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

长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book.io,最快更新说话到位事半功倍最新章节!

    卖乖的至上功夫莫过于此:明明是在占便宜,甚至致人死地,而给人的感觉却是他在给人施恩。他不让自己的利益明示于人,而是将其饰成其他人的利益,使他在受恩时看起来好像在帮别人的忙。

    美国口才大王卡耐基的一次经历,可以作为卖乖的典范。他是这样请求一家旅馆经理打消增加租金的念头的:

    我每季均要在纽约的某家大旅馆租用大礼堂20个晚上,用以讲授社交训练课程。

    有一季度,我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要我付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而这个消息到来以前,入场券已经印好,而且早已发出去了,其他准备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怎样才能交涉成功呢?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两天以后,我去找经理。

    “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震惊。”我说,“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地位,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地多盈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难以保住,也不应该保得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们来合计一下,这样对你有利还是不利。”

    “先讲有利的一面。”我说,“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类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这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

    “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却是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

    “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起了不花钱的广告作用了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元钱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讲完后,我告辞了,“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当然,最后经理让步了。

    这里我要提醒你注意,我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没有谈到一句关于我要什么的话,我是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的。

    把他人的利益放于明处,将自己的实惠落在暗处,不但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可以获得对方的人情。卖乖——会说卖乖话的确是最为精明的操纵之术。

    6。整他一整再让他一让

    ——扳回局面免树敌的说话技巧

    与对手相争,不能争个没完没了,一旦达到目的就要有所收敛,别把事做绝,更不能把话说绝,让他人了套儿再给他一条活路,这种卖乖的技巧才叫高明。

    胡雪岩的老朋友王有龄曾遇到一件麻烦事,他去拜见巡抚大人,巡抚大人却说有要事在身,不予接见。

    王有龄自从当上湖州知府以来,与上面的关系可谓相当活络,逢年过节,上至巡抚,下至巡抚院守门的、浙江官场各位官员,他都极力打点,竭尽巴结之能事,各方都皆大欢喜,每次到巡抚院,巡抚大人总是马上召见,今日竞把他拒之门外,是何道理?是咄咄怪事!

    王有龄沮丧万分地回到府上,找到胡雪岩共同探讨原因。

    胡雪岩道:“事必有因,待我去巡抚院打听。”于是起身到巡抚院,找到巡抚手下的何师爷,两人本是老相识,无话不谈。

    原来,巡抚黄大人听表亲周道台一面之词,说王有龄所治湖州府今年大丰收,获得不少银子,但孝敬巡抚大人的银子却不见涨,可见王有龄自以为翅膀硬了,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巡抚听了后,心中很是不快,所以今天给王有龄一点颜色。

    这周道台到底何方神圣,与王有龄又有什么过节儿呢?

    原来,这周道台并非实缺道台,也是捐官的候补道台。他是巡抚黄大人的表亲,为人飞扬跋扈,人皆有怨言。黄巡抚也知道他的品性,不敢放他实缺,怕他生事,念及亲情,留在巡抚衙门中做些文案差事。

    湖州知府迁走后,周道台极力争补该缺,王有龄使了大量银子,黄巡抚最终还是把该缺给了王有龄。周道台从此便恨上王有龄,常在巡抚面前说王有龄的坏话。

    王有龄知道事情缘由后,恐慌不已。今年湖州收成相比往年,不见其好,也不见其坏,所以给巡抚黄大人的礼仪,还是按以前惯例,哪知竟会有这种事,得罪了巡抚,时时都有被参一本的危险,这乌纱帽随时可以摘下来。

    对此,胡雪岩却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只空折子,折上有两万两银子的数目,派人送达巡抚黄大人处,说是王大人早已替他存有银子入钱庄,只是没有来得及告诉大人。

    黄巡抚收到折子后,立刻笑逐颜开,当即派差役请王有龄到巡抚院小饮。此事过后,胡雪岩却闷闷不乐,他担心有周道台这个灾星在黄大人身边,早晚会出事。

    王有龄何尝不知,只是周道台乃黄大人表亲,打狗还得看主人,如果真要动他,恐怕还不容易。胡雪岩想来想去,连夜写了一封信,附上千两银票,派人送给何师爷,何师爷半夜跑过来,在密室内同胡雪岩谈了一阵,然后告辞而去。

    第二天一早,胡雪岩便去找王有龄,告诉他周道台近日正与洋人做生意,这生意不是一般的生意,而是军火生意。

    原来,太平天国之后,各省纷纷办洋务,大造战舰,特别是沿海诸省。浙江财政空虚,无力建厂造船,于是打算向外国购买炮船。按道理讲,浙江地方购船,本应通知巡抚大人知晓,但浙江藩司与巡抚黄大人素有嫌隙,平日貌合神离,在许多事情上都各不相让,藩司之所以敢如此,是因军机大臣文煜是他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巡抚黄大人对藩司的事一般不大过问,只求相安无事。

    然而这次事关重大,购买炮舰,花费不下数十万,从中回扣不下十万,居然不汇报巡抚,所以藩司也觉心虚,虽然朝中有靠山,但这毕竟是巡抚的治地,于是浙江藩司决定拉拢周道台。一则周道台能言善辩,同洋人交涉是把好手;二则他是黄巡抚的表亲,万一事发,不怕巡抚大人翻脸。

    周道台财迷心窍,也就瞒着巡抚大人答应帮藩司同洋人洽谈,这事本来做得机密,不巧却被何师爷发现了,何师爷知道事关重大,也不敢声张,今日见胡雪岩问及,加之他平素对周道台十分看不起,也就全盘托出。

    王有龄听后大喜,主张原原本本把此事告诉黄巡抚,让他去处理。

    胡雪岩道:“此事万万不可,生意人人做,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如果强行断了别人的财路,得罪的可不是周道台一人。况且传出去,人家也当我们是告密小人。”

    两人又商议半晌,最后决定如此如此。

    这天深夜,周道台正在做好梦,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他这几日为跑炮船累得要死,半夜被吵,心中很是气愤,打开门一看,依稀却是巡抚院的何师爷。

    何师爷见到周道台,从怀里摸出两封信递给他。

    周道台打开信一看,顿时脸色惨白,原来这竟然是两封告他的信,信中历数他的恶迹,又特别提到他同洋人购船一事。

    何师爷告诉他,今天下午,有人从巡抚院外扔进两封信,叫士兵拾到,正好何师爷路过,拆开信一看,觉得大事不妙,出于同僚之情,才来通知他。

    周道台一听顿时魂飞魄散,连对何师爷感激的话都说不出来。他暗思自己在巡抚院结怨甚多,一定是什么人听到买船的风声,、趁机报复,如今该怎么办呢?那写信之人必定还会来报复。心急之下,拉着何师爷的衣袖求他出谋划策指条明路。

    何师爷故作沉吟片刻,这才对他说:“巡抚大人所恨者,乃藩司,但他并不反对买船。如今同洋人已谈好,不买也是不行,如果真要买,这笔银子在巡抚院中肯定一时难以凑齐,要解决此事,必要有一巨富相资助,日后黄大人问起,且隐瞒同藩司的勾当,就说是你与巨富商议完备,如今呈请巡抚大人过目。”