是伤感:“稚娟,好孩子……”

    “父皇,儿臣跟呼延吉措一路同行,对他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他这个人,人品也还不错,”朗昆安慰道:“现在得知是他当了汗王,儿臣倒是不替稚娟担心了,他应该会好好照顾稚娟的。”

    皇上点点头,指指案头,要朗昆再看一封信。

    朗昆一拿起来,看见熟悉的笔迹,内心一阵激动,这可是,稚娟的千里家书啊——

    他急切地打开,一目十行地读下来,才知道现在的稚娟,不但平安,还好得不得了。她在信中告之了呼延吉措登上汗位的经过,也描述了自己在蒙古的生活,她的各种各样的计划都已经开始准备实施了,因为有了汗王呼延吉措的支持,将会推行得很顺利。看得出,稚娟做蒙古汗王妃的生活,是忙碌充实的,也是,幸福的。

    朗昆的脸上终于洋溢出开心的笑容。这是他很久以来,得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知道,朕为什么会选定稚娟去和亲么?”皇上深邃地望着朗昆。

    “您说过的,是因为稚娟不仅漂亮。而且聪明,她是最优秀的公主。”朗昆回答。

    “是的,”皇上说:“这只是原因之一。”

    朗昆诧异,怎么,还有别的原因?

    他想了想,没有头绪,于是进而道:“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

    “有些事情,你有可能知道,但是不会想到的。”皇上淡然道:“在确定和亲的人选之前,右贤王见过稚娟。”

    这怎么可能?朗昆缓缓道:“深宫之中,哪有机会?”

    “右贤王见过稚娟,就在你的宫里,而且。”皇上说:“他并未点穿自己的身份。”

    朗昆仔细地回想起来,忽然,他想起,是的,稚娟曾经问他讨要个一个小太监,说是在他宫里当差,她喜欢。但是对不上人,因为朱公公并没有徒弟,也不知稚娟指要的是何许人,所以这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个稚娟讨要的小太监,应该就是被误会身份的呼延吉措吧。

    这并不是很难的事,朗昆想。当时,我怎么就没有再仔细追究一下呢?

    “他对稚娟有好感,他大概也暗暗地希望,派去和亲的公主是稚娟吧,”皇上说:“不管怎么样。和亲的公主,要想在蒙古站稳脚跟,需要一个这样的帮手,对她有好感,而且位高权重、才能卓越。”

    “所以,我选了稚娟。”皇上一锤定音。

    父亲的用心,竟然这么长远和精细。

    朗昆默然长叹一声,一切都是天注定,命啊——

    “父皇,儿臣有事禀告。”朗昆再次跪下来,他已经决定豁出去了,不管今天适不适合提及自己的亲事,他都必须说,他要娶梨容。

    皇上沉默片刻,笑了笑:“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事。”

    朗昆抬头,看了皇上一眼。

    “是你那个江湖隐士,什么郎中的事情吧,”皇上和悦地说:“父皇知道你的孝心,知道你当心父皇的身体,一进宫门,第一件事就是问朕这三个月来身体如何,公公都告诉朕了——”

    朗昆一下噎住,父皇想到哪里去了?他想说的,其实不是这件事,但既然父皇自己提起来了,那也正好。于是他清了清嗓子,说:“那父皇,准备召他入宫诊治么?”

    “恩,你去安排就行了。”皇上的心情看上去不错,扬手一挥道:“好了,朕有些累了,你也早些去休息了吧。”

    朗昆似乎还有话要说,但圣谕已下,不得不告退。

    他出了正阳殿,站在阶前,忽然悻悻,回首长叹一声,明天,明天无论如何我都要说出来,不能再等了——

    殿内,灯光下,皇上默默地敛去了笑容,他轻轻竖起一根指头,公公赶紧靠近过来,皇上轻声地吩咐几句,公公领旨下去了。

    第二天早朝,皇上在朝堂之上将朗泽、朗昆送亲任务圆满完成大大褒奖了一番,尤其是对老汗王逝世,朗昆没有回朝,而是决定继续前行一事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却对途中发生的,关于朗昆和媛贞独处一夜的事情只字未提。众大臣哪怕之前也听到了风言风语,却以此了解了皇上的态度,当下心中都明白,此事不可再妄议,只当没有发生过。

    下了早朝,皇上刚回到正阳殿,后脚朗昆就跟来了。

    “父皇,儿臣有事禀告。”朗昆跪下。

    “唔,昨天不是已经说好了,”皇上温和地说:“你去安排就行了,先召他来看看,看他怎么说,如果能找到症结,就让他在宫里住一段时间也行,好好地替朕调理一下。”

    “父皇……”朗昆抬起头来,他想说的,不是这件事。

    可刚一开口,就又被皇上堵了回去:“正好,父皇还有事跟你说呢。”

    皇上摸了摸额头,说:“这里有道奏折,是弹劾汇洲知府徐茂源的,说他将去年冬天的赈灾钱物挪做他用,而且还贪污、卖官,你去查查看——”

    “父皇……”朗昆还是想要说别的事。

    “朕本想,让你休息几天再动身去汇洲。”皇上再次把他的话堵了回去:“可是,汇洲督军来了,晌午就打算回去,正好。你们同路走,路上有个照应,你也好一路上先问问那边的情况,心里有个底,辛苦一下,你晌午跟他一块动身。”皇上忽然想起什么,又说:“那个汇洲督军,你认识的,就是王达……”

    “王达?”朗昆微微一愣,这可是他的老朋友。以前宫中教授兵法的王将军的小儿子,长他四岁,以前两人常常相处,很合得来的,后来王达外放。朗昆有两年没见过他了。如今父皇一提起,他惊讶之余不免有些欣然。

    “去吧,这一路你可就不会寂寞了,”皇上挥挥手:“老友相聚,正事不要忘了,徐茂源的事要彻查!”

    朗昆顿了顿,有些犹豫。任务派下来了,父皇的意思是急着催自己动身,但他自己的事,要把梨容赐婚给自己的事,还要不要说?

    略一迟疑间,皇上已经走了出去。

    “父皇——”朗昆紧赶几步上去。跟在后面叫。

    “预祝你一路顺风,父皇就不送了,”皇上步履匆匆道:“御书房里,朕还约了人呢。”

    皇上已经远去,朗昆默默地站在那里。发了一会呆,少顷,忽然挫身,急匆匆地走了。他得去收拾东西,时候,已经不早了。

    皇上缓缓地放慢了步子,低声问:“他还在那里?”

    公公回头看看,回答:“殿下已经走了。”

    恩,皇上从胸腔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出来,复又问:“她来了吗?”

    公公答:“已经到了。”

    皇上摒退了左右,独自一人迈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静静等待的人,听见身后的响动,缓缓地回过头来。

    “梨容,”皇上温和地招呼了一声:“让你久等了。”

    梨容轻轻地拜下去。

    “平身。”皇上在案几旁坐下,说:“你坐过来,我们好好说说话。”他轻轻地把摆在案几上的笔和纸朝梨容推过去。

    梨容轻轻地伸出手,把笔和纸推回来。

    皇上默默地看她一眼。

    “可以不用的。”梨容轻声地开了口。

    “你的病好了?!”皇上很意外。

    她点点头。

    “什么时候的事?”皇上皱皱眉。

    梨容低声道:“六皇子殿下被蛇咬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说话了。”

    “早知道这样,今天,朕就可以不找你了。”皇上说。

    她无语,低头下去。

    “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皇上环顾一眼四周,问。

    “御书房。”梨容回答。

    “朕特意安排在这里见你,知道为什么吗?”皇上问。

    梨容默默地摇摇头。

    “御书房,一般是女人禁足的,来这里,一般只限于商量国事,”皇上说:“今天在这里见你,是因为朕跟你的谈话,关乎国事。”

    梨容的脸上,浮起一丝凄然的笑意。朗昆的亲事,已经上升为国事,自己的这份荣幸,有多么无奈和凄惨。

    “他来找过朕几次,想说赐婚的事,但,朕,没有给他机会。”皇上说:“如果早知道你的失语好了,只是自己不开口说话,那朕,确实也没有必要找你了。”

    “皇上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梨容是不会成为妨碍的。”她轻声说。

    他静静地望着她,平静的面容,美丽纯净,她的柔弱在沉默中显出坚强,她的忧伤虽然深埋心底,他还是能感觉得到。

    看着她,他忽然有些不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